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明年将推百个大项目建和谐崂山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2-28 05:37:15 字号:TT

崂山明年将推百个大项目 建幸福崂山

  从沙子口到仰口,从石老人到王哥庄,青岛东部的崂山湾涌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蓝色大潮。崂山区委书记齐家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站在2012年的岁末,回首过去的一年,崂山以全域“领跑蓝色经济,成就硅谷强区”的视野和思路,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深入落实“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动崂山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年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0亿元,增长10%;实现区级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15%;完成税收总收入170亿元,增长17.3%;实际利用内资70亿元,增长37.3%;实际到账外资1.7亿美元,增长30%。

  蓝色崂山活力大提升

  着眼于打基础、谋长远,推动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和金家岭金融新区上升为全市战略,完成了金融新区总体概念规划、软课题研究及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成立金融新区建设指挥部和全球财富中心开发建设公司,在全区形成了 “三大战略平台、三套领导班子、三个运作公司”的工作格局,全力抓好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项目建设全面铺开,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25%,创近年来新高。

  着眼于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1.5亿元,兑现区级扶持资金2.3亿元,为企业协调贷款5亿多元,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全区外贸出口逆势增长9%,高出全市近6个百分点。着眼于抓重点、创亮点,狠抓蓝色经济、服务外包等高端产业发展,全年预计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3.5亿美元,增长120%,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科技崂山全面提速

  在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建设方面,青岛国际创新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建设全面提速,中国联通云计算中心一期、中科院兰化所、中船重工716所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主体施工或投入运营,市级重点项目竣工率全市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2家,6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万人专利拥有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和全市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在金家岭金融新区建设方面,永新国际金融中心、青岛金融中心大厦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区新增楼宇面积71万平方米,在建楼宇面积110万平方米。高端金融要素加快聚集,新落户注册资本50亿元的青岛农商银行、30亿元的中信投资等金融企业20家,全区金融企业达到103家,预计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21%。“资本强区”战略扎实推进,新引进山东电力三建、中铁25局等大企业总部15家,上市企业发展到8家。文化旅游业发展壮大,金石文化产业园新签约文化企业18家,青岛(国家)电影交易中心完成拆迁,海景(国际)大酒店、大拇指商业广场投入运营。全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约30%。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2:54.8:44。

  美丽崂山更加洁净

  今年,崂山区以市容环境整治为突破,宜居幸福城区建设展现新面貌。实施滨海公路北段、辽阳东路等17条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栽植树木60余万株,对5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加大重点区域清违力度,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066处、20.8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资金5000万元,对世园会周边开展山体恢复治理,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推进旧村改造,牟家、北姜等5个社区安置区加快建设,南姜、午山等9个社区加快拆迁,共拆迁房屋23.5万平方米。

  崂山区今年启动了新型社区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石老人、东城国际等一批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着力完善城市功能,高效率完成世园会后勤保障基地近千亩土地征迁,23处标准化农贸市场和农村超市投入运营,新增公交线路16条,新增供热面积117万平方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民生崂山更加幸福

  今年,崂山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社会事业发展得到新提升。围绕住有宜居,开工建设全市最大的午山馨苑公租房项目,完成龙泽书苑限价商品房配售,1115套新型集中居住社区房屋顺利配租。

  围绕病有良医,将新农合筹资标准、个人年度报销封顶线分别提高到400元和12.54万元,在全市率先取消门诊大病起付线,大病报销比例位居全市首位。

  围绕学有优教,麦岛、沙子口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和幼儿园开工建设,崂山七中投入使用,全区高考本科达线835人,增长33%,创历史最好成绩。

  围绕业有所依,加大居民就业和创业扶持力度,继续落实崂山茶“三项直补”政策,实施农田水利、塘坝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实现城乡就业1.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分别增长14%和13%。围绕老有颐养,建成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和谐崂山更加文明

