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寄宿生想妈妈躲被子哭 专家称易造成情感缺失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9-15 06:22:01 字号:TT

  “妈妈明天不来接我了,她说话不算数!”前天晚上,在青岛一所学校的宿舍楼里,7岁的郭翰文接完妈妈的电话后,不停地用手抹眼泪。郭翰文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像这样的学校在我市有多所,均为民办学校。为从小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狠爸狠妈”们不仅自己要遭受相思之苦,孩子也不得不早早离开父母的怀抱。

  现场

  自己洗脸刷牙很独立

  下午3时50分,是小学生放学的时间,在一所民

办小学里,绝大部分学生都坐着学校的班车回家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背着书包冲向校园里的另一栋楼。这些学生都是寄宿制学生,与其他同学每天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撒娇不同,他们每周才能回家一次。这所学校里一年级200多名小学生中有12人住校,郭翰文就是其中之一。

  前天晚上6时30分许,记者来到这里,住在宿舍楼3楼的一年级小学生们正在轮流洗澡,在生活老师的帮助下,两名孩子一起走进浴室,自己往身上抹肥皂、沐浴液,每个动作都很娴熟。“开学刚入住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什么都不会,现在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很多。”学校住宿部主任徐静梅说。

  晚上7时吃过睡前甜点后,孩子们开始洗漱准备上床睡觉了。记者看到,每个孩子都是自己拎着洗漱的小篮子,到水龙头前接水刷牙、洗脸,然后再将洗漱用品拿回宿舍,整个过程老师只是在一边看着,完全不用动手。“在家里的时候都是妈妈给我洗脸、刷牙,现在我长大了,自己能刷牙了。”6岁的许浩骄傲地说。

  妈妈爽约孩子大哭一场

  晚上7时30分左右,孩子们洗漱完准备上床了,宿舍走廊的电话响了,是郭翰文妈妈打来的。听到老师喊自己的名字,郭翰文高兴地从自己的宿舍跑出来,每天这个时间妈妈都会准时打来电话。

  不过记者在一旁看到,跟妈妈通电话的郭翰文刚开始的时候很高兴,说到最后就开始抹眼泪了。电话持续了不到3分钟就结束了,扣上电话,郭翰文也从哽咽变成了嚎啕大哭。“宝贝怎么了,好端端地怎么哭了呢?”生活老师辛老师将郭翰文揽到自己怀里安慰。原来,郭翰文父母都在山西,妈妈每周末都会从山西飞到青岛来看他,周一将他送到学校之后再飞回山西,电话中妈妈告诉他这个周末爸爸妈妈都有事走不开,只能让他们的朋友将他接回家了。“我想妈妈了。”郭翰文哽咽着告诉记者。

  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情绪,辛老师将郭翰文带到宿舍里。“现在孩子们基本适应了,刚来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哭着找妈妈,这一个楼层的孩子都会跟着哭。”徐静梅说,一年级小学生住宿最怕情绪传染。

  前天晚上8时30分左右,孩子们都上床睡觉了,记者离开了。昨天下午,徐静梅告诉记者,记者走后郭翰文又大哭了一场,“他自己把头蒙在被子里哭了20多分钟。”徐静梅说,可能他太想妈妈了,毕竟盼了一个周,结果被告知妈妈不来了,孩子年龄太小情绪上接受不了。

  家长

  “狠爸狠妈”其实也无奈

  “我们也没有办法,希望他能尽快独立起来。”郭翰文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在山西经商,之所以把孩子千里迢迢送到青岛上学,是考虑到山东的教学质量比较好,希望他从小就能接受好的教育。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儿子已经在青岛上了一年幼儿园,当时妈妈、姥姥和姨妈都在青岛陪着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听说学校可以寄宿,他自己主动提出要住在学校里。“当时我们跟他说好了,每周五我坐飞机到青岛接他,周一再飞回来。”王女士说,每周往返机票钱需要1500元,但为了孩子,她不心疼钱,但这周末确实有事没法到青岛了。“我听着孩子声音像要哭的感觉,赶紧把电话挂了。”王女士说,不光孩子想妈妈,她也想孩子,“我只能鼓励他,说他长大了,是男子汉了,可以独立生活了。”记者明显感觉到电话那头郭翰文妈妈的抽泣声。

