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坟运动在2012年11月达到高潮。
从南阳到周口,数百万座坟头被夷为平地,影响人口数千万,甚至发生意外,致人死亡。
11月,新修改的《殡葬管理条例》删去了可强制平坟的规定。河南对外宣称平坟暂停,对内却高度认可这一行动,并无纠偏之意。置民众传统情感的伤害于不顾的背后,这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实际另有更深层次的谋虑。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河南,肩负“保耕地”重任,发展受限,一直深陷土地饥渴。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今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在此背景下,河南对土地的渴求愈发强烈。但是,始自2009年的“新型社区”建设推行并不顺利,这项工作试图整合农民宅基地,腾挪出更多建设用地。
此次,地方政府通过平坟复耕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找到连接点。目前,周口等地已将平坟面积上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此作为“新增耕地”,交换建设用地指标。
平坟“大跃进”
10月21日,在河南平坟运动最盛处——周口扶沟县,39岁的村民罗军丽、53岁的何洪庭在挖掘墓碑时遭遇意外,二人被倒下的石碑砸中身亡。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在此之前,这场平坟运动,实际已进行了半年之久。
河南官场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平坟最初源自高层意志。目前能搜索到的最早信源,是周口市政府网站曾刊文称,2011年11月,“省委书记卢展工莅临周口调研,针对平原农区耕地坟头多的情况,提出实施殡葬改革,推进平坟复耕。”
几个月后的2012年3月,周口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文件称,平坟复耕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需强力推进。
4月,南阳市亦发布文件,要求自5月10日起,耕地、林地内不准增加新坟头,“出现一个平除一个”。
5月28日至29日,在河南省民政厅“全省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现场会”上,省政府肯定了南阳的做法。
此后,平坟复耕在河南全省推行。9月24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称此举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符合河南人多地少的省情。
该文件要求,2013年,河南农村要实现公益性墓地全覆盖,逐步将农村散坟、集中墓地迁移到农村公益性公墓,推进平坟扩耕工作。“推行火化工作较好、殡葬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省辖市,要抓紧开始进行平坟扩耕工作,其他省辖市要在2013年全部展开。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2013年3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平坟扩耕工作。”
受到鼓舞后,周口平坟进一步升温。
按照最初的计划,周口将在三年内完成平坟任务,今年完成20%、2013年完成50%、2014年全部完成。强力推进下,任务进度超过原计划——11月,全市过半坟头已被推平。
在周口市扶沟县的平坟实施方案中,基层干部被要求“全面动员、全民参与、迅速行动、强力推进”,“一天一督导、三天一通报、一周一排序”,按照时间表,10月底前该县各级党员干部、财供人员带头平坟,11月底前实现“全县境内无坟头”。方案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在七天内平掉自家坟头,凭乡村两级出具的证明才可回单位上班,不执行者将被“采取组织措施”。至于企事业单位及人员,如果平坟不力,可能会受到取消文明单位、取消个人一切评优晋升的处分,还有可能在电视台被曝光。
但是,平坟中的“不公”,却使得民意愈发反弹。
按照相关平坟方案,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此外,革命烈士、知名人士、少数民族、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等特殊坟墓,则按有关规定保护、迁移或整理。
这一例外条款,在基层已被异化为对官员祖坟的额外保护。
例如,中组部研究室主任臧安民家位于沈丘县周营乡的祖坟、河南省发改委巡视员陈永石家位于石槽集乡的祖坟,均在平坟运动中得以幸免。
11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第628号令,在新修改的《殡葬管理条例》中,删去了民政部门可强制平坟的规定。
11月21日,周口市委宣传部对外宣称,该市“平坟复耕”工作已暂停推行,正在研究如何调整政策,以期平息舆论。
但仅两天之后,在周口召开的内部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向民政局等部门传达河南省指示,肯定其平坟复耕工作,称“成效显著”,要求其顶住外界舆论压力进一步推进。
按照周口市的“一号文件”,该市基本农田有坟头350多万个,占地近5万亩。11月初,周口市通过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全市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
土地饥渴
与平坟“大跃进”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身为保粮大省的河南,正急于摆脱城镇化和工业化落后的境况。
河南的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超过四分之一。按照“十二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需要增加1000亿斤,分配给河南的增产任务就达到300亿斤。一直以来,中央给河南的“保耕地”压力从未放松。根据河南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该省耕地面积为1.22亿亩,比国家下达的保有量指标高出366万亩。
经济发展,也是保粮大省的渴望。直至2010年,河南城镇化率只有37.7%,远低于全国49.68%的平均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五位。城镇化发展需要土地,尤其是可做工业、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
