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城管不是褒义词,常常与抄摊儿、打人联系在一起。但是,查询近几年的本市公务员招考信息,几乎每年都是城管最热门。那么,如此遭人挤对的工作,为何还会吸引这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晨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近年来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城管队员,还原一个真实的城管工作。
城管·现象
连续多年是公招考试热门
今年1月16日是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最后一天,从报考人数来看,最受欢迎的是昌平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监察员、海淀区地方税务局的纳税服务、朝阳区税务局的税源管理三个职位。报考昌平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监察员职位的考生高达1757人,而总共招考15人,竞争比例达到117比1。
这已不是考城管热的第一年了,2012年公务员考试网络报名第一天,拔得头筹的正是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监察员职位。再向前追溯,2010年、2009年,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部分城管职位都炙手可热。
在记者接触到的以往通过考试录用到城管系统的年轻队员中,他们的大学专业是完全不同,有的是学广告专业,虽然喜欢广告设计,但是熬不住公司里强烈的竞争气氛;有的是学会计专业,没去做一名会计,最终到城管做了一名内勤;有的是学法学专业,放弃了律所、外企,立志投身城管事业。
对于报考城管成为热门,得到较多认同的理由有:城管是公务员待遇,解决户口自不必说,而且招考人数多,很少要求社会经验,考上的机会更多。而另一方面,不少考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以为城管的权力不小,以为干城管就是管管小商小贩很轻松,以为只要混上了公务员就万事大吉,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老城管队员表示,选择城管职位,意味着选择了奉献。
城管学历比例
以2010年为例,当年本市城管执法系统5532名队员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6%。
城管·答疑
为什么会出现考城管热?
在东华门分队,近两年招考了9名新城管队员,其中有6名硕士,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了城管队伍中。近年来,随着城管职位年年都是热门,高学历的城管队员比例进一步提高。
北京行政学院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刚教授表示,城管1997年试点成立,人员起初是从工商、市容等部门抽调组成,陆续还有不少军转干部,年轻大学生并不多。现在年轻人热衷报考城管是一件好事,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趋势,对塑造城管形象、文明执法都有很多帮助。
长期以来,城管给人的印象是粗暴,但是为何还有众多考生报考?吴刚从自己多年来和城管接触的经历分析,一方面是城管队员在基层管理一线解决了很多问题,越来越受政府重视,另一方面城管工作很锻炼人,此外招的人比较多,考中机会大也是一个原因,“对于热考城管的现象,应该鼓励。”
当城管要做好哪些准备?
记者也接触到一名城管队员,在京郊做了三年村官,后来考到城管工作。来之前他没有多想,本以为村官都能做得来,还有什么苦不能吃,但是这位年轻人一直没有适应过来,最终调离了城管。“每天要面对不同的人,要处理很多繁杂的事情,而且专业不对口,真有点不适合我。”这位队员说,他还是喜欢能多在办公室里工作,他也以自己的经历提醒报考的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城管工作,考虑清楚适不适合自己,以免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反而不利于自己发展。