  陈诗慧、陈珂璠和陈珂璟住在一间宿舍里,陈诗慧读3年级,学校安排3人住在一起的原因是,陈珂璠和陈珂璟是一对双胞胎,而陈诗慧是两人的姐姐。睡觉前,陈诗慧会给两个妹妹铺好床,躺在床上给妹妹讲故事。三人的父母都在意大利,奶奶在青岛照顾姐妹三人,“她们三个人都在意大利出生,但都是我给看大的。”三姐妹的奶奶告诉记者,陈诗慧在意大利上了两年小学,但根本听不懂,也不愿意跟别人玩,父母没办法只好把她送回青岛上学。三姐妹的奶奶说,每周末三人都会跟父母在网上视频,平时基本上不找爸爸妈妈。

  据介绍,目前岛城接收寄宿生的小学均为民办学校,每年学费在1万元至1.5万元,住宿费也大都在1万元左右,因此小学6年读完,仅学费和住宿费就要花15万元左右。

  老师

  孩子想妈妈我们很心疼

  “想爸爸妈妈吗?”记者在现场问,得到的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当记者问孩子们是否愿意住校时,答案不再统一,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记者了解到,让孩子寄宿大都是父母的意愿,“我们这里一年级就寄宿的学生主要有三种,一是家离学校比较远,比如城阳、即墨甚至是外省的;二是父母工作比较忙,整天到处飞,家里也没有老人照顾孩子;三是单亲家庭。”一所学校住宿部的老师告诉记者。

  “有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孩子们不想父母,每到睡觉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念叨爸爸妈妈了。”一所学校的生活老师告诉记者,每周五下午家长来接孩子,每到周四晚上会组织孩子统一整理生活包准备回家,“这时候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张老师今年50多岁,在一所小学住宿部工作多年,“孩子们想爸爸妈妈的样子确实挺可怜的。”张老师说,平时见不到父母,他们更渴望父母的关怀,“有一名小姑娘跟我说,张老师我能叫你妈妈吗?我说当然能啊,她扑到我怀里连叫了三四声妈妈。”张老师说,当时她的眼泪就流下来了,“那个孩子满足的表情好像说能叫声妈妈就很过瘾了。”张老师说,有时孩子不经意的话却能流露出真实的感情,“一次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其他小朋友放学之后可以回家找妈妈,我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记者从几所小学寄宿制学校了解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寄宿的学生数量越少,“孩子大了有心眼了,能跟父母讲条件了,住着住着就跑回家了。”

  专家观点

  孩子10岁前最好不寄宿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不提倡孩子过早地上寄宿制学校。”青岛市妇儿医院心理科匡桂芳主任说,孩子跟父母相处时间太少的话,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匡桂芳认为,孩子在父母身边不仅能得到情感上的关爱,也能从父母那里体验到家庭生活的角色扮演和分工,但如果没有经历这个过程,长大后孩子对家庭、对父母角色都不会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另外,长期远离父母会导致孩子情感比较淡漠,性格敏感、多疑,和别人都不会太亲近,遇到压力和挫折时,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不稳定。

  匡桂芳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孩子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父母出于对孩子培养的考虑,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她送进了寄宿制学校,希望老师能更好地辅导她。但在女孩9岁的时候,性格开始叛逆,不听老师的管教,跟同学也不合群,父母把孩子接回家之后,发现孩子已经不习惯跟父母待在一起,妈妈想搂着她睡觉,但她不愿意,也不会跟父母撒娇。

  匡桂芳表示,孩子成长阶段,特别是年龄小的时候,跟父母在一起会让他们有安全感,父母的关爱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到寄宿制学校,最好在10岁之前不要让孩子寄宿。(记者 臧旭平摄影 王建亮)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