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孝敬父母外,夫妻和睦也是一些地方对官员道德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方官员道德考核标准中,家庭美德占据重要位置,多地将孝敬父母列为硬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
专家称官德考核应重政治和职业品德,呼吁出台官员伦理道德法)
孔子曾讲过,德的好坏,要考察爱心、同情心和仁慈心,对于现代社会,至少应该有责任、忠诚、公正、廉洁四项考察指标。对于官员的道德考察,更主要的还是对政治品德和职业品德的考察,对官员的私人生活可以较少介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去年底,中组部发文要求加强对官员的道德考核。此文相当概括,需要各地组织部门在执行时自行细化。半年之后,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在道德考核时,尤其注重官员是否孝顺父母,若未对双亲尽孝道的,将一票否决。
有基层组织部门对自行细化的考核标准未必科学全面表示担忧,对此,专家建议应出台官员伦理道德法,以法律来提高官德,以法律来规范考核。
要升官先行孝
早前,中组部发文要求对官员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部分进行道德考核,但并未列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在细化道德考核标准时,绝大多数纳入了是否孝敬父母一项,并占据一票否决的决定性作用。
北京市今年出台的公务员考核意见中,道德考核在公务员总分100分的评分标准中占了20分,其中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各占6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各占到了4分。而家庭美德一项中很重要的标杆就是是否孝敬父母。
北京石景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们已将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尤其是孝敬父母、和睦邻里、社会交往、业余爱好等情况列入道德考核需要了解的重点内容。
而在地方,是否孝敬父母一项占的比重则更大,甚至可以一票否决官员的升迁。江西萍乡去年起规定,拟提拔官员若被发现不孝敬父母,将撤销提拔。
河南三门峡市针对官员的道德考核出台了《市管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办法》,在官员提拔前,组织部门将对比较熟悉该官员的干部群众进行走访调查,填写《领导干部“德”的考察测评表》,该表共分七项测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分别占据其中两项。尊老爱幼的考察重点是是否存在重男轻女,虐待家庭成员,不承担赡养、抚养义务等问题,而家庭和睦的考察范围则包括是否有生活作风不检点,家庭矛盾大等现象。
湖北省襄阳市组织部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透露,该市官员的道德考核评测则更细化,共分为25项,包括是否“缺乏大局意识,拉帮结派,闹不团结或无原则纠纷”、是否“不孝敬父母、不抚育子女,邻里关系不和谐”、是否“情趣低下,抹牌赌博,社会形象差”等。
河南修武县组织部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的评测细则也大致相同,并强调虽然会根据考核对象的岗位特点设定考核权重,但是否孝敬父母此单项即可一票否决,即使其他各项分数再高,在这一条上不过关,也是惘然。
如何考核是否孝敬父母?
是否孝敬父母属于官员的家务事,如何进行调查?如何保证调查结果属实?如何做到考核的公正?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各地组织部门除了会对官员父母进行家访之外,还会走访官员邻居、小区物业等相关人员。
三门峡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说,他们会到官员住地,向邻居、物业管理人员发放测评表进行反向民意调查。小区居民的挑选都是随机的,一般会刻意挑选距离官员家较近的邻居。在小区居民填表前,调查人员会先问几个简单问题,如果居民表示对该官员不认识、不熟悉,则不能成为询问对象。调查也不会事先通知居民,一般是午饭或晚饭的时候进入小区走访调查,这两个时段比较能够保证小区居民在家。
三门峡市一位顺利通过道德考核进而被提拔的副县级官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我那个(被道德考核)是去年的事,事先我只知道(提拔干部)增加了一些考核内容,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和要调查哪些人,我觉得增加了是否孝敬父母(这一项)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官员基本的道德。”
“是否孝敬父母,光靠问父母是不行的,父母一般不会说孩子有问题的,特别是涉及到孩子政治前途的时候。”河南省修武县组织部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所以需要走访,聆听群众的声音。走访多少个群众视官员居住地的情况而定,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
