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与不拆中很纠结
金口古镇改造过程中的拆除与保留,曾让决策者煞费苦心。清乾隆年间是金口港的全盛期之一,“商贾云集、商船林立”,有着360家店铺,360家油坊,360眼水井,360艘舢板日夜不停地从大船上往岸边装卸货物。但是,现在的金口港已经不再承担贸易的职责,新规划着重于文化、旅游、休闲,而原有的建筑因为老旧,已无法承载全新的使命。但也有人为大片被夷为平地的古村感到惋惜。对于如何“修旧如旧”,有关方面还在研究,以弥补老旧建筑拆除给古镇带来的伤害。
金口古镇
史载,渔民金姓父女最早在此泊舟避风,故称金家口,简称金口。明朝后期,金口只是一个小渔港,后逐渐停泊商船。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天后宫庙田碑记》所载,当时金口已成为商港。十九世纪中叶,金口的繁荣达到顶峰,成为附近数县的榨油工业中心和南北商货进出集散地。十九世纪末期,港口日渐淤浅,烟台、青岛先后开港,金口遂日形衰落。抗日战争后,港口已基本淤塞,工商业不断外迁,金口已凋敝不堪。(记者 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