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源于逃荒,今登大雅之堂

来源: 2012-05-15 08:24:46

    5月10日,第三届中国秧歌节即将在胶州举办。“三弯九动十八态”,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一起,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不仅征服了全国各地,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正以独特的舞姿赢得世界的认可,已多次出现在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舞台上。同为秧歌,胶州秧歌与其他地方秧歌相比有何独特魅力,300年的发展胶州秧歌有碰到了哪些难题?对此,记者专访了胶州市文化馆馆长张剑。

   

 

    胶州秧歌起源于逃荒

    

    目前,胶州市各乡镇秧歌队的节目排练正如火如荼,“备战”将于家门口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秧歌节。那么,胶州秧歌有何独特的魅力?胶州市文化馆馆长张剑告诉记者,首先先看胶州秧歌的起源,有一种说法,东小屯村马、赵两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明末清初,这两户人家因天灾兵祸,弃家出走流浪关东,逃荒路上,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儿媳、孙女则以团扇、彩巾做道具,编舞边唱,这种表演形式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

    

    张剑说,这种说法比较广,尽管还需要考证,但他也比较认同这一说法。这拉近了与老百姓生活的距离,亮明了秧歌的民间艺术身份,而非像京剧属于宫廷艺术,也不同于商河鼓子秧歌、陕北安塞腰鼓、东北大秧歌等流传于祭祀活动。

    

    歌舞一体,为戏剧雏形

    

    胶州秧歌在全国闻名,主要是它的舞蹈部分,而它的音乐、唱腔和秧歌小调却鲜为人知。胶州市文化馆馆长张剑说,他长期在关注秧歌剧的唱腔和秧歌小调,并为其专门编写了一本书《胶州民歌论述》,并根据传统秧歌戏的素材《扣腔》、《东坡》、《对花》等多个曲牌编写了巡游踩街开幕式音乐,将在第三届中国秧歌节上演出。

    

    “与其他地方秧歌很大的不同之处,胶州秧歌集歌舞一体 ,边唱边舞,唱腔相对通俗,气势磅礴,舞姿优美,堪比国外的歌剧,而且传统秧歌戏里还保留着小腔、老腔等十几个曲牌,但是胶州秧歌戏并未像茂腔、吕剧一样发展成一种戏剧,只能称作为戏剧的雏形,不过它却成长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张剑说,上世纪50年代,胶州秧歌被编入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成为大三学生必修课,这也表现了胶州秧歌舞蹈元素的魅力。

    

    动作要领与裹脚无关

    

    已历经300年多代人传承,胶州秧歌历经沧桑变化。现在,人们习惯将胶州秧歌的动作基本要领概括为“三弯九动十八态”,“抬重落轻走飘”等。其实,这些“诀窍”出自上世纪80年代。当时,被胶州秧歌吸引,原青岛歌舞团舞蹈编导张浔和魏三多来胶州采风,仔细观察“翠花”、“扇女”、“小嫚”的舞姿在力度变化中的扭、推、拧、抻等动作,并进行总结。“三弯”即女角的颈、腰、膝三个部位在适当弯度中变化;“九动”即头、胸、胯、大臂、小臂、手部、腿、膝、脚部这九个部位各自同时向不同方向作持续地弧线运动;“十八态”即以上九个部位的左右两侧又各自有不同的动向和运动次序。

    

    此前有人曾说,“三弯九动十八态与女人的裹脚有关,裹着脚女人走路不够稳,扭起秧歌来则需要身体不断变化。”对于这一说法,张剑表示,“这可能性不大。”受中国传统思想“男尊女卑”的影响,女人不允许上台面,所以与京剧的旦角类似,上个世纪20年代,胶州秧歌戏鼎盛时期,秧歌戏里的女角常是男扮女装。

    

    秧歌已列入小学课堂

    

    秧歌早已融入了胶州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不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项目,更是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据了解,胶州市早已将胶州秧歌列入了小学课程,组织学生专业学习,并将其送往台湾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胶州秧歌曾代表中国的民间艺术,登上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舞台,受到了好评。”张剑说。

    

    随着胶州秧歌影响力的越来越大,如何在保护继承胶州传统秧歌基础上发扬创新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一个戏剧之所能够完整地流传下来,需要有自己的固定的曲牌,尽管这一形式会束缚它的发展,但也是在保护它,这一点上胶州秧歌不占优势,一方面本身曲牌数量少,另一方面正在被大家忽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其舞蹈上,大家还需要全面地研究胶州大秧歌,思考协调如何保护继承和发扬创新的关系。”张剑说。记者 孙永健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精品秧歌舞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