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这是12月6日在荷兰鹿特丹拍摄的中国花灯展。当天,中国花灯展在荷兰鹿特丹拉开帷幕。本次花灯展共包括35组造型各异、生动活泼的主题灯饰,是在欧洲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花灯展之一。据悉,本次花灯展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中旬。里克·奈德斯蒂西特摄(新华社发)
美国舆论
释放强烈改革信号
中国政府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
本报纽约电记者张伟报道:美国主流媒体认为,中国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迄今为止最强烈的经济改革信号,中国的首要经济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明年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减少对出口和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投资的依赖。
此间舆论指出,中国政府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中国的经济政策目标相当明确,要把经济增长维持在当前水平,不会允许所谓的“硬着陆”发生。这次会议重申了当前的宏观经济立场,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高盛资产管理部主席吉姆·奥尼尔表示,他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中国最新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非常正面,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今年的GDP增长率将在7.5%至8.5%之间,并为明年的经济增长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会继续推进改革。
此间舆论指出,虽然中国到明年两会期间才会公布明年的GDP增长目标,但是市场分析人士多认为中国明年将继续保持7.5%的经济增速。如果将7.5%设定为2013年的增长目标,意味着中国政府更倾向于愿意容忍短期内更慢的增长来调整其经济结构,为未来的增长奠定更为扎实基础。
美国的企业高管正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走势。世界最大的建筑和矿山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总裁道格拉斯·欧博赫曼表示,由于中国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该公司明年将有更好的增长前景。
日本媒体
政策重心转向内需
会议提出的方针表明,未来中国经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扩大消费和消除产能过剩等结构改革上
本报东京电记者鲍显铭报道:为期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日本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决定今后10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日本共同社和日本《每日新闻》等媒体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日本《读卖新闻》认为,此次会议确定的2013年经济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展现出中国将“致力于经济结构改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鲜明姿态”。具体地说,就是推进技术创新,积极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并将此定位为一项“历史任务”和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中国新领导层制定的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方针,鲜明地显示出将政策重心放在扩大消费和消除产能过剩等结构改革上。该报分析称,中国当前最优先课题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之所以改变发展轨道,是因为以往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已经达到极限。如果不推进扩大消费和培育新兴产业等改革,就很难确保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而要实现到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10年间GDP增速的最低标准是7%。为此,会议提出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税制改革来缩小地区和收入差距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德国媒体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将稳定出口,加强进口,坚持奉行适度的货币政策和偏向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便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灵活性
本报柏林12月17日电记者魏爱苗报道:德国《商报》今天以“中国将加强进口”为题报道了刚刚在北京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商报》的关注点是中国将继续奉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它援引新华社的报道称,2013年中国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经济改革,促进开放。中国将“稳定出口,加强进口”。报道称,明年中国将坚持奉行适度的货币政策和偏向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便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灵活性。经济专家要求对中国经济结构进行大胆改革,相对于出口和投资,要更加注重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此外还要适当减少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是该报报道的重点之一。报道指出,在2012年之前中国已经连续7年将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8%。由于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疲软,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调低到7.5%。预计中国政府将把明年经济增长的目标维持在7.5%。中国明年的“挑战依然是外贸”。全球经济明年不可能有根本好转,7.5%的增长目标对欧洲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对于满足中国数亿人口的就业来说却是必须的。
德国《世界报》在线等新闻媒体也对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报道。
欧盟专家
有助世界经济平衡
中国在城镇化发展中可以借鉴欧洲的经验,欧洲也将能够在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合作中寻找到巨大商机
本报布鲁塞尔电记者严恒元报道:欧盟有关专家认为,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这是欧盟所希望的,必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对周边邻国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对包括欧洲在内的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过去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三大有利因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本和出口需求旺盛)的作用正在逐步减退甚至会消失。
欧洲之友政策部主任莎达等专家特别关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他们指出,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城镇化战略的重视。城镇化将会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引擎。中国目前有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经济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推进城镇经济发展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这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欧盟是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球前列的经济体,目前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欧盟在探索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发展的经验和能力都处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绿色城市、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等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的榜样。欧盟愿意向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欧中在城镇化领域的合作将是一种互利合作。中国可以借鉴欧洲的城镇化经验来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欧洲在帮助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可以找到巨大的商机。
新加坡各界