  崂山区今年新建成18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优异成绩通过第四轮全国文明城市首次测评。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全市第一。着力加强社区规范管理,在全区128个农村社区建立了居务监督委员会,完成对135个社区的清产核资。

   展望2013年 崂山将会更美好

“2013年将是我们加快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现崂山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崂山区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区委副书记、区长杨鹏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央和省、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金融、蓝色经济等方面的产业扶持政策,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崂山区加快高端产业发展、推进旧村改造提供了新的机遇。

经过建区近20年的发展,全市最美的山海资源、最好的大学、最优质的医院、最安全的治安环境都聚集在崂山,使崂山区独具“吃住行、游购娱、教医安”9大发展要素,特别是随着地铁M2线、蓝色硅谷城际铁路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破土动工,城市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都将为崂山区实现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上马104个大项目

2013年,将是崂山区的“项目建设年”,以总投资过千亿元的104个市区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力夺取项目会战新胜利。崂山区将按照“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原则,解决好金融新区、生物产业园、滨海公路两侧以及四姜片区等重点片区的市政设施配套,超前谋划王哥庄区域、沙子口驻地,以及蓝色硅谷城际铁路、地铁M2线车站周边的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配套,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加快全球财富中心开发公司、崂创投、青高科、东亿实业、崂山旅游等国资公司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步伐,打造“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作高效”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在推动土地收储、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载体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推进金融新区建设

崂山区将以打造青岛千万平米新金融中心为目标,对标国际标准,着力增强项目承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新区规划设计,结合张村河片区旧村改造,加快后台服务配套区产业“退二进三”,全力推进南山集团环球金融中心、北大方正山东金融总部等高端楼宇建设,力争新增金融商务楼宇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着力聚集基金、私募、租赁、投资公司等新兴金融企业,突出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金石基金、50亿元的中铁建蓝色硅谷投资总部等大项目的落户和运营,确保金融企业突破130家。

蓝色经济继续领跑

崂山区作为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将着力抢占蓝色经济发展制高点,打造国内知名的海洋强区。以滨海公路为主轴,加快布局国家级科研机构、公共技术平台和高端企业研发中心,扎实推进云计算服务、生物制造等六个孵化器,海洋工程与装备研究院、海信全球研发中心等六个高端研发基地,青岛国际创新园二期、国家通信产业园等六个特色科技园区建设,构筑形成“一带多园”的蓝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向世界级硅谷产业带挺进。加速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科研教育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打造大旅游格局

崂山风景区作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青岛文化的厚重之处,新的一年将做好以南北两条黄金旅游线提升为重点的 “十大重点工程”,确保太清广场环境综合提升项目“五一”前完工,崂山游客服务中心明年完成主体施工,打造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流风景区。同时,加快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创新,办好第2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特色节会,加快青岛(国家)电影交易中心、沙子口渔人码头、雨林谷道教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十大乡村旅游特色村,努力构筑以风景区为龙头,以重点旅游项目为骨干,以节会游、乡村游、特色游为补充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继续开展旧村改造

按照“有缓有急、先易后难”的原则,突出抓好中韩街道午山、张村河片区等21个未改造社区,沙子口街道四姜片区、沙子口等12个社区和北宅街道沟崖、北涧等6个社区的村庄改造工作,力争明年新启动安置区建设10个以上,确保3年内城市面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全面展现金融新区、硅谷强区、生态城区新形象。

环境整治全力攻坚

明年是世园会举办前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之年。立足崂山独特的山海文化,突出景观设计美、整体和谐美、文化内涵美,崂山区将重点抓好“一河、两山、三区、五线”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彰显崂山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抓好枯桃花艺生态园、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等生态项目建设,使崂山更宜居、更美丽。

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

新的一年,崂山区将结合旧村改造,按照“先发展、后完善,先推进、后理顺”的原则,在每个街道打造1—2个示范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教育、医疗、就业等工作,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使全区群众劳有所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过上更好生活。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和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不断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健全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让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孙景军 任斌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