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学校要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禁止学校举办重点班,择校生要先经过公证,有条件学校采用电脑摇号招收择校学生,禁止收取任何名目的择校费……在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治理择校乱收费的文件后,8月9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结合青岛实际,出台了青岛版的八条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治理措施。
严格落实免试划片入学
这份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文件由市教育局、发改委、审计局、物价局
按照规定,各区(市)要根据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规划布局现状和变化状况,科学合理划分并及时调整公办学校招生范围,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和调整情况要定期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合理做好学校布点和扩容,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实现全覆盖。到2015年,全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部达到规定的班额标准,60%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达到40人。
根据计划,青岛将以推进城乡间、区(市)间均衡为重点,以标准化、现代化学校建设为抓手,2012年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建立健全各区(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吸引优秀校长和教师到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基本实现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到2015年,85%的普通中小学达到现代化学校的标准,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确有空余学位可摇号招生
青岛将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得在适龄儿童少年进入小学和初中时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查。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在确定的招生服务范围内进行招生。禁止学校举办重点班,未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举办实验班。
市教育局会完善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不包括择校学生)的60%平均分配到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的制度。同时,各学校还要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跨区域招生数额,对于学校在服务区域内招生任务完成后确有空余学位的,可用于招收服务区域外的学生。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规范学校招收服务区域以外学生的办法,严格招生程序,向社会公布具有空余学位学校的名单和空余学位的数量,接受有择校需求的学生报名。
如果学校报名人数多于空余学位时,要在公证机关的公证下通过随机的方式确定择校学生,做到公开透明。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采用电脑摇号等方式招收择校学生。禁止学校擅自招收服务范围以外的学生,禁止学校超规模、超班额招生。
严禁借补课办班乱收费
各区(市)要按照规定进一步清理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并向社会公示。还要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的工作成果,严禁公办学校以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举办民办校中校等方式实行违规招生和收费。凡未取得民办学校资格的学校一律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招生和收费政策。
严格禁止以补课办班名义收费,严格禁止以考试、参赛和招生名义进行收费。学校招生各个工作环节,不得收取学生任何费用,坚决取消与入学挂钩的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行为。
从2012年秋季开始,青岛将进一步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费和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作业本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零收费。目前青岛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全覆盖的免费义务教育。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免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住宿费等各项减免费政策。
严查向跨区学生收赞助费
各学校收取捐赠款也必须进行公示,各区(市)、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财政部新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范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行为,收取捐赠款时必须进行公示,依法为其出具凭证,并及时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部门还明确要求,各类学校都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跨区域入学的学生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费用。若违规收取与入学升学挂钩的各种费用,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清退,无法清退的要收缴国库,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各区(市)都要成立由教育、发改委、审计、物价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和收费行为的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学校设置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审计部门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设立“小金库”行为。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收费及代收费许可项目的审核,禁止收取任何名目的择校费,严肃查处各种违规收费行为。
对群众反映强烈,存在问题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的同时,还要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家长说择校
不仅拼钱还得拼关系
择校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动辄上万元的择校费,让很多家长倍感压力,青岛择校早已由“初升高”逼进到“幼升小”,从上小学开始,家长们就陷入是否要交择校费的徘徊之中。
多数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取消择校费持肯定态度。家长张磊认为,择校费存在潜在剥夺了部分人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择校费现在越来越高,我打听一些好学校择校费都至少五六万元,这实际上是把国家减免的学杂费又变相收回去,损害了其他普通家庭的利益。”
李女士的孩子开学就要上小学了,她嫌家门口的学校不是名牌学校,非要托关系上另一所小学,“我一直都很关心择校费政策,但说实话,我觉得择校费一下子就取消不现实,最起码不大涨就不错了。现在择校不仅是拼钱还得拼关系,没有人脉,有钱也不一定能当上择校生。”
李女士透露,现在一些小学收择校费都是巧立名目,她报的这所小学去年择校费就达到1.8万元,她担心今年择校费会再涨。
专家说择校
病根还在教育不均衡
上世纪90年代初,择校费就已经出现,但始终未能得到教育部门的承认,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被列为乱收费,后来高中择校费逐渐放开,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一直都被明令禁止,但始终收效甚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从200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就是违规收费,但国家各级部门三令五申,择校费问题却长期顽固存在,病根就在于学校间办学质量差异,导致家长们不得不择校,教育不均衡直接造成了择校热。
“很多地方都在维系着对优质学校的高投入和对薄弱学校的低投入,治理择校费就必须对不保障教育投入、不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行为严厉问责。”熊丙奇建议,治理择校费必须改革学校管理制度,目前家长及学生往往缺乏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这是各种乱收费畅通无阻的基础,应当给予受教育者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的权利,建立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
记者调查
择校上高中,最高一万八
教育部已定下3年大限,择校费背后是教育投入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治理择校费政策出炉以后,人们不禁要问:作为择校费另一重灾区的高中,什么时候才能够取消择校生?记者采访获悉,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从2012年开始,将在3年内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青岛今年高中择校生比例已经比往年下降10% ,但也有8000人左右,择校费顽疾由来已久也凸显了教育投入不足。
今年招8000择校生
择校费问题不仅存在于初中和小学,在高中阶段也由来已久。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青岛普通高中招生为39600人,按照市教育局要求的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计划数20%计算,青岛今年高中择校生至少在8000人左右,而去年全市普通高中可以招收12690名择校生,少了4000多人。
青岛一中副校长邢桂范表示,今年青岛教育部门实际上在治理高中择校费上已经进行了很大努力,“今年青岛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从以往的30%下降到20%,择校生比例下降意味着拿钱换分数的考生少了,优质高中空出更多的学位,考生靠分数高低竞争升学机会也就相应增加了。”邢桂范介绍说,青岛普通高中在完成计划内招生的前提下,允许继续招收少量择校生,而且要严格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择校费最高1.8万
据悉,青岛择校生缴费是按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择校生录取分数是在该校计划内录取分数线下30分以内,青岛高中三年择校费也根据分数不同划分为三个档次,1分到10分10000元,11分到20分15000元,21分到30分18000元。
青岛一所优质高中校长向记者表示,这些择校费的确数额庞大,但这笔巨款并不是交到学校,而是收支两条线,整个过程学校并不“经手”,一分钱也留不下,所以多数高中对于减少甚至取消择校生是持支持态度。
“明明分数达不到还能够花钱上学,对于其他靠着自己分数上学的学生们,是不符合教育公平要求的。当然,也不能说择校生就没有教育潜力,今年我们学校好几个考进名校的学生都是当年分数不够的择校生,关键要看后期努力,但择校生过多肯定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这位校长认为,青岛普高和职高比例是1:1,上普高本身就不容易,上优质高中就更难,因此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需求只会越来越紧张,择校生问题才会越来越引起关注,因此教育界主流声音是未来择校生比例会不断下降直至成为历史。
取消前提是加大投入
探求择校费产生历史,不难发现,择校费实际上是在各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大环境下,教育部才允许各地招收一定比例择校生,用于补充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小学和初中等义务教育学段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师资等都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此相比,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学段,硬件、师资、教师工资等投入力度不足,高中择校生所交的择校费,只允许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使用,“一旦取消择校费,而政府不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学校办学可能会步入困境。”
上一篇:青岛平均每天5人因心肌梗塞猝死
下一篇:青岛存款利率大战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