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港120周年 探寻青岛港核心能量
青岛新闻网
 

白天坚持码头的装卸工作,晚上走遍公司的边边角角,提出改造方案,前港分公司经理张再春多年形成了“白加黑”工作制

原本矿石粉尘铺天盖地的老矿石码头,被张再春改造成了“露天艺术馆”。

 

    【青岛港话语:“我们无法延长时间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宽时间的宽度。”(张再春)】

    所以在青岛港,加班最多、劳动强度最大、最辛苦的不是工人,反而是从集团总裁到中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班子。   

在青岛港,一线职工的排班时间是固定的,劳动强度并不算大,但是中层干部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许多情况下,他们是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自己给自己找活干。

比如说,前港公司有许多农民工,他们的工作怎样,这是公司经理张再春的工作;农民工还有自己的孩子,他们在青岛上学不容易,按说,这就不是张再春的工作了。

但是青岛港人不会这么看问题。农民工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上学,张再春找地方,找学校,拉关系,搞共建,硬是让农民工的孩子,没有一个失学。

张再春休息很少,工作很忙,但他说,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身体累点,心情不累。因为这个心情不累,这位50多岁的汉子,风风火火,健步如飞,虽然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点击进入  张再春:每天睡4小时的“码头夜游神”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11 下一页

页面功能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