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拍摄的英国牛津大学
《牛津的夏天》出的封面
青岛籍作家王菲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目前从事媒体工作
作者留学英国时拍的美丽的牛津大学
青岛新闻网12月17日讯 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青岛作者王菲创作的小说《牛津的夏天》12月18日晚将在英国牛津举行首发仪式。当天上午,王菲还将与英国牛津著名电影研究学者Warren Buckland共同举行“王菲《牛津的夏天》与Warren Buckland《电影认知符号学》中文译本双图书首发仪式”。这是中央编译出版社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走出国门推广原创作品的活动之一,更是青岛籍作家首次在海外举行新书首发。
青岛大嫚著作走出国门 直奔牛津
近日,当作者在新浪微博上向友人公布新书出版并将在牛津做图书首发这一消息时,不少网友立刻发布鼓掌的图标表示祝贺,还有网友戏谑:“高密@莫言攻占瑞典,青岛@王菲FayeWang抢滩不列颠。”“都是山东人!蒲松龄老乡!强!太强!热烈鼓掌!”“请问@王菲FayeWang牛津首发也要着礼服吗?英国有木有女式燕尾呀?呵呵”……引发了众多网友对文学和文学之外的各种关注与热情。
网友戏谑:@莫言攻占瑞典,@王菲FayeWang抢滩不列颠
据介绍,《牛津的夏天》即将于12月下旬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上架,并在各主流网上书店与读者见面。这部作品是继《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别了,温哥华》之后,国内第五部描写当代海外华人生活的优秀作品。本书不仅被评论家们冠以“《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反映“中国人在牛津”的一部力作”,更有倪萍、杨志军、林少华、Warren Buckland等多位跨领域的中外文学艺术界领军人物向读者鼎力推荐。目前也已经有北京、天津和青岛的三家影视传媒公司,相继与出版社和作者本人商谈,期望早日开展影视合作。
《牛津的夏天》作者王菲 青岛大嫚 曾留学英国牛津
《牛津的夏天》一书的作者王菲,曾留学英国三年,获得传媒专业电影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由于本书的出版发行,作者已被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邀请为2013年度访问学者。作者在国内做了十五年记者、新闻评论员和编辑工作,目前供职于青岛市广播电视台。
名人推荐:对爱、钱、孝、人、生命的理解
本书在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前,已经国内报纸做过长达47期的小说连载。著名媒体人,《姥姥语录》、《日子》等畅销书的作者倪萍,评论《牛津的夏天》说:“这书里写的是牛津城的日子,有对爱的理解、对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
著名作家、《藏獒》作者杨志军则以他一贯的深沉语调点评说:“ 信仰让我们拥有浊世之清、污世之净、闹世之宁、动荡之定。拥有一种信仰,然后在爱与被爱里缠绵,而不是在它里面挣扎。”
著名翻译家,《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罗生门》等经典名作和畅销书的译者林少华表示:“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尤其书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儿:李甜樱、陈盛世、张树碑、白老师、哈瑞、静好、珍妮、博士夫妇……”
英国牛津著名电影研究学者Warren Buckland专门从牛津发来电子邮件,向中国读者传递了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It is interesting to see the UK from their and your viewpoints! ”(“从他们和你的眼里看英国,真是有趣!”注:这里的“他们”和“你”都是指书中人物。)
欧美知名学者沃伦*巴克兰德亲自为本书精心校正
Warren Buckland沃伦*巴克兰德是欧美电影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学者,现为英国牛津唯一拥有电影研究专业的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博士生导师,目前已编、著有20多部作品,以87个版本,七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他的论著《电影认知符号学》(英文原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发行)已经中国学者雍青翻译成中文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将于2013年初正式上架。
值得一提的是,沃伦*巴克兰德Warren Buckland正是《牛津的夏天》作者王菲在英国求学期间的导师之一,此次,他还专门为《牛津的夏天》一书中的英文梗概部分精心做了校正。作为国内十大出版社之一,以出版各类外文名作译本见长的中央编译出版社,也期待本书中的英文梗概,能为国内众多的英语爱好者,提供领略纯粹“英格兰学院派Style”英语的好机会。
中央编译出版社杜永明:两天内近20万字一口气读完 爱不释手
本书编辑,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杜永明先生评价说:“除了有趣,王菲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从文化层面上对不同民族性格与价值观进行了对比,同时又跳动着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反思,作品笔调明快,对比与反思藏在多个人物的故事和经历中,我在审校时,曾在两天内连着把近20万字一口气读完,爱不释手,当中很多内容更是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对于一个每天都必须阅读大量文字的专业图书编辑来说,这本书能对我产生这样的效果,确实不容易!我相信读者看后会有和我相似的感受,这的确是一部好作品!”
作者出身文学史家 受作家父亲熏陶
有趣的是,作者王菲在谈到创作《牛津的夏天》的初衷时说:“我开头只是喜欢,在留学期间有空就写一点,只是想把这些有趣的人和故事写下来给我妈看,给自己看看而已,类似于‘私小说’,甚至都没有想过要发表。但在报纸上连载后有很多人喜欢,这才逐渐开始了出书的工作,现在出版社和我甚至已经有了出版《牛津的夏天II》以及其他作品的计划。不过仔细想想,或许一个人对文字和表达的喜爱,和与生俱来的DNA有关,我父亲是位专业作家,和写《风流歌》的诗人纪宇叔叔是同事,父亲写了三十年的小说……”
据了解,作者的父亲王崇胜是一位活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文坛的专业作家,创作过《晚霞洒满山涧的时候》、《憨嫂》等近50部小说、报告文学和电视剧等。
《牛津的夏天》被多位名家看好是值得期待的一部畅销书,并被评论为“《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反映“中国人在牛津”的一部力作”,显然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作品,但是作者所言的“私小说”( 以表现作家的私人经历和生活体验,披沥心境为特色的一种小说样式,是日本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于大正年间1912年——1925年出现的一种独特小说样式;也有很多欧美读者将“私小说”更宽泛地定义为写给自己和小范围内读者看的作品。)概念在《牛津的夏天》一书中仍有蛛丝马迹,例如在书的“后记”中,开头便是这样一句话:“把这本书献给我的所有家人,有你们,是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快乐。”作者解释说:“或许,只有你想留给你最爱的人一起分享、品尝、感受的,才是你认为最珍贵的,文字和故事亦如此。”(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
作者简介
王菲,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2013年度特邀访问学者。作者在国内做了十五年记者、新闻评论员和编辑,曾获中国新闻最高奖。
作者喜欢看世界、读书和写作。高中时期开始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作品。在英国留学并获得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的电影研究硕士学位。留学期间,写出了本书中妙趣横生又引人思考的故事,此外创作了一个英文电影剧本习作《When John Met Faye》,是一个中国版的《When Harry met Sally》。
本书中的静好一直相信,人的“心里”还住着一个世界,尽管有些人当它不存在。作者也相信。
作者的父亲是一位活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专业作家,创作过《晚霞洒满山涧的时候》、《憨嫂》等近50部小说、报告文学和电视剧等。加上这句,不是父亲的意思,而是因为作者“想让他高兴一点,他去年以来一直生病。”
另:王菲作品《牛津的夏天II》和中篇小说合集《广告电台》近期将出版发行。
上一篇:泊车公司人行道上圈停车场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