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大姐服务社的月嫂培训班刚结束,培训老师注意到,24人的班里,有人放弃了拿证考试,拒绝服务社登记帮找工作。原来,班里有7个人是打算学来“自用”——参加培训是为了照看自己的第三代。在培训班里,姥姥、奶奶们亲自上阵,听课记不下来就用录音笔偷着录,还有人课间拿着《新华字典》补充笔记上忘掉的字。爱心大姐职业培训学校周瑞兰老师说,这些“花镜族”学得最刻苦。
故事 :
争看
孩子亲家一起学
市民王磊的孩子10月份将出生。王磊家在青岛,父母为照看孩子做了不少准备,早晚出去锻炼身体,还买了育儿书、儿童食谱来研究。王磊妻子家在城阳,准外婆早早腾出房间,张罗着孩子一出生就接到城阳去。两个亲家为看孩子暗地较劲儿。王磊和妻子决定让两边老人一家看半个月。他还让老人结伴去上课,接受统一指导,到时候“上岗”好统一标准。
“不学学还真不行。我当年生孩子的时候,使劲给孩子套衣服,就怕冻着他,现在老师说,孩子要比大人穿的少一件。老师还说孩子一出生就给他看挂图,我们年轻时以为早看东西会累坏眼睛。 ”说起月嫂课上学来的新知识,准奶奶孙琴有许多话。她说亲家母的旧观念比她还多,都叫老师给扭转过来了。一块儿学了两个星期,两个亲家变成好“同学”。
故事 :
去国外带孩子先练“功”
姜女士的儿子已经移民加拿大,前年娶了媳妇。 “媳妇是香港人,在家里排老小,亲家都八十多了,不可能让他们看孩子。 ”姜女士说,她愿意去帮帮儿子、儿媳,“要是我去帮忙,儿媳就能安心上班了。 ”为了让刚刚在国外立足的儿子儿媳专心事业,姜女士一口气学完了月嫂和育婴师两门课。姜女士说,原本儿媳妇该在去年就有孩子的,不小心流产了,她一身武艺没处用,就给邻居帮忙带孩子,一边赚钱,一边提前进入角色。今年,儿媳妇再传喜讯,6月签证一下来,姜女士就开始收拾东西,熬汤用的砂锅、发馒头用的笼屉她都准备了。“看孩子还得看咱 ‘中国功夫’,我签证有效期半年,半年肯定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 ”
故事 :
为带第三代重新“听课”
郭女士是爱心大姐月嫂班的毕业学员,虽然三十多年前自己带大了孩子,但现在让她带第三代,她直说心里没底。 “怀孕三个月去产检的时候,医院推荐孩子妈妈上‘好妈妈学校’,我觉得我有必要去参加‘好姥姥学校’。 ”她说当年工作忙,孩子基本是“原生态”自己长大的,怎么洗澡,吃什么东西已经忘记了。郭女士跟着女儿去蹭过“好妈妈学校”的课程,学校里多是讲怎么教育孩子,怎么适应新角色的,郭女士觉得实战性不强,教育的事情留给孩子妈妈,她选择去学月嫂。
周瑞兰老师说,班里学了“自用”的“月姥姥”、“月奶奶”大部分是抱着和郭女士一样的心态。
老人带孩子该不该上“科班”
“你家老人会到培训机构学习怎么科学看孩子吗? ”昨天听到记者的问题后,不同市民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市民孙先生当爸爸没几天,他把老人从老家接到青岛帮忙看孩子。孙先生说,老人看孩子有经验,不用去培训机构学习也能带好孩子。
张女士的孩子今年两岁多,她说:“遇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时,我婆婆都会先问我该怎么做,如果我也不知道,婆婆才会按照她的办法处理。 ”
程女士的母亲也在家中帮忙看孩子,她也认为自己一些传统带孩子的办法应该变一变了。 “我妈平时都带孩子到亲子园,每次去就跟老师请教一些如何教孩子的事情,比如教孩子唱歌、跳舞、自我介绍、相互拥抱等,回家后我妈就把学来的一点点再让孩子‘消化’一遍。 ”
河南月嫂青岛镀金
“青岛月嫂培训很出名,在我们老家,能请到青岛培训出来的月嫂,雇主得出高价。 ”河南商丘来的学员孙萍说,她已经在当地的家政服务公司挂名了,来青岛“深造”后,回去月工资能涨五百多元。在近期爱心大姐的月嫂培训班里,外地来的学员占了8%,他们有的来镀金,有的是冲着青岛住家月嫂岗位来的。
记者从爱心大姐服务社了解到,按照青岛爱心大姐服务社公布的市场参考价,金牌月嫂的价格为每月3600元,每天工作9小时。为了能雇佣一个经验丰富的月嫂,很多家庭不惜重金,价格往往水涨船高。(记者 赵黎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