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万条避暑大菱鲆鱼长成 青岛海参南方过冬(图)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2-09-14 14:52:43 字号:TT

海珍品“候鸟式”养殖拉长产业链

海珍品“候鸟式”养殖拉长产业链

海珍品“候鸟式”养殖拉长产业链

海珍品“候鸟式”养殖拉长产业链

    近日,记者从青岛开发区顾家岛养殖基地了解到,今年6月从福建来此“避暑”的上万条大菱鲆鱼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喂养,已全部达到商品鱼的规格。

    顾家岛养殖基地养殖户老顾告诉记者,每年5~6月份都会有不少南方鱼“千里迢迢”来青避暑,青岛也有部分养殖户在10月份将海参、鲍鱼及其他部分鱼类运往南方水温适宜的地区“过冬”

,等到第二年3~4月份天气转暖时再运回北方或就地销售。

    近十种海鱼年年来青避暑

    提起海鱼养殖,有20多年养殖经验的老顾感慨万分。他告诉记者,海鱼养殖过程中,水温是否适宜是一个关键因素。“比如大菱鲆鱼,这种鱼对水温、水质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在10℃以上就能快速生长,但超过22℃就极易生病、死亡。”

    大菱鲆鱼原产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被引进到国内。一开始是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山东地区集中养殖。后来,一些南方养殖户看到了它的经济价值,就将其引入福建、广州等地,但后来发现大菱鲆鱼并不能适应南方地区夏季较高的海水温度,因此每年5~6月份都会送往北方水温较适宜的地区继续养殖。

    老顾介绍说,除了大菱鲆鱼之外,其他很多鱼类都会选择夏季到北方避暑,比如南方养殖的美国红鱼、加吉鱼、真鲷鱼、鲳鱼、黑石斑鱼、青石斑鱼等近十种鱼类。这些“迁徙”的海鱼主要集中在青岛,烟台、威海等地也有一小部分。到了冬天,青岛这边也会有不少海珍品被送往南方越冬。

    鼠尾藻养殖有新突破

    鼠尾藻海上保苗现场。

    近日,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与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青岛海域完善并熟化了鼠尾藻海上保苗技术,解决了以往鼠尾藻养殖掉苗、杂藻附着等问题,能够有效避免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养殖户提供人工苗种的同时保证了鼠尾藻的规模化养殖。此次合作解决了以往技术无法产业化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成果转化的完整性,是“鼠尾藻大规格苗种提前育成技术”2010年通过鉴定以来,在产业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鼠尾藻海上保苗技术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在青岛崂山区南姜海域进行试验,近日,全国多个科研院所专家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结果表明,从今年6月底开始海上保苗,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管理,幼苗色泽浓褐、植株健壮,每个苗帘幼苗数量为2.65万株,400帘共计培育鼠尾藻幼苗1058万株,大规格鼠尾藻海上幼苗总数达1000万株以上,这对于今后在沿海区域大规模推广鼠尾藻养殖将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本报记者 李倚慰来青“避暑”的大菱鲆鱼到了“新家”。

    青岛海珍品南方“过冬”

    “每年冬天,不少养殖户都会把鲍鱼、海参送到南方,一些有条件的养殖户会在10月份天刚刚转冷的时候就运过去。”老顾说,海参的耐寒度还稍微好一些,就算短时间处于0℃的海水中也不会死亡,但是鲍鱼绝不能在低于4℃的水中,而且,较低温度的海水也会让这些海珍品进入“冬眠期”,不会继续生长。

    在胶南、即墨等地的海参、鲍鱼集中养殖地基,一些养殖户会采用打地下井、覆盖大棚等方式帮助这些海珍品“过冬”,但大多数养殖户还是倾向于将这些海珍品运往南方。老顾告诉记者,一般到4月份这些冬天运过去的海参、鲍鱼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了。这时候不少养殖户会选择直接在当地将它们加工成半成品再运回北方。

    “候鸟式”养殖拉长产业链

    由于南北方海珍品价格的差异,许多来青避暑的鱼类在“长大”后会选择就地销售。以美国红鱼为例,在南方只能卖30元/公斤,而在北方市场能卖到50元/公斤,利润颇大。因此,将这些鱼类运往青岛避暑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青岛和福建、广州等南方养殖海区已经形成了交换养殖的模式,不仅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鱼类的健康快速生长,还有效地拉长了海产品养殖产业链,为两地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记者 邹阳)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