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维权频道> 维权投诉新闻 > 正文

达利园问题食品频出 厂家装聋作哑失口否认

来源:光明网 2012-05-30 15:58:57

    今年以来,知名品牌达利园的食品安全质量成为很多消费者心中的“痛”,短短数月时间已先后爆出“八宝粥中吃出苍蝇”、“法式小面包长黑毛”、“瑞士卷中吃出异物”等丑闻,几乎已涉及旗下各类产品。然而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诘问,厂家要么装聋作哑、要么矢口否认,处理态度令人心寒。

    近日,一名自称达利园销售业务代表的网友更是爆料称,达利园系列饮料因销量不佳而积压大量库存,商家为把过期饮料卖出去,就偷偷修改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对此,达利园依然简称网帖中反映的问题不存在。(5月25日《济南日报》)

    该网友称,在达利园生产的和其正、优先乳、花生牛奶、八宝粥等系列产品中,除了和其正凉茶销量好一点,其他饮料卖得都很慢。为了将库存产品卖出去,代理商便偷偷通过瓶盖改码机修改过期饮料瓶盖上的生产日期继续出售。网友坦承,这种造假行为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此事再次将达利园推上了舆论挞伐的风口浪尖。虽然厂方和部分网友对于发帖者的身份存疑,称其或是故意抹黑该品牌,但面对自身劣迹斑斑的过往,达利园的辩解无疑显得分外苍白。

    其实,达利园只是国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缩影。从普遍存在的地沟油现象,再到各不知名小作坊生产的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食品,现在连一些知名大企业也陆续卷入其中,如麦当劳的过期汉堡、阿尔卑斯的蟑螂棒棒糖等。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件,一旦相关企业有负面消息释出,消费者显然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避之唯恐不及。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在这种“草木皆兵”的大环境下,普通老百姓已不敢相信国内有什么品牌的食品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即便是诚信经营的品牌,也很难取信于人,而最终结局就是整个食品行业和民众消费权益的“双输”。

    我们常说,食品安全无小事。对于食品厂家而言,自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就该负起相应的责任,并且积极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然而不光是达利园,一些频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厂家,被揭丑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推托敷衍,对于消费者极尽欺瞒蒙骗之能事,这样的解决方式和态度无疑值得深思。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确实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十倍价款的赔偿金。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面对问题食品,消费者维权意识较此前已经普遍增强,很多人都能理直气壮地提出索赔的要求。但是一些厂家如达利园般采取“一推二躲三不管”的拖延战术,就是不做正面回应;时间一长,消费者也只能自认倒霉,事情最终不了了之。而对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厂家,违规生产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市场无法令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在食品安全方面就会愈加出格,对于消费者的维权主张更是有恃无恐。

    说到底,我国食品安全乱象迭出,不仅止于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更在于现行制度法规执行上的监管空白。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食品,消费者“有心维权、无力回天”的残酷现实,无疑正迫切呼唤来自制度监管层面的“救济”。面对遍地开花的食品安全乱局,当前监管部门“马后炮”式的扑火善后,根本无法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有力的震慑;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即便疲于奔命恐怕也是事倍功半,更何况一些地方此类现象早已是泛滥失控。

    如果能够从制度上强化对普通消费者维权行为的支持,彻底堵死不法企业玩“拖字诀”的后路,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重新树立起《食品安全法》等法规的权威,漠视食品安全的企业就会陷入民众自主维权的汪洋大海。有理由相信,只要现行的法律法规得到真正落实,那些不法厂家在付出高昂甚至倾家荡产的违规成本后,企业的趋利本性自然会令其在食品安全方面三思而行,中国的食品安全大环境或许才能迎来根本性改观。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桂顺斋团购糕点长毛 无生产日期严重变质
下一篇:团购索罗门自行车十天连爆两条胎 售后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