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团队式服务”将社区职能落到实处

来源:青岛日报-- 2012-11-04 15:13:37 字号:TT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步融合、群众认可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器”就是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胶南按照“社区化管理、团队式服务”模式,以服务群众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互助服务,提高了群众的认可度。

    在胶南市泊里镇河东社区,社区居民只要携带身份证,就可以到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测血压、做心电图等免费查体。在泊里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镇卫生院抽调的大夫和护

士团队常年坐诊,为群众免费提供基本医疗、慢病随访等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像河东社区这样,胶南已建成包含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社区服务中心147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一般在500—3000平方米不等,都设便民服务站、社区组织办公室、计生服务室、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文体活动室及室外活动场所,配套相关服务器材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团队包括镇直部门干部、大学生村官、各村村干部和其他社会力量。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胶南整合镇机关干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干部、公安民警、农技人员、乡土人才、社区医生、农村教师、水电工、信贷员以及志愿者等力量,组建社区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互助服务、市场服务等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目前,该市已成立服务团队183个,团队成员2190名,其中,行政管理服务人员1314名、公益性服务人员328名、经营性服务人员438名、志愿者服务人员110名。目前,各社区均建立了包括社会矛盾隐患、计生管理、社会保障、重大事项等八大项内容的管理服务台帐,化解矛盾纠纷900多起,开展便民服务2.1万多人次。

    胶南还创新干部工作模式,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将1/3机关干部留在镇、街道,2/3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把政府公共服务“打包”送到农民身边。建立社区干部“双定双考”制度。选派部分镇机关干部到社区“专职”工作,同时安排在镇职能站所和特殊岗位上的干部到社区“兼职”工作,实行“一人双岗双责”和“一人兼多个社区的某项工作”,在社区定职责、定目标,进行工作目标考核和干部考察。由“群众到机关办事”转变为“干部送服务上门”,让群众感受到了“干部在群众身边、群众在干部心中”。通过创新管理,党委政府、各种组织、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保证了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利用社区这个平台,开展为民服务,使过去分散的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形成了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各种组织、全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与质量。让村民感受到社区建设的好处,享受到社区建设带来的便利。

    从今年开始,胶南市财政将每年安排1亿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对各镇、街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以奖代补。对新开工建设的集聚型社区和新型社区服务中心,由财政拨付启动资金,鼓励先行先试。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农村百姓正迈向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