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 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为我国航海事业做出卓越奉献,他就是老船长沙明宗;