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殖民者栽的最多的树
说起悬铃木,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是什么树,而说起法国梧桐,青岛市民就再熟悉不过了。青岛市古树名木中有25株悬铃木,全部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其中一球悬铃木共21株,二球悬铃木共4株,这些“祖母级”悬铃木多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院内。
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东大门进入,两边行道树长出了新芽,行道树多是法国梧桐和刺槐,都比较高大粗壮。
往前走去,位于教学楼旁边的树木显得越发高大,在图书馆旁边的一棵英国梧桐上,记者看到树上贴着一个牌子,牌子上标注为“英桐”,属于悬铃木科,树龄为106年,最后标注着市南区人民政府,二〇〇四年九月制。
这棵英桐高有20多米,胸围有3米多,需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在学校的学苑中路,道路两边的行道树都是“美桐”或者是“英桐”,“这些梧桐树都有100多年了,夏天的时候乘凉可舒服了。”正在打扫卫生的学校工作人员说。
无论是英桐还是美桐,其实都是悬铃木。据介绍,悬铃木原产于欧洲和美洲,19世纪末引入青岛,因其喜光、温暖湿润和耐寒等特性,所以在青岛地区繁殖极快。悬铃木在青岛有三种,即三球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俗称“英国梧桐”),一球悬铃木(俗称“美国梧桐”)。由于在青岛栽培很广,青岛市区多数行道树都是悬铃木,所以一般人不细分树种,习惯统称为“法国梧桐”。
目前青岛市共有25株悬铃木属于古树名木行列,其中一球悬铃木为21株,二球悬铃木为4株,这25株年龄都在百年以上的悬铃木有19株都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院内。
问及这些悬铃木是由谁种植的时,很多老人也并不是很知情,多数表示是德国人留下的树木。青岛道路两边的行道树,多数都是悬铃木,悬铃木在青岛长势也都比较好。德国侵占青岛之前,青岛也并没有这么多悬铃木,而德占后,在城市规划中,当时的市政部门引进成千上万种树种试种,最后选了宜于青岛栽种的树木65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悬铃木。
随后,青岛市道路两旁便大面积种植悬铃木、刺槐等,形成了一条条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如大学路和以前的中山路等。
据介绍,中国海洋大学校园19世纪晚期“山东巨野教案”前为清政府驻青岛兵营及教兵场,德国侵占青岛后建成俾斯麦兵营,在周围种了大批悬铃木、刺槐、榉树等,作为士兵休息及壕沟隐蔽之用。而随后,留存下来的悬铃木也成了现在的古树。
另外,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院内,也有一些百年的榉树和刺槐等。著名的生物学家,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的童第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他任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他对校园里这片悬铃木就有很深的感情,曾表示,悬铃木是“世界行道树之王”。
以前,很多哲学课、文化课,老师会选择在这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树底下授课,像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华岗校长,每周六下午,会在这片行道树下讲授《辩证唯物论》大课,会引无数学生前来听课。而洪深、老舍等十余位作家,也是在这片阴凉下,在《青岛民报》办《避暑录话》副刊。(记者 昌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