吴刚教授表示,这位队员的状况很有代表性,有的城管分队队长和他聊过,新招的队员“不太好用”。吴刚发现现在有一些年轻的城管队员不愿意到街面去巡查执法,都在办公室坐着,“城管就是要在街面上和群众多打交道,每个队员都是代表政府帮着群众解决问题的。”吴刚提醒报考城管职位的考生,城管工作不是在办公室里呆着,冬天冷夏天晒,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大多数还是困难群体,做城管队员一定要具备责任心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城管·代表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对于城管的工作内容,大家最多的答复就是查抄小商小贩。但是实际上,城管的工作远不止查处无照经营这么简单,工作的辛苦和强度更是不为人知,得到的理解也不够。选择城管职位,其实意味着选择了奉献。
案例1 入行半年的小城管
杨格 “好像没有城管不管的事儿”
为城管拒了国企外企
杨格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法学专业,到东城城管东华门分队工作不到半年。去年的这个时候,她正是众多热考城管考生中的一员。杨格记不清最初有多少人报考东华门分队,只记得最后有20人笔试合格,入围参加面试,竞争4个城管队员的岗位,5比1,最终她和另外三名年轻人脱颖而出。
“考试我觉得并不难。”杨格说,上学时她并没有要做公务员的想法,直到后来参加了外交部举办的一个学生活动,她的职业方向中才多了公务员这个选择。在2011年底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她报考了外交部的一个岗位,最终她的笔试成绩差了一点点,没能入围面试名单。但是这次考试经历,为她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积攒了经验。
在考城管之前,杨格也在寻找其他工作机会,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集中在公检法系统,杨格说她曾经在法院实习过,对工作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熟悉,而且公检法的很多岗位要求硕士学历,还要通过司法考试,杨格的条件不够,但是城管分队的要求和她的条件吻合,“要求是法学专业,和我对口,只是多了一行说明,建议男生报考。”
杨格还接到了一家国企和一家外企的录取通知,在很多人看来,这两个工作都比城管工作要好得多,但是杨格都放弃了。“我这个人喜欢有挑战性,希望尝试不同的工作,而且城管分队的录取通知是第一个来的。”就这样,杨格穿上了城管制服。
遇到的大多是弱势群体
在入职培训时,老师让大家谈谈对城管的认识,很多新人和杨格的看法一致,以往都或多或少了解到城管的负面新闻,对城管存在误解,“而到了这个队伍里才发现,城管和传说中的不一样。” 昨天上午,记者在故宫神武门外广场见到杨格时,这位蒙古族女孩一脸阳光,正和老队员在广场前巡查,规范路边摆摊的无照商贩。一个商贩看到她就跑,端着一锅蒸玉米,远远地站到马路对面躲避。“在学校里觉得,执法人员是警察那种状态,对违法者应严格查处。”但是城管每天遇到的无照商贩大多是弱势群体,杨格发现老队员们执法都有方式方法,完全没有传说中“抄摊儿”的行为。
同样出乎杨格意料的是,城管管的不仅仅是小商小贩,管的事儿很复杂,有一回送到分队一名流浪乞讨人员,两位城管大姐拉来凳子,端来热水让对方休息,还帮着联系救助站。“现在感觉到,好像没有城管不管的事儿。”杨格说,最累的是“十一”黄金周,她在神武门前站了一天,眼前无数的游客经过,晚上到家就睡着了,“第二天看报纸得知,故宫当天游客18万人,估计怎么也得有12万人从我眼前过去吧。”一天中杨格做得最多的就是给游客指路,上午还精力十足,下午嗓子就说不出话来,“看到几十米外有个商贩,往那儿走的路上就被问路的游客拦下好几次。”指路时遇到说英语“半吊子”的韩国游客,会说韩语的杨格直接用韩语为对方指路。
对于选择城管这个职业,杨格说家里还是比较支持的,“我姥姥喜欢我干这个工作,不用天天面对电脑,每天可以晒太阳,姥姥觉得很健康。”毕业之后大学同学聚会,同学们也对她的工作很好奇,“我把我的工作和他们分享,告诉他们城管其实是什么样子的,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真实的城管工作。” 杨格说。
案例2 出过书的名城管
宋志刚 “从鄙视城管到当上城管”
挨过各种方言的骂
在北京的城管队伍中,知名度最高的城管队员,恐怕非海淀城管分队的宋志刚莫属了,他就是《城管来了》的作者。
宋志刚也是个“80后”,2008年宋志刚考取了公务员资格证,看到海淀城管大队招人,抱着试一试的看法报了名。宋志刚读的是警校,临到大学毕业发现,在就业压力面前,“只要混上公务员,就是扫大街都干。”宋志刚说,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机会,还有劳教、郊区派出所等一些机会,但是这些基层单位,宋志刚觉得不适合自己发展。
