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青老人和他养的流浪猫住在一起。
天阴得厉害,魏克青回家比往常早了半小时。6月14日晚7点,记者见到了这位86岁的老人。走进他家所在的市北区海泊路5号院时,记者以为他还没回来,屋里看不见有灯光。
1985年第一次捡流浪猫
房间是他租来的,每月400块房租,走进大院,先见到一小片空地,穿空地直走,正对着就是他的房间。
敲门,里面传出动静,半分钟后,门开了。表明身份后,老人闪出空,让记者赶紧进来。“怕猫跑出去,外面有打猫的。”老人解释。
进门才发现屋里是亮着灯的,只是灯管功率太小,照亮的范围很有限。
房间面积有17平方米,堆满了杂物,墙皮很黑,脱落得严重。
一张小床、一个破橱、一个旧柜、一个矮桌,几个马扎,这是老人的全部家当。床上铺着一张塑料膜,上面散落着猫食,几只猫趴在那儿,听有动静,抬起头来望着记者。
老人轻喝一声,右手一挥,猫都动弹了起来,老人拿出块旧床单,铺在猫食上,请记者坐下。
直到这时,记者才看清了老人的模样。他眼窝深陷、眼睛已浑浊成了青黄色,颧骨高高突起,头上的白发稀疏直立着。
屋里很潮,有一股子霉味,加上生了炉子的缘故,空气里又夹杂着一股子煤味,很是刺鼻。老人浑然不觉。
据老人讲,他现在一个人生活,儿女都没联系了。第一次捡流浪猫是在1985年,这些年捡回来和养过的流浪猫已经数不过来。现在他每天喂养的猫有71只,18只在屋里,其余的在外面,老人给它们搭了简单的棚子,每天去喂两次。
大部分退休金花在了养猫身上
已经过了喂食的时间,屋里的大猫小猫们都已经吃饱,有的已眯着眼睛睡着。在床上面、床底下,桌子下,窗台上,随处可见猫的身影。不时有几只从窗台上跳下来,转眼间钻到床下不见了。
老人的退休金每月900多块,房租花掉400块,再去掉生活费外,其余的都花在了猫身上。
“买猫粮大概要200多块,现在的猫粮都太贵了,20斤一袋的猫粮要卖八九十,贵的还有一百多的,最便宜的也要70多。”老人讲。“一些小猫不能吃猫粮,我就买些牛奶和饼干喂它们。”
有时猫在外面被狗咬、被人打,老人还得带它们看病。“有一只猫,爪子被狗咬了,现在每天给它吃药。”
屋里黑,记者没看到。老人拿出手电筒,往门口处照了照,一个笼子里,那只猫静静的趴着,爪子缠着绷带。
“流浪猫多了,猫粮不够吃,我就得出去给它们捡食儿。”老人说。
他又拿手电筒往地上照了照,一袋袋的剩饭。这是他刚刚捡回来的。“以前都是捡到7点半,今天见要下雨,回来得早。”
如今,老人的生活比较规律。早晨六点起床,先把家里的18只猫喂饱,再提着些猫粮和水,还有前一天捡回来的剩饭,去他搭建的流浪猫棚。这些猫棚分散在济宁路、上海路、旅顺路沿路的角落和几处工地。每天早上和下午,老人一天去两趟,一次来回得两个小时左右。
就是想多照顾几只
有只猫魏可青养的时间最长,叫“大花”,这是唯一一只老人给起过名字的猫。最小的一只,则是四天前捡回来的,现在还不能进食,老人和记者说话的空当还给它打了一次奶。拿出牛奶,用开水一烫,取出只没有针头的针管,抽上牛奶,捏开小猫的嘴巴,把牛奶推了进去。
喂完,老人把小猫放回床上。一会儿,小猫不知不觉爬到了记者手臂上,老人见状,伸手去赶,一扯,记者手臂上被猫抓了一下,几秒钟的功夫,血流了出来。
老人说,“没事,没事”。还伸出胳膊让记者看了看,上面尽是抓痕,“它们没有恶意,别怪它们。”
因为养流浪猫,老人和邻居的关系不大好。记者采访的时候,还能听到门口有人在抱怨。
老人说,猫也是个生命,在路边看到了快饿死的猫,总不能不管。
最让老人伤心的是,有时候冬天猫跑到院子里,有人会往猫身上泼水,猫很快就冻死了。有时,猫还莫名其妙的吐白沫而死。从那以后,老人大多数时间都把猫关到了屋里。
“我也没啥爱好,就是想照顾照顾这些流浪猫。”老人说,“如果可以,我希望换个大一点的地方,多照顾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