“群众对这种方式还是很欢迎的,他们认为(这)是对群众的重视,可以直接参与到党组织提拔干部的意见中来。”该工作人员说,小区居民经常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有群众就提出有些官员工作单位距离父母家较远,因为工作原因回家较少,但如果仅以不经常回家照顾老人为由就说人家不孝顺,对官员也不公平。
尚未有因不孝影响提拔的官员
综观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官员因道德考核未过关被暂缓提拔。5月23日,浙江省市县乡换届工作新闻通报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披露,截至今年4月底,该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934个乡镇已全面完成换届工作。其中,44名干部因德考核不过关被取消提名资格。79名干部因道德评价不高,被诫勉谈话、调离原岗位或免职。而重庆市荣昌县组织部门近日也透露,本次乡镇换届中,有4名干部因为道德考核未过关而在酝酿环节被否决。
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不少地方组织部门将是否孝敬父母作为一票否决的硬指标,也有不少官员因为道德考核未过关而“下马”,但其中没有一个人是因为不孝敬父母而被一票否决的。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县级组织部基层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坦言,是否孝敬父母太难调查,就算邻里有其不孝敬的风言风语,但父母坚称自己子女是孝敬的话,组织部门也不太好认定,本来是否孝顺就是个主观议题,不大可能设置什么细化的标准,即使在考核中被判定不孝顺也并不意味着永不录用,至于是第二年继续参加考核还是设置一个再教育缓冲期,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此方面的细则仍在摸索中。
而在一些专家看来,既然是否孝敬父母这一标准很难量化,在官员的孝道问题上也查不出个什么结果,那仍在这个问题上如此重视是不是在浪费组织部门的人力呢?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就认为,对官员的选拔应该着重选举环节,而不能完全靠道德因素决定。
也有专家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是否孝敬父母应该作为一票否决的关键性指标继续执行下去。北大教授夏学銮认为,不一定要求官员道德标准多么高,但是做人最起码底线不能破,“如果连做父母都不孝敬,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管理下的市民有多深的感情呢?”
夏学銮表示,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主流文化,各地组织部门将是否孝敬父母纳入道德考核指标,价值不仅仅在于衡量官员是否应该提拔,而是表明了官方的一个态度,而且,这个态度还可能教育和感召全社会形成孝敬父母的氛围。)
一名基层组织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的官员,道德考核是必须的,因为选举人对拟提拔的官员不容易了解到,圈子太大,缺乏渠道。但是对于小县城来说,来来去去就几百个干部,组织部门对干部相当熟悉,对干部的家庭关系也比较熟悉,在这种前提下,继续下重本走访调查官员是否孝敬父母就意义不大了。
专家建议立法量化官德标准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孝敬父母外,如何对官员的品德进行科学准确的考核,也是各地组织部门研讨的重点。河南三门峡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组织部在每年的创新研讨会中,都会讨论如何更全面地考核官员的品德。湖北襄阳市组织部则通过调研进一步细化了道德考核标准,包括对考察对象原任职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和书面征求意见,对考察中有争议的人选根据知情度、相关性,适当扩大谈话人员范围等。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德是口碑,很难量化,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有关于官员德的公正的科学的规范标准,但孔子就曾讲过,德的好坏,要考察爱心、同情心和仁慈心,对于现代社会,至少应该有责任、忠诚、公正、廉洁四项考察指标。
竹立家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对于官员的道德考察,组织部门工作人员需沉入到群众中,听到真实的声音,但指标没有必要特别细化,更主要的还是对官员政治品德和职业品德的考察,对官员的私人生活可以较少介入。
竹立家建议国家制定统一的官员伦理道德法,他表示西方多个国家都有这个法,很好地规范了官员的行为。比如德国一个市长,因为坐公交车没有给老人让座,被市民拍下在电视台播出,虽然市长立即道歉了,但市民仍然不答应,认为市长应该带头执行道德规范,最终事件以市长一周后辞职收尾。
竹立家教授认为,对官员强调道德考核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公务员上班经常迟到,上班后喝茶炒股,这都是违反了基本的责任道德,对纳税人不敬畏。而豪华车、豪华餐等特权现象也是德性不强的表现,必须受到制约。)
竹立家教授呼吁,官员应该有耻感文化,就是以吃公家为耻,以拿公家为耻,而这种耻感文化的营造,需要有法律层面的调整,如果官员伦理道德法暂时不易出台,中组部、中纪委等部门也可以操作一个规章,来规范官员的道德考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