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召成败还得看模式
有市民曾调侃“打了电话不一定能通,打通了不一定能约到车,约到车了不一定能按约定时间到,按约定时间到了不一定能找到乘客。”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部分开通电召服务的试点城市电召率也并不理想,昆山3.6次/每车每天,苏州2.2次/每车每天,上海接近1次/每车每天,广州0.6次/每车每天,北京0.4次/每车每天,远远低于国外至少3次/每车每天的水平。
四年前推出的出租车电召服务驾乘双方都不满意,出租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电召系统无法发挥作用,跟“私车私营”的运作模式和GPS系统推广不够有很大关系,青岛目前的出租车已经达到一万辆以上,具备GPS系统的车辆不足5000辆,这导致在叫车客户周围1公里范围内可以搜出四五辆可用出租车,但实际上这个范围内可能有10辆以上的出租车,这会使路过车辆比电话叫车还要快。早在2010年时,有政协委员曾提出提案,呼吁出租车普及GPS,鼓励公车公营,加大出租车电召对市民的推广力度。提案指出,在GPS推广的基础上,可建立奖惩制度,不光建立出租车的黑名单,还要对叫车人也建立黑名单或者诚信档案,电召服务的驾乘双方都要进行评比。
电召实施有难度 的哥盼能落到实处
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后出租汽车电召覆盖率达到100%,每天电话叫车量争取达到5000笔以上,电召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对于只有1万辆出租车的青岛来说,意味着0.5次/每车每天的电召业务。其实即便是2008年青岛出租车刚推出电召业务,电召中心每天的电话也只有500个左右,这只占到运输部要求的十分之一,叫车成功率60%和95%的满意率更是遥不可及。
“其实一些发达城市电话约车很普遍,发展得也很好。对于青岛来说,交通部要求的数字听上去不大,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估计会很难。”青岛市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担心地说,青岛的出租车行业有独特的属性,淡旺季非常明显,如果在淡季出租车肯定会抢着干约车的活,但是一到旺季很多司机可能就顾不上了。出租司机毕钦庶坦言,他希望电召服务重新启用,“因为像现在淡季,每天我们至少都有20%以上的路程是空跑,如果有电话叫车业务,即使空跑也不会担心拉不上客。”毕钦庶说,到了旺季很多驾驶员都会挑活干,他担心旺季时出租车不能及时响应电召,让电召再度成为空谈。(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