宋志刚从小就立志要做出一点事业,上学时他看到、听到的城管负面新闻很多,经常看到外地的城管打人了,抢东西了,或是干了什么坏事,宋志刚特别恨城管“抄摊儿”,也在网上论坛里跟帖批评城管。是否把自己曾经鄙视过的城管当做自己的职业,宋志刚也犹豫过,“曾经上网一搜,有关城管的前五页网页都是骂声。”不过,这些帖子很少涉及北京城管,宋志刚最终下定了决心,成为了在中国硅谷执法的一名城管队员。
刚穿上制服没几天,宋志刚就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符号。在日常执法中,挨过各种方言的骂,帮生病的老外找医院,马上就有人围观,“城管干吗呢,要打老外了?”帮人指路时,却被感谢“谢谢警察同志!”这样的不被理解的日子过了好一阵子,宋志刚有些郁闷。
同学聚会总被挤对
同学聚会时,宋志刚经常被挤对,“神马给我三千城管如何如何,神马中国承诺不率先使用城管,大家都觉得我的工作惹人讨厌。”大家一起吃火锅时,白菜吃完了,同学就让他赶紧上街从小贩手里抄一棵去,“虽然是玩笑,但反映出大家对城管的不理解,真正当了城管,才发现工作有多么难做。” 宋志刚说,城管其实还有很多服务的职责,比如为社区居民服务,暖心便民等。现在在日常工作中,城管主动与老百姓接触,城管开放日邀请居民到城管队了解情况,零距离接触,增加理解。
“干一行,爱一行。”宋志刚说,如果不当城管,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个无知的愤青。指导员说得好:“这个工作能让你变成一个完人。要么完美,要么完蛋。”宋志刚说,做城管必须要有抗压能力,能承受外界的不理解,还能忍受委屈,要不然当不了一个好城管。去年底,宋志刚升职了,当了副队长的他感到肩头的任务更重了。
案例3 已经离职的老城管
陈超 “真的不是缺什么就去抄什么”
第一天上岗心就要碎了
陈超(化名)是名已经离职的老城管队员,看到现在这么多年轻人热衷报考城管,他感觉真是形势变了。“当年我想去公检法系统但没去成,只能到城管来工作。”陈超说,到城管工作有些不得已,他那会儿还是先考北京市公务员资格证,然后持证再报考机关单位的相应岗位。陈超以前对城管并不了解,后来的经历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吃苦。
时至今日,陈超依旧对他第一天正式上班的情景记忆犹新。“第一天上岗,就赶上了上24小时连轴转,我的心都碎了。”陈超显然对城管工作的辛苦毫无准备,他什么都没带就去上班,中午得知晚上回不了家,临时去2元店买了洗漱用品。当时正是国庆保障前夕最要劲儿的时候,让陈超没想到的是,晚上7点多,他和其他队员一起出动去“清大件”,“我都没想到,竟然是去搬路边的大石头、废弃物,就和搬运工苦力一样!”陈超一直忙活到深夜,搬最后一块的时候,他还把自己的手指头戳了。
当坐上执法车返回的时候,陈超坐在五十铃货车的后座上,看着车窗外光鲜琉璃般的霓虹灯,心里特别凄凉,“我就问自己,这就是你费那么大力气考进来要干的工作吗?”陈超当时暗下决心,绝对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而这些苦,没有穿上城管制服前,旁人是无法知晓的。陈超说,有的单位只要干活就会让大家看到,但是城管就不一样了,日常都很忙,但是公众看不见。
换了工作才知道城管最苦
春节前,陈超和几个原来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小聚。再见面时,他们都有了新的变化,通过调动、遴选,同事都先后离开了城管系统。“大家都有一个感慨,到了新单位后发现,不论发展前景如何,工作压力一下子少了。”陈超说,城管常常加班,尤其是一到节假日就停休,永远和家人的生活规律不合拍,而到了新单位,同样是公务员,每天都能正点上下班,“春节也休息了7天,我工作以来就没享受过这待遇。”几个同事的感受颇为一致,以前在城管每月统计加班都是近百个小时,而现在的单位很少加班。
为什么这么辛苦的工作,还有这么多考生报考?陈超认为,城管是公务员是一个因素,根源还是在于人们对城管这个职业的不理解,或者说是了解得不全面,以为城管的权力很大。陈超的家人在他刚工作时,也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家里缺什么就出去抄什么”,直到后来才知道做城管非常辛苦、付出多、回报少,而且城管工作的透明度非常高,没有肆意侵占他人财物的权力。
“新闻报道城管的问题、违法事件很多,但报道城管和警察一样日夜坚守、为维护城市环境秩序作贡献的内容很少很少,因此大家会以为城管就是穿着制服为非作歹的队伍了。”陈超说,社会对城管的误读、误导造成了求职者的片面理解,“城管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但是相比其他工作,城管更能锻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