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经济新区——抢抓新机遇 增创新优势 实现新跨越
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推动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重要支撑和强力引擎。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管委自今年1月31日成立以来,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今年上半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48.6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9亿元,增长 25.4%;
突出规划引领,构筑蓝色跨越新格局
今年以来,西海岸经济新区邀请了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等领导专家亲临指导,高水平编制《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目前省政府已报送到国家发改委审批。另外,精心编制空间规划。立足统筹陆海发展,借鉴世界知名湾区城市发展经验,构筑“一核双港、九湾六区”空间格局。“一核”即330平方公里的新区中心区,规划建设新区行政、金融、商务、文化、科教中心;“双港”即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九湾”即新区282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的海西湾、唐岛湾、灵山湾等9个自然海湾;“六区”包括保税功能拓展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董家口经济区等六大经济功能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邀请新加坡著名规划专家刘太格,主持编制董家口港城概念规划;通过国际竞标选定曾设计过悉尼歌剧院、“鸟巢”、“水立方”等项目的英国奥雅纳公司,被誉为全球最绿色设计公司的美国帕金斯威尔公司等4家国际顶尖设计团队,编制新区中央商务区概念性规划;委托德国gmp建筑师设计事务所等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编制完成了中德生态园各项规划和指标体系,通过试点高效泛能网络,100%推行绿色建筑。
突出平台建设,增创蓝色经济新优势
开放是新区的最大优势,西海岸经济新区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园区,着力打造新的蓝色经济发展平台。其中,董家口经济区规划面积284平方公里,已入驻码头和临港产业项目39个;青岛港集团40万吨矿石码头竣工试运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码头;总投资106亿元的中石化LNG接收站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服务包括山东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中德生态园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是中德双方精心培育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青岛德国中心、德国郝斯特工业园等20个项目落户园区,正在创建“国际标准化合作示范园区”。
突出项目带动,打造蓝色产业新高地
港口裂变带动产业聚变,西海岸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家电、石化、汽车、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家电电子产业园、国家级船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海藻加工基地,2011年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今年以来,国内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新区交付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青岛光谷海洋科技城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聚集海洋科技企业约150家,新增就业约4万人,年产值约50亿元。凤凰岛国际旅游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布局四星级以上酒店39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6家,全部建成后客房超过1万间。上半年,新引进内资过亿元、外资过千万美元大项目38个;集聚市级蓝色产业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1100亿元,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突出改革创新,探索蓝色发展新机制。创新项目开发模式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事业发展,成立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30亿元的董家口新港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5亿元的中德生态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相关区域内的招商开发任务。发挥青岛港建港优势,重组青岛港投集团,负责72平方公里的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与运营。成立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的西海岸投资促进有限公司,搭建起专业化、公司化招商平台。创新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青岛保税港区二期2.02平方公里封关区域正式开关运营,实际运营面积达5.44平方公里,成为运营面积全国第三的保税港区。青岛、武汉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间在全国率先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
上一篇:开发区以人为本推进“三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