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文娱 > 正文

人民日报批《甄嬛传》等宫斗剧煽色腥至极(组图)

来源:中国娱乐网 2012-05-10 07:26:02

《甄嬛传》宣传海报

  对于后宫电视剧的批判到底有没有依据呢?这样的批判首先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建国之初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评以及随之引起的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尽管,两者没有可比性,但在实际的性质上却有着相似性,那就是这样的批判都是来自于价值观领域的批判,深刻包含着道德意义的前置判断,而对于文艺的价值观问题有两个重要的思路。一个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者是赵丹说的“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

  《甄嬛传》是后宫争斗剧的代表,其情节上到底是不是“漏洞百出”,这该责问编剧;内容上是不是“煽、色、腥”,这该问观众;主题上是不是“唯斗争论”,这该质问国家广电总局是如何审核的。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垃圾”的论调是不是公允还有待再议。但从整个事件的评论看,这仅仅是作者的一孔之见,自家之言,如此而已。舍此,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尤其不能成为社会公认价值观的典范或者代表,因为人人都有表达观点的自由。从这一点看,作者撰写此文的意义也仅此而已,只是自己观点的表达而已,错与对本身不能说的如此绝对。而这本身就是贯彻了上述两个思路的结果。

  宫廷剧的烂拍并非从《甄嬛传》开始,笔者也是非常讨厌看清宫戏的一类人。因为在这些电视剧中,背离了历史之真与戏剧之假,颇具备在娱乐大众的过程中误导观众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戏剧却似乎成为常胜将军,经久不衰。越拍越烂,越烂越拍。在赚得无数大众眼泪的同时也赢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电视剧与现实无关,也与政治无关,可以肆意发挥,更是无关痛痒。当然,电视剧本身也没有价值观的宣传义务。

  但对于《甄嬛传》进行如此险恶的批评,显然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在被斥责为“垃圾“之后,到底该如何正确对待呢?依照笔者的意思,电视剧就是电视剧,何必太较真?当初,邓丽君的歌曲不是被称之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嘛,事实上如何?21世纪的今天,台湾一部《海角七号》的电影被作家王丰批判为“大毒草”,实际上也远非如此。在现实的语境之下,非但邓丽君不是“靡靡之音”而成为男女老少的偶像,其音乐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海角七号》也没有“毒害”很多大陆和台湾的青少年,而是过去了就过去了,一则娱乐事件而已。

  所以,对于那些即使个人眼中斥责为“破烂”“垃圾”的后宫争斗剧们也不防保持一个淡定的心,不就是一部电视剧嘛,有何大不了?须知,“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啊!

-

相关阅读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身价亿万苗侨伟携儿女逛街 夫妻恩爱18年(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