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网上兜售模仿笔迹打欠条写遗嘱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2-05 14:54:36 字号:TT

    “专业模仿笔迹,可模仿签名,模仿遗嘱,做旧处理,保证通过笔迹鉴定! ”昨天青岛一网上论坛内有人发帖,叫卖可模仿笔迹,还有网友跟帖,询问如何办理。模仿别人笔迹干什么?模仿的笔迹是否会被识破?会有怎样的后果?昨天,记者从我市司法鉴定所笔迹鉴定中心了解到,如今经济类纠纷越来越多,模仿笔迹从事不良业务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加,甚至有人模仿领导笔迹签字报销。但再逼真的笔迹,也难逃过专业鉴定人员的“法眼”。

    缘起 发帖模仿各种笔迹

    记者点开帖子,发帖人称:“保证和原字一模一样!由退休的笔迹鉴定师执笔,模仿签字,字迹做旧,可以先写给你看,不收任何定金预付款,绝对诚信经营。 ”记者根据帖子中的电话找到了发帖人,他自称姓李,“干了很多年的笔迹鉴定工作。 ”他介绍,自己模范的字无论从字形、书写习惯、速度、压力,都和原字一模一样,形神俱似,经得起任何肉眼和仪器的检验。 “什么字都能模仿吗? ”“没问题,名字也行,一段文章也可以,除了中文,英文也可以模仿。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先随意写几个字发给我,我模仿给你看,如果不像,可以不收钱。 ”发帖人称,自己的生意挺红火。“模仿笔迹前我们都要问问是做什么用,如果是欠条,要确定标的额,根据标的额收费,比如一张2万元的条,单纯模仿名字,2000元起价。 ”

    实验 肉眼果然难分真假

    记者提出想试验一下,发帖人说可以。 “我现在南京,你可以直接给我,也可以快递,或者把你要模仿的东西发个邮件。 ”发帖人说,“如果发邮件的话,一定要用扫描,这样清楚,便于模仿。 ”记者在经过当事人同意后,写了“邹晓峰”这个名字,一共写了两组,一组大的一组小的,还在末尾故意点了一个点。然后根据发帖人留下的邮箱发送了过去。不到一个小时,收到回复,点开以后发帖人共写了四个名字,和原名字相比十分相似,放大后一些笔画的拐角位置、横竖、勾等细节都和原名字很像,甚至记者故意点的“点”,也被模仿了出来。

    鉴定 显微镜下能辨真伪

    外形十分逼真的字体,真的难辨真假吗?昨天记者联系了笔迹鉴定机构——青岛正源司法鉴定所一探究竟。所长刘翠静称,只要是模仿的笔迹,都会露出蛛丝马迹。 “我们需要申请鉴定的人提供原件和被模仿后的字迹,先对原件进行分析,很多字体虽然模仿得很像,但其实都是形似神不似。一般鉴定会根据动力定型原则,看出字体的弧度、韵脚、笔顺等,这些都有各自的特色。 ”刘翠静说,“我们希望申请人能够提供更多的原件,通过鉴定原件,总结出一套特征,然后再对被模仿后的字迹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鉴定,总结出另一套特征,然后将两个特征进行对比。 ”

    有时,笔迹鉴定还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在显微镜下,笔迹的笔画特征、笔力轻重、节奏感等暴露无遗,甚至哪一笔先写的,哪一笔后写的,也能辨别清楚。 “很多人认为只是看看笔迹,整个鉴定的时间会很短,其实不然,最难的在于总结特征,需要经验和仪器的配合。 ”据了解,从接受委托到出具鉴定报告,整个程序大约需要30天,具体的收费价格根据标的额确定。

    案例 模仿领导签字报销

    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类似模仿笔迹的案件时有发生。“曾经我们办理过一个案件,一公司拿着一张20元左右的报销单要和公司领导的笔迹做鉴定。 ”刘翠静说,当时公司一员工拿着这张报销单到会计报销,上面有领导的签字。蹊跷的是,当时领导恰巧出差了,并不在单位。会计询问员工报销单的签字从何而来,员工称是经理以前签的,可按照公司的规定,领导不会提前签字。双方为此争执起来,公司提出要做笔迹鉴定,员工也不示弱,以为公司只是说说罢了,便同意了。 “公司一工作人员拿着这张报销单到我们鉴定所,经鉴定发现,果然是员工自己模仿伪造的。目前这名员工已被辞退。 ”

    趋势 合同欠条用伪笔迹

    刘翠静称,目前鉴定所每年涉及文件编造的鉴定约有400多起,其中和笔迹有关的就有200多起,涉及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有经济纠纷的,类似欠条、收条、合同等,还有房产纠纷的,比如伪造遗嘱签名、银行贷款、继承等问题。 ”

    前段时间,刘翠静曾处理过这样一份合同类的案子:“当时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作一段时间后被单位辞退,他便向单位索要工资、奖金等福利,按照规定没有签订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可单位并不认可。 ”刘翠静称,员工找劳动仲裁部门仲裁,这时单位竟拿出了劳动合同,上面还有该员工的名字。 “员工称名字不是他签的,后来案件到了法院,法院委托我们对笔迹进行了鉴定,证实笔迹是伪造的。 ”

    说法 金额较多涉嫌诈骗

    除了模仿签名外,在一些经济类的纠纷案件中,还有人保留“真名”,模仿文件内容。 “现在这类情况也有上升的苗头,当事人看到单据上自己的名字,坚称自己没有写过,这时一化验,发现名字的确出自他手,殊不知其实是单据内容被伪造了,这类情况就不能只鉴定签名,还要通过专业仪器鉴定单据原文。 ”

    记者从各个基层法院了解到,关于伪造笔迹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多。崂山法院工作人员称,在一些民事案件中,涉及继承、房产等内容,如果确定有文件涉嫌伪造签名,法院将不予认可,而如果在经济类案件中,涉及的金额较多,可能涉嫌诈骗。 “比如公司往来账目,付款单据等,超过一定的金额,并且对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将构成诈骗罪,追究模仿者的刑事责任。 ”(记者 王婷)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