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大秧歌一出场立即引发了全场的欢呼。
海阳大秧歌
开幕式邀请了两支风格迥异的海阳大秧歌表演队。
秧歌的表演者全部为土生土长的海阳农民。
开幕式解读海阳大秧歌 200农民的原生态表演
大众网海阳6月15日讯 (记者胡昌辉)今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亮相第三届亚沙会开幕式,现场的200多名演员都是海阳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用质朴的表演将海阳展示
200多名队员来自海阳两个村
据了解,200多名秧歌队员主要来自在海阳盘石店大薛家村、留格庄前望海村,年龄最大的65岁。民间有句俗话叫“全国秧歌看胶东,胶东秧歌看海阳,海阳秧歌看望海”。其中,前望海村的秧歌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秧歌已经成了村里的代名词,大人小孩都会跳。
队员艰苦排练很多人曾受过伤
大秧歌前期的排练费时又费力。队员们早上7点就得出门赶往河清岛体育场,一排练就是一整天,经常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回到家也就到凌晨了。对于很多女队员就更不容易,他们大多凌晨4点就得起床,为丈夫和孩子做好早饭,还得忙家务,之后就匆匆赶往排练场地。
大秧歌表演还是“力气活”。前望海村的秧歌不仅鼓点快,动作幅度还大。在开幕式开始之前的排练中,很多人也都因此拉伤肌肉、扭伤脚踝,但为了给海阳争光,为了给山东争光,为了给中国争光,大家打上封闭针后一直咬牙坚持着。
开幕式上表演位置精确到厘米
日常表演时锣鼓需要跟着演员走,而开幕式的表演则是演员跟着音乐走。在开幕式上,如何跟着音乐的节拍准确走位,成为秧歌队当时训练的主要任务。“过去表演都很随意,上了舞台很不习惯,都得听导演的,每个人的位置都精确到了厘米,否则就乱套了。”采访中,一位队员告诉大众网记者。
据了解,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亚沙会开幕式上的演出服都是特别订制的,与传统的海阳秧歌不同的是,大夫是黑色、花鼓是黄色、扇子是红色,丑婆和傻小子是黄色和蓝色。
未失原生态又得到艺术性提升
第三届亚沙会开幕式总导演秦峥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海阳大秧歌”通过艺术化手段充分展示出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海”与“阳光”,体现出亚沙会的精神内涵。开幕式上表演的“海阳大秧歌”由200多名来自两个特别有代表性的村庄的农民进行表演,而且表演风格不同,有粗犷型的,也有阵仗型,充分体现出海阳大秧歌之“大”,既未破坏原生态的本质,又得到艺术性地提升,是开幕式重亮点之一。
“此次我们邀请了两支风格迥异的海阳秧歌队,都是非常的原生态,开始还担心他们融合不到整场节目的风格中去,但是从前几次的彩排来看,这些百姓表演者完全超越了专业演员的表演,给整场节目增色不少。”秦峥表示,大秧歌能够衬托出喜庆欢乐的氛围,不仅与第三届亚沙会“海韵、阳光、激情、时尚”的理念相吻合,“快乐在一起”的口号更加响亮,更能够突出山东的地方特色,是山东人给全亚洲人民表演的一场异彩纷呈的晚会。
相关链接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在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的海阳一带极为流行。海阳大秧歌集歌、舞、戏于一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已经有560年的历史,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极富山东地方特色。
2006年5月,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邀,海阳大秧歌成为开幕式前的暖场表演项目,也是山东省推选的唯一一个表演节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秧歌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在老百姓心目中,看秧歌、扭秧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没有秧歌不叫年”早已成为群众间的一句口头禅。随着第三届亚沙会脚步的临近,大秧歌自然成为海阳人欢庆盛会的一种重要方式。
上一篇:对话火炬手
下一篇:亚沙会开幕式孙楠演唱主题曲 明星公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