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若晴给自己加油 微博祝福帮她重燃生命希望

来源:青岛晚报-青岛全搜索-- 2012-05-25 08:11:22 字号:TT

    最美抗癌女孩若晴给自己加油

    昨天,本报关于鲁若晴的报道发出后,热心市民纷纷致电本报热线,表示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帮这个懂事的好姑娘。带着市民的祝福和嘱托,在征得了若晴妈妈的同意后,本报记者昨天从青岛专程前往北京探望若晴。在病房里,若晴对着记者的镜头做出了V字手势。若晴妈妈叮嘱说“大家最近别来了”。(记者 张译心)

    最爱吃妈妈做的金针菇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西院的血液内科病房,若晴妈妈守候在走廊上,紧紧拉着记者的手,布满血丝的眼里噙着泪花,“娜娜和你年纪差不多,原来和你一样,健健康康的,她那么活泼可爱,现在看她这样,我的心里边”在与若晴妈妈交谈的过程中,她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

    若晴妈妈说,前天若晴做了骨穿和化疗后,胃口一直不太好,昨天她除了输液、抽血、检查心电图,还打了激素,“打激素以后就愿意吃饭了,中午吃了一个豆包,还有菜花,她从小就不吃零食,最愿意吃我做的金针菇、西红柿汤和小豆腐,我和她说,等你做完手术好了,我天天做给你吃,一天三顿都做也没问题。”说到这里,若晴妈妈的声音有点哽咽。她说若晴有时候疼得直跺脚,“她和我说,妈妈,怎么让我得这个病,给你造成这么大的负担,我一听就忍不住抱着她哭。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骨穿就连大人都怕疼,娜娜就能一次次忍受着。”

    若晴妈妈说,娜娜很爱美,化疗后常拿着以前漂亮的照片端详,看完照片后就会抓抓自己刚长出来才几厘米的头发,和妈妈开玩笑说:“我得赶紧长头发,不然就不漂亮了。”

    总想问妈妈要账单看

    若晴的小姑告诉记者,她特别疼爱若晴,因为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常能给大家带来奇迹和惊喜。“上次来这个医院的时候,三期治疗之后,娜娜的癌细胞几乎为零了,那时候和她哥哥做干细胞移植手术,大夫说成功率在60%以上,像她当时恢复得那么好,很难得了,但是她就是心疼钱,心里有负担,全家人怎么也拗不过她,因为要是不顺着她,她情绪一波动会恶化的。”

    若晴小姑说,若晴毕竟还是个孩子,有些事情的想法很简单,并不像大人考虑得那么全面,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而且对朋友很讲信用。这次来北京才两天,若晴就天天有心事,总想问妈妈要账单看,由于之前有网友提出想给若晴一些经济帮助,她当时觉得既然自己已经放弃了治疗,就不用再花什么钱了,于是拒绝了所有捐助。

    但现在看来,前期治疗已经花费了20多万元,这次一到医院,家里就先凑了三万元预交了医疗费,前天下午又花1万5千元。买了一种叫格列卫的进口药,“这种药很贵,一天吃4片就得花800块钱,刚开始吃的时候娜娜不适应,一吃下去就吐出来,她赶紧再咽下去,跟她妈妈说,我不能不争气,那么贵的药不能吐。”

    大夫都说还有希望

    “这个孩子太不一般了,我相信她一定能行,虽然这次回到北京要重新开始治疗,白细胞已经200多了,但是大夫都说还有希望,只要这个孩子不放弃,他们就不放弃。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会陪她一块努力,她一定能创造奇迹的。”小姑说,若晴得的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叫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白血病,有些人需要五六个疗程才能有起色,上次治疗时若晴只用了三个疗程,而且与亲哥哥配型成功,可以说是非常幸运。

    “大夫护士都叫她娜娜或者小超,连他们都说,一般人拖了两个月不积极治疗,可能早就不行了,她能坚持着活到现在,本身就是奇迹。”小姑说,就在若晴最绝望的时候,偶然发出的一条条微博,让她得到了那么多的关心和祝福,给若晴重新燃起了希望。

    小姑经常上网,她也看到了之前部分质疑若晴的微博,她说这个让若晴非常伤心,情绪波动后,烧到了39度,这对白血病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还好若晴挺了过来,重新绽放了笑容。

    要替病友好好活下去

    若晴这次回北京住院,和上次住的是同一间病房,可是,这个病房里已经物是人非,原来同病房的是一名27岁的江苏女子,如今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娜娜进病房的第一句话就和我说,小姑,她已经走了,我很想她,我要替她好好活下去,她喜欢笑,我就替她多笑。”若晴小姑说,那名女病友有三四个亲兄弟姐妹,但是都没配型成功,让人非常惋惜,“我说,娜娜,你最幸运,哥哥已经做好准备了,医生也说了,只要你好好治疗几个疗程,把癌细胞压下去,就能做手术了。”

    小姑说,虽然家人每天都在鼓励若晴,但是这个懂事的姑娘,总是怕花钱太多,前天竟然想“逃跑”。“我说,娜娜你不是不愿意要热心网友的钱,担心有人说你不信守承诺吗?有小姑在,小姑有两套房子,这就把一套房子卖了,钱的事你不用愁,这么一大家子人,慢慢想办法。”小姑为了让若晴安心留下,已经在网上发布了“低价急售”的卖房信息,她说现在全家人已经到了几乎“山穷水尽”的地步。

    虽然特别需要治疗的钱,但是为了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收热心人的钱。

    若晴做出“胜利”手势

    “娜娜这阵精神很好,心情也好,你们俩都是从青岛来的亲人,她来北京以后还没见过家乡人,见到你们一定很高兴。”若晴的妈妈和小姑看到若晴吃了西瓜后状态很好,就带记者走进了病房。

    一开始看到有陌生人来,若晴有些害羞,记者说明来意后,若晴虽然戴着口罩,但还是开心地笑了。

    “娜娜,今天心情怎么样?”记者问。“挺好的,但是一会儿就要插管了,那就不太好了。”若晴俏皮地说。

    “大家都很关心你,多吃点饭,加油哦,我们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呢。”记者对她说。“谢谢大家,我一定好好加油!”若晴做出了V字的手势。

    “今天还没对我笑呢,这是看见家乡人了高兴的?你还真给面子呢。”若晴小姑打趣道。若晴瞪大眼睛,咧嘴笑了起来,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一样。为了不打扰若晴休息,记者很快离开了病房,临走前,若晴还和记者挥手道别。

    “这几天也过来了一些媒体和网友,娜娜怕打扰,大家最近别来了,我替娜娜谢谢大家。今天家里边打来电话说,青岛晚报发了我们的全家福,晚报是咱家乡的报纸,街坊邻居都攒着呢,等娜娜好了,这几期的都给她看。”若晴妈妈一脸期待地说。

    网上募捐大家都别信

    记者离开医院后不久,就接到了若晴小姑的电话:“刚才过来一个烟台的年轻男孩,他说自己在北京工作,来给娜娜表示一份心意,我问他叫什么也不说,我说这个孩子不让我们收捐助,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这个男孩说,他一定要把一千块钱留下,掉头就想走,我说那你进去看一眼娜娜吧,他说他知道娜娜需要休息,就不进去打扰了。”

    若晴小姑说,事后她告诉了若晴,但若晴觉得对方不留姓名,以后就很难还上这份情意,她心里觉得亏欠。

    “网上那些打着娜娜旗号的捐助,都是假的,娜娜没有开通过那些账户,大家不要为了娜娜而上当啊!”小姑嘱咐说。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