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中长期来看,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之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本报新加坡电记者陶杰报道:新加坡媒体高度关注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视其为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未来一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新加坡《联合早报》连续两天都用大幅版面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情况。该报认为,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中国目前亟需调整和改变现行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早报》认为,中国实际上早已开始着手将经济增长的重心由出口转向扩大内需,但要完成这一转变,中国仍有许多细致的调整有待完善。
记者采访的新加坡当地几位经济界人士均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7个季度放缓,虽然回落幅度正在收窄,但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中国经济。他们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到中心位置,而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陈抗教授在“中国下阶段经济改革挑战研讨会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2年秋季预测发布会”上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之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而中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产业的梯度转移及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将会创造出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法国媒体
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增长正在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健康
本报巴黎电记者胡博峰报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中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来年经济决策和部署已不仅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定位。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增长能否延续等问题都在切实影响着欧洲经济的复苏脚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引发了此间的广泛解读。
法国当地媒体近日撰文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放缓,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风险。文章特别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和挑战,也由此引发了国内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但是,目前对中国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这得益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稳定和提振市场的措施。
瑞士信贷的布克曼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健康。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美欧分别受“财政悬崖”和欧债危机掣肘,中国将充当世界经济“中流砥柱”的角色。
另外,此间分析人士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2013年一系列经济调控预期指标,认为这关系来年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又与欧洲经济的复苏休戚相关。
英国媒体
经济政策保持稳定
中国保持经济政策稳定性,意在深化改革支撑长期发展的同时,预留抵御全球风险的回旋余地
本报伦敦电记者王传宝报道:英国《金融时报》16日发表评论指出,于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未来一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整体规划,尽管会议文件文字朴实,语不惊人,但这次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指出,会议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上的要求和任务,其中包括推进城镇化、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扩大内需等。会议还确定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
英国广播公司16日报道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看作中国高层讨论国内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平台。此次为期2天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的首次决策会议,在全球经济局势不定、中国也面临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会议内容备受各界关注。英国广播公司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国领导人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英国路透社16日报道称,中国在2013年将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在深化改革以支撑长期增长的同时,预留抵御全球风险的回旋余地。
非洲工商界
非洲经济长期获益
中国将扩大从非洲的进口,加强对非洲投资,更多人前往非洲旅游,这些都有利于非洲经济发展
本报约翰内斯堡电记者马海亮报道: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非洲中华总商会会长王龙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非以及非洲的工商界普遍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因为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包括非洲经济在内的整个世界经济。
非洲工商界人士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有3个方面对非洲经济很有利。首先,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和扩大对外投资,对非洲国家明年的经济增长十分有利。在传统发达国家从非洲进口减少和对非洲投资下降的趋势下,中国从非洲的进口和对非洲的投资保持增长趋势,给非洲工商界带来了信心。
其次,推进城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扩大内需对非洲扩大出口和发展旅游业很有利。十八大已经提出了收入倍增的目标,中国百姓收入的增加将至少产生两个效应,一是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消费品的进口增长;二是带动出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最近两年多来,南非旅游市场出现西方游客量下降趋势,中国游客呈大幅增长趋势。2012年上半年中国赴南非游客超过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8%。收入提高将使更多中国游客赴非洲旅游,推动非洲旅游业的大发展。
最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坚持改革、扩大开放政策信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允许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创新将有新的更大步伐。这对探索扩大和深化中非经济合作十分有利。
韩国各界
GDP目标正在淡化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推动公共投资,积极推进城镇化,这将使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本报首尔电记者杨明报道: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韩国各界的高度关注。韩国认为,本次会议是习近平出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中可以预见未来10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方向。
韩媒分析,借力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经济及中国股市的回升态势将更加明显;中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推动公共投资,积极推进城镇化,这将使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韩国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理事长李映周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中淡化GDP增长目标而强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说明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很好地把握了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看到了以往中国经济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带来的副作用。为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值更重要。在谈到中国经济前景时,他指出,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或将影响中国经济,不过,由于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等政策的施行,中国明年的经济发展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上一篇: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