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兵扎根孤岛16年
雷达兵扎根孤岛16年
一个士兵,在面积仅有0.2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驻守了16年。他叫潘文永,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雷达站雷达操纵班班长,三级军士长,岛上官兵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潘”。
人称“老潘”,一方面因为他是全站最“老”的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各方面技术水平首屈一指。16年前,老潘从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老家参军入伍来到朝连岛,岛上印满了老潘从20岁到36岁
中俄军演
报上20多批优质情报
1996年,老潘带着对军营的憧憬报名参了军,老潘说:“我是村里第一个当上海军的,穿上令人羡慕的海军蓝,我尤为光荣,备感自豪。”
入伍后,在新兵连学专业时,由于文化底子薄,老潘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合格的雷达兵,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看书学习,遇到不懂的就虚心向教员和战友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刻苦努力,在专业学习结束时,他被评为“优秀学员”。分到连队后,他也一直坚持学习,1999年参加了司炉培训、2000年自学了函授课程并取得中专文凭,2010年还自学了电工电子专业函授取得大专文凭。
朝连岛站地理位置特殊,雷达对低空海面目标掌握较好,在演习任务中作用重要,作为连队一名参加过多次演习的老操纵员,老潘一直担任演习中主报。今年中俄海上联合演习中,他带领操纵员一起研究分析,并协助连队制订了情报保障方案,演习当天20多批空中目标同时出来,雷达又遭受气象干扰又较大,发现情况较难,班里年轻同志没有经验不敢接批,他一直坚持从中午12点多报到下午4点,情况多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演习结束后,20多批情报被评为优质情报。
技术过硬
多次被评为“红星兵器”
“有他在,我们睡觉都安稳。”朝连岛雷达站站长程志勇说。去年冬天的一天晚上,雷达突然发生故障,潘文永冒着大雪到阵地上检修,排除故障后,他找资料,查线路图,非要找出故障根源。有一次,技师有事急需下岛办理,上级决定由他来临时负责装备保障工作,技师下岛后第六天,由于岛上一直大雾,雷达受潮严重,下午开机值班时连里通知老潘雷达发生了故障,他急忙奔向阵地,打开机器检查时,发现发射机里多个部件发生了严重的打火爆裂,他一边向技师和上级上报说明情况,一边紧张地进行抢修,对整流分机断路器、发射机部分、逆变分机等故障点逐一进行排查,经过8个多小时的连续抢修后,雷达终于又正常开机。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钻劲,16年来,他所保障的雷达装备多次被上级机关评为 “红星兵器”,每年排除大小故障数十次。由老潘带教出来的“小技师”,许多都离开了海岛到陆地雷达站任职,并能在岗位上独当一面。
凭目标方位能判定航线
老潘当兵以来经历了三代雷达的更替,但他一直都是“一号战勤班”班长。在一个担负战备值班的连队,连续13年的“一号战勤班”班长可不是浪得虚名:雷达屏幕上的目标点,凭出现方位和几点航迹他就能精确地判定航线,更不用说经常“光顾”的外军海面侦察机,对于它们的飞行参数、路线和活动规律,老潘早已熟记于心。一次演习,雷达某器件突发故障,情报不能顺利传到指挥所,而此时“敌机”已经在雷达显示屏上出现,情况万分危急,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潘站了出来,凭着过硬的技术,通过目测、口报的原始方式,保障了几十批目标的及时上报,直到“我机”顺利完成任务。演习结束后,他人工录取的情报还被上级指挥所评为优质情报。
样样拿手
烧锅炉一样是行家
从1999年起,老潘就开始担任班长职务,13年的班长经历让他养成了两个习惯:一是每天夜间在全班走走看看,夏天检查通风,冬天督促供暖,掖蚊帐,掖被角,从生活上细致地关心战士;二是学会了“察颜观色”,哪个战士这些天眉头紧锁了,哪个战士闷闷不乐了,他都能及时发现并了解情况。
在连队,老潘还有个称呼—— “老大哥”。这并不完全因为他的岁数大、兵龄长,更主要的是他为人做事有一个老大哥样,处处把连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岛上的冬季与陆地相比更为寒冷,年供暖时间也比较长,作为站里烧锅炉的司炉工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一年,烧锅炉的老兵眼看要退伍了,站领导正发愁无人接替,老潘主动要求干司炉工。让这个优秀班长来烧锅炉,党支部觉得有点委屈他。而他却说:“当锅炉工关系着全站官兵的冷暖,这对我来说是‘重用’而不是委屈。”就这样,老潘当锅炉工一直到今天。
老潘16年来一直把朝连岛当做自己的家。岛上环境艰苦,常年风大雾浓,属于总部规定的一类“四无”岛屿,即无土地、无淡水、无居民、无固定航班,生活物资运输全靠岛下补给,遇有大风大浪的时候甚至一个月没有补给。然而自然环境的困难并没有打倒官兵们,老潘和全连官兵一起种下了黄花菜、移来了野百合、垒起了护土坡、发展生产,种上了蔬菜、养起了山羊,岛上也越来越有家的样子。
雷达兵扎根孤岛16年
主动申请调回孤岛小岛已经融入生命
16年的坚守,有幸福,也有辛酸。父母年事已高,而且都患病,是他最大的牵挂。但每次回家,他又挂念着连队的雷达兵器状况,常常放心不下,提前赶回连队。这些年,老潘觉得最亏欠的人就是妻子和儿子,2005年结婚以来,由于连队人少工作忙,加上上岛不方便,妻子才来过青岛两回。妻子第一回来看老潘时,兴冲冲从广西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青岛,却因为风大浪高,十几天没有船上岛,无法相见,又在代办(朝连岛临时休整点)等了近半个月,“下次再也不来你这个鬼地方了”,听着妻子哽咽的埋怨,老潘的心难以平静。有一次回家探亲,老潘边切菜边对妻子说:“当兵奉献,和战友们相处也就只有几年的时间,对连队工作和战友的关心少了,是无法补偿的啊!但是我给你和孩子的关心,以后还有机会补偿……”
16年来,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老潘却纹丝不动,默默耕耘。2009年,上级领导顾及老潘在岛上10多年了,于是想安排老潘到岛下连队工作。谁知,在陆地待了2个月后,老潘又主动申请调回到了朝连岛,在他看来,小岛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即便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爱这为之已付出16年青春年华的朝连岛,我离不开朝夕相伴的朝连岛兄弟们。”(记者 刘延青 通讯员 王晶 王庆厚 张俊)
人物简介
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雷达站雷达操纵班班长潘文永,入伍16年来,先后4次被评为 “优秀士兵”,5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1次,2004年12月获得由总政颁发的 “高山海岛”荣誉证书,2007年7月获得舰队“优秀士官人才奖”。
上一篇:海蜇大卸八块卖出不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