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网曝光渣打理财客户宋文洲亏损5300万事件后,近日又有不少人士向记者投诉渣打银行理财。一位北京的荆女士就反映,自己在合同都没见的情况下与渣打银行购买了其产品,12.5万元5年后仅剩5万多元,想要维权都难以出具有利证据。 她呼吁,具有类似经历的渣打客户能取得联系,抱团来自身的维护正当权益。 渣打银行向中国经济网表示,理解客户亏损的心情,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导致理财产品亏损,将积极与客户沟通。 没见合同的银行理财手续 荆女士称,2007年5月,渣打银行理财经理向荆女士推荐该行正在销售的一款名为"3年QDII0704C聚通天下"的理财产成品,回报率高达48%,并称作为员工的自己都购买了该产品。出于信任,荆女士将手上1万元美金和5万元人民币(按照当时汇率折合12.5万元人民币)资金购买该款产品,当时并没有现场签署合同。 此后,荆女士接到了渣打银行的快递,但没有包含购买理财产品的合同,而仅提示其在指定的"彩带"上签字。"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奇怪,想着是不是外资银行手续就是跟国内不一样。"荆女士回忆。 此后,渣打银行人员在没有与荆女士沟通过产品情况,仅仅每月发生邮件。荆女士认为,邮件描述的都是过期的信息,自己也没有别的渠道能够查询产品的实时情况,对产品的管理就无从谈起。 客户称遭到暗示性威胁 3年后,在产品即将到期前,荆女士才接到渣打方面的电话,称由于产品收益不理想,需要延期2年。但当延期到今年5月最终结束时,荆女士发现账户上仅剩5万多元人民币。 如此巨大亏损,荆女士一直不能接受,曾多次上门向渣打方面讨要说法。在渣打出具相关合同的过程中,她发现银监会要求客户亲自誊抄的风险提示语明显被是代笔。荆女士说,渣打人员也当场就承认确实不是荆女士本人所写。 今年,荆女士又两次到位于呼家楼的渣打银行北京分行,想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但渣打方面先是推诿要向上级反映,继而声称要将荆女士列入银行的黑名单,予以暗示性威胁。 渣打称代签不一定影响合同有效性 就荆女士所反映的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专门致电了渣打银行。相关人士经了解后表示,2007年末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普遍下跌,各地金融机构和银行的理财产品表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影响。渣打在同个时期在中国销售的某些理财产品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理解受到这些产品影响的客户的感受。渣打承诺并且已经在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反馈,积极地进行沟通,从而妥善地解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 不过,渣打银行承认,对于客户亲自抄录风险提示语句并在之后签名栏签字确认的规定,确有客户以“赶时间”、“怕麻烦”为由,要求客户经理帮助其抄录该语句,而自己仅是亲自签字确认该交易。对此类情况,一经查实,渣打将按照内部纪律惩处条例对客户经理进行处罚,但这并不一定实际影响客户对风险的认知,也不一定影响经由客户亲笔签字确认的合同的有效性。渣打会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相关人士还表示,在与荆女士的面谈过程中,银行向客户介绍了投诉处理的大致流程,但并未使用任何威胁性的言语。 客户呼吁"渣打苦主"抱团维权 事实上从目前看来,购买渣打银行理财产品的受害者不在少数,虽然这些受害者亏损数额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渣打苦主"。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本网此前报道的宋文洲购买渣打理财致使亏损6800万元案,经过达三年多法院起诉,法院终审判决渣打银行向宋支付5300万理财损失赔偿。 在南京,投资者徐女士也有类似的遭遇。近200万的渣打银行诱人理财产品,赎回时却亏损了近40万元。而投资人在此期间每次收到的对账单都显示为"零亏损","风险提示书"也迟到了整整两年;更奇怪的是,原先签订的客户协议明确敲定投资保本型产品,但不知何时老母鸡变鸭--被"调包"成非保本产品。让她更为气愤的是,5年投资其理财经理更换了4任,而渣打银行从未通知其理财经理变更事宜,更未主动联系向其解释投资产品盈亏情况。 "我也注意到其他渣打理财客户的维权行动了,但是之前手上连合同都没有,更别说谈话录音了,就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荆女士对自己维权不是很乐观,不过仍对记者表示,"看到了不少媒体报道渣打理财客户维权的事情,也已经听说有所谓维权成功的例子,我现在就希望和部分同命相连的渣打客户一起,来抱团维护正当权益。"(记者 林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