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胶州市获悉,近日该市将发布一项《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将设立1亿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定向招商、“两化”融合等方面,促进该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规划,该市到2016年着力打造1个千亿级产业链、重点培育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配套措施。“1+7”集群化发展,将带动胶州市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高起点的产能扩张与再
造
胶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肖方俊告诉记者,目前,胶州共有规模以上企业 806家,从数量上占五市首位;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450家;呈现出门类齐全的特点;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少,仅从品牌总数一项看,即墨市的数量是胶州市的两倍。
针对胶州市企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品牌不多、竞争力不强的发展现状,胶州市在6月4日发出了《关于着力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链、重点培育七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意见》。
该《意见》指出,胶州市将加强规划引导,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向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1个千亿级高科技机电产业链,重点培育家电产业、冷链产业、风电产业、数字化装备产业、锅炉及辅机产业、金属结构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其中,1个千亿级产业链将以扩大产业配套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动机械装备制造、家电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和产能再造,提高龙头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努力打造千亿级高科技机电产业链,力争到2016年此类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目前,胶州市现有围绕高科技机电产业链的规模以上企业350家,去年完成产值630.2亿元,同比增长35.7%,龙头企业主要有海尔、高校软控、中集、华创风能、阿法拉伐、青力锅炉、东方铁塔、汇金通、安基电力等。下一步,胶州市将围绕品牌产品、龙头企业实现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延伸;沿着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变革。预计到2012年将完成产值760亿元;2016年完成产值1570亿元,年均增长2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产业集群发展,胶州市明确指出:“杜绝在现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的产能扩张与再造。”
供应商都在1小时车程之内
胶州市打造“1+7”产业集群,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企业内生发展力量与外部政策共同推动的结果。
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平燕告诉记者:“将于7月在胶州市产业新区开工的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项目,将建设中集冷链投资有限公司和中集冷链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作为冷链产业管理总部和冷链技术研发机构,发挥冷链装备高端人才集聚和冷链新业务孵化器的作用。随着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项目的投产,将建成年产10万台的全球单厂产能最大的冷箱‘梦工厂’,制造技术15年不落后。”虽然今年前四个月胶州市出口同比下降3.8%,但中集特种冷藏设备公司实现了出口1.5亿美元,同比增长72.7%。中集冷藏运输设备公司实现出口1953万美元,同比增长46.8%,“今年总体盈利会不错。”樊平燕对今年中集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胶州市冷链产业集群发展预期目标中,到2016年,预计完成产值103亿元,随着2014年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项目的完工,预计到2015年,产业园项目总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冷链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是梦。
不光是冷链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海尔工业园将围绕为海尔家电上下游产品上马30多个项目,预计到2016年,完成产值330亿元,年均增长55%。
海尔工业园中的企业尼得科电机(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学礼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客户包括海尔、美的、惠而浦等,出口与内销业务各占50%的份额,截至目前,与同期相比,今年,企业产值增加了15%-20%,今年将最少保持20%的增长。他认为,胶州市发展产业集群,将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机会,随着上下游企业的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在掌握客户信息、发展方向、新业务等方面,都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丰田要求他的供应商都在1小时车程之内,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这会降低运输成本。虽然我们企业目前的供应商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随着本地厂商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新供应商的引进,这一目标有可能会实现。”
随着华创风能今年年底完成项目整体搬迁,3年内预计完成年产值100亿元;预计到2016年,胶州市整个风电产业集群将完成产值210亿元,年均增长40%。随着胶州市传统产业——锅炉及辅机产业集群、金属结构制造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到2016年预计分别完成产值160亿元和210亿元。此外,数字化装备产业集群预计到2016年将完成产值13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完成产值100亿元。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将各领风骚。
拿出1亿元激励企业转型
胶州市将设立1亿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定向招商、“两化”融合等方面。
胶州市将为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向企业新设立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按照每个3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省级的按照每个20万元进行奖励,青岛市级的按照每个10万元标准进行奖励;对于企业新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正规高校院所合作新建立的产学研基地按照每个3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在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方面,企业品牌作为国家级著名(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列入国家品牌培育)每新增加一个按照5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于新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按照每个5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在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投资额在30万美元以上的新项目,将对其前期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
其实,早在去年,胶州市就成立了品牌经济管理小组办公室,为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服务。
胶州市委书记张德平说:“奖励政策就是风向标,引导企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胶州产业结构向高端、高质、高效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全力打造海陆统筹蓝色枢纽,实现胶州经济创新跨越。”(记者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