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顺情而至走到一起,没有考虑别人的眼光。如今组建了家庭,我们反而会考虑更多,比如双方父母,以后的子女,两人的事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为彼此调试自己,在中国就教德语,回奥地利就教汉语,不管在哪里,我们都会为未来努力。” ——李治
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清澈的眼眸,来自奥地利的留学生艾瑞莎曾是许多同学眼中的梦中情人。李治,青岛大学的一名研究生。通过网络相识,因为对汉语的热爱相熟,在北京见面后一见钟情,携手走过了两年的时光后,2011年8月两人在中国登记结婚,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对伴侣。从1988年青岛涉外婚姻仅20对至今,涉外婚姻情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洋媳妇被青岛小伙娶进了门,越来越多的洋小伙、洋美女盯上了中国的美女帅哥。
网络牵情跨越两大洲
德语专业的李治常常浏览一些国际社交网站作为辅助学习德语。当初选择德语作为专业,仅仅因为他对德国足球的热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到德国游历,亲身体验德国球赛。却未成想,学习德语会带给他一辈子的伴侣,为他促成一段良缘。
一次,李治像往常一样将自己完成的德语作业上传到网上后,一位奥地利的女孩子回复了他,之后女孩便时常帮李治批改作业,两人开始了网上的交流,这个女孩便是艾瑞莎。
艾瑞莎作为交换生来到中国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中文,而李治学习德语。所以课余时间,二人在网上互相补习,艾瑞莎帮李治批改德语作业,李治为艾瑞莎纠正中文错误。从未见过面的两人在网络上相处甚欢,但彼此只当对方是普通朋友,也从未想过会有见面的一天。
北京见面一见钟情
两人关系的转变从北京相见开始。2009年7月,拿到德国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李治去北京办理签证,临行前约定艾瑞莎在北外校园内见面。“第一次见面他还找不到地方,迷路了,当时觉得这个中国男孩有点迷糊。”艾瑞莎的中文说得很好,回忆起初次见面她的神情有些调皮。“我们就像普通朋友一样吃饭聊天,第二天我们还打算去看冰河世纪三,可惜票卖光了,那时麦当劳的儿童套餐送冰河世纪的玩偶,他知道我喜欢就买来送给我。当时才发现,原来这个中国男孩还是蛮细心的。”对于第一次见面,艾瑞莎回忆说。
相识很久的两人终于见到对方的庐山真面目,却感觉像是见到老朋友一般自然、愉悦。两天的相处让艾瑞莎了解到李治这个中国男孩的腼腆、细心、浪漫,同时也让艾瑞莎对李治的好感大增。而李治同样被奥地利女孩艾瑞莎的大方得体、美丽高贵所吸引,渐渐地两人发现,自己对对方的态度已经不同。但横亘在两人中间的是不得不思考的现实。原来,李治在北京的一周,正是艾瑞莎结束交换学习回国的前一周,而李治赴德学习的日子在两月之后。如果此时他们相爱就必须承受时间和距离带来的折磨。就在李治纠结犹豫时,艾瑞莎回国的日期到了。那晚,李治在艾瑞莎的宿舍帮她收拾行李,看着逐渐搬空的屋子李治的心好像也被掏空,爱意的话如果不说出口,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说给她听。他假意离去,心里是万般不舍;就在他转身的一刻,艾瑞莎拉住了他。“那时我就明白了,她对我的心意也是如此。既然这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在一起了。”
电话传情私定终身
李治和艾瑞莎的爱情缘起网络,两日定情。在确定关系之后的两个月,两人每天花在国际长途电话上的时间至少3个小时。“我在中国给她的网络电话充钱,然后就等她时间方便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因为时差的问题,我都是白天睡觉,等半夜她联系我,几乎晚晚都是四五点才能休息。”李治告诉记者,最初的两个月很折磨,但也正是这两月坚定了他要和艾瑞莎走下去的决心。异国恋情不会因距离而降温,反而让身处中国的李治越来越期待留学德国的生活。
不懂方言沟通困难
李治和艾瑞莎同在欧洲生活一年多,虽然身处不同城市,但二人的感情仍然炽烈。随着交往加深,李治开始拜访艾瑞莎的父母,困难因此接踵而来。
虽然是德语专业,但李治并不了解德国方言,而艾瑞莎的父母讲的就恰恰是德国方言。李治和自己父母的沟通困难让艾瑞莎心急如焚,但也清楚语言的障碍只能慢慢克服。性格略微内向的李治并不十分习惯欧洲的社交模式,一场耗时五六小时的晚宴常常让他觉得无趣。原本对李治这个中国小子并不放心的艾瑞莎父母,看到一起生活的两人每日生活得甜蜜又舒心,李治为人体贴又沉稳,便由不干涉转变为接受并支持两人的感情。
2011年3月,这对中奥恋人回到中国,在上海、无锡游玩、居住之后,在8月来到青岛生活。艾瑞莎签证到期的日子也是李治筹划求婚的日子,这是把这位美丽的奥地利女孩永远留在身边的方法,石老人的一片沙滩在一个满目璀璨的夜晚见证了那浪漫的时刻。
结婚成本仅几十元
“我那晚约她出来散步,她还很不乐意,觉得太晚了不想出门。可她不出门我的求婚计划就泡汤了,最后还是把她拉出门。走到石老人,我就把预先摆放好的烟火点燃,然后就和所有求婚的表现一样,单膝下跪拿出戒指。不算戒指的话成本还挺低的,也就几十块,我就娶到了她。”李治的求婚并不算多新奇多奢华,选在艾瑞莎最爱的海边却流露出他对女友浓浓的爱意。
谈起求婚,艾瑞莎狡黠地一笑:“其实也有预感,可能他会求婚吧,否则怎么会那么晚还让我出去嘛。至于被求婚的第一反应嘛,就是觉得戒指太大了。”艾瑞莎这个可爱、美丽的女孩,就这样被李治的戒指牢牢套住。
【讲述】
时间不长便爱上青岛
虽然艾瑞莎在青岛居住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对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艾瑞莎却是赞不绝口。“我的家乡是一个很美丽的奥地利小镇,但青岛给我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我喜欢这里的大海,也喜欢这里热情的市民。”艾瑞莎告诉记者,她的家乡是一个异常安静的小镇,而青岛却着实给她一种国际化大都市的感觉,有着许多好吃的美食还有许多可以逛街的地方,而在奥地利,人们除了在街边的商店坐坐或者是组织家庭聚会外,就没有其它的业余活动了。
“所以我现在真的很纠结,将来到底是回奥地利还是留在青岛。”艾瑞莎苦笑着说道,如果回到奥地利,可能孩子将来的各项社会福利都会好一些,但在青岛居住的这些日子里,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城市。
【统计】
韩美成“联姻大户”
记者从青岛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了解到,1988年青岛涉外婚姻仅20对,之后逐年增加,进入2000年后,每年岛城小伙、姑娘牵手外国心上人的数量达到了平均每年400人。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便是“牵手”的国家和地区。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相比,如今涉外婚姻已经遍布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欧美地区的联姻逐年攀升,除了日本和韩国外,近年来美国也成了联姻大户。以1999年、2005年、2008年为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7% 、10.6%和11.6%。根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涉外婚姻登记400余对,其中韩国占15.8%,而美国已经“抢”到了与日本相等的份额,为14.4%。在一家涉外事务服务公司网站上记者看到的一些寻找外籍结婚对象的人,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亚洲到欧美、从南美到非洲都可以接受。本版撰稿记者王晓先 实习生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