河南地处中原,多年来耕地已被深度开发,未垦耕地储备几乎殆尽。出于保粮考虑,近年来,中央批给河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每年只有25万亩左右,而根据河南自身的建设规划,其每年土地指标缺口在50万亩以上。
“传统的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在河南已空间不大,农民‘上楼腾地’是最有可行性的。”河南国土系统一基层官员表示。
2009年,《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实施。这份文件明确,县域之内,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可置换同等面积建设用地指标。
农民宅基地无疑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最大一块可利用资源。在“增减挂钩”政策下,“新型社区”建设在河南大规模铺开,即将若干行政村合并为社区,新建楼房,原宅基地复垦,置换建设用地指标。
按照河南省描绘的蓝图,未来,“新型社区”要将全省6000万农民囊括。从2009年至今,全省开工建设的“新型社区”已超过2000个。
但是这些“新型社区”普遍面临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有关人士计算,每5000人的社区,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要2000万元,这部分由财政埋单,为此,河南省财政百般腾挪。据上述人士透露,中央下拨的支农专项资金甚至也被挪用,投入“新型社区”建设。
此外,按照政策,“新型社区”的房屋建设资金财政并不负担,由农村集体筹措,或引入外部投资。但是,由于政策严控出资人新建可对外出售的“小产权房”,在大多数县乡,投资者兴趣缺乏。上述人士测算,要完成河南省的“新型社区”建设计划,资金缺口达数百亿元。
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在推广中带有强制性,大量农民“被上楼”,也引发抵制。这场运动中,基层政府获得建设用地指标,通过招拍挂即可获得巨额土地收益,但对农民来说,自己腾退宅基地,还需自行出资购买新房,且不能分享变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收益,并不具有吸引力。整体而言,“新型社区”建设推广并不顺利。
按照河南官方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新型社区近300个”,但多位知情人士估算,实际数目远少于此。“只有几个样板项目做得比较好。”一不愿具名的河南学者说。
12月3日,《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发布,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省市,希望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规划被河南上下视为机遇,多场围绕规划的招商引资大会已经召开。
作为对中原经济区的支持政策,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允许河南探索开展“人地挂钩”政策试点。
比起过去只能在县域内进行“增减挂钩”,新政最大的突破在于,允许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县流转。在周口等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工业项目少,土地价格偏低,有了“人地挂钩”政策后,其腾出的指标可以转卖给郑州等大城市。“我们都盼着‘人地挂钩’赶快出实施细则,赶快落实。”周口市一名官员表示。
土地的价值将被激活,对土地的饥渴继续发酵。在“新型社区”建设进展不顺之时,地方政府在平坟中看到了“机会”。
坟地腾挪算盘
周口地处黄淮平原腹地,辖区内耕地1293万亩,拥有1200余万人口。这里也是全国重要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河南省七分之一,居省内首位,油料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但是,周口经济发展在省内相对落后,近年引进的鞋城等产业项目效益不佳。
2009年“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后,周口全市申报的“新型社区”建设项目超过100个,得到批准的有26个,待全部项目完成后,可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百公顷。但与省内其他地方一样,受困于资金和民意,“新型社区”建设在周口进展缓慢,目前开工的仅有宁平村等少数几处。
一直以来,中央批给河南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的大多数,被郑州等大城市瓜分,无法到达基层。而“增减挂钩”“人地挂钩”等政策,则使得县级政府也有可能成为土地财富的分享者。
11月,周口市宣布,全市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周口市一下辖县负责人表示,该县平坟所增的3000多亩地,已经作为“新增耕地”呈交周口市,由其统一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增减挂钩”指标。周口市国土资源局人士亦确认这一信息。
但实际上,外界普遍怀疑,周口市上报的3万亩平坟“成绩”掺水。有学者估计,200万座坟墓,以平均每座坟2平方米计算,其占地面积尚不足1万亩。
更重要的是,在周口市,80%以上的坟地散落在田间地头,其面积本就计算在原耕地面积中,即使复耕,只能算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不应属于“新增耕地”,也并不符合“增减挂钩”的条件。周口市国土资源局人士亦承认,该市仅有不足20%的坟地连片,只有这部分坟地,在土地性质中被划分为“特殊用地”,平坟复耕后,符合“增减挂钩”条件。
“现在全都作为新增耕地上报省国土厅了,但不知是否会得到批准。”上述周口市国土局人士称,基层都对此抱有希望,“多少批一些也是好的。”
如果平坟腾出的土地能顺利转化为建设用地指标,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周口市近年建设用地拍卖,按土地区位不同,每亩价格在数十万元到百万元之间,新增3万亩指标,其总价值将以百亿元计,而周口市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仅为48.7亿元。
由平坟带动的“增减挂钩”最后是否能落实,土地财富能实现几多,目前尚无定论,但与“新型社区”建设如出一辙的是,基层政府可能得到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农民却无法分享。在此次河南平坟中,周口市出台政策称,每平坟一座,财政奖励个人300元。但记者在对扶沟县等地的走访中发现,多位农民表示并未收到奖金,而将亲人骨灰移到政府公益性公墓后,尚需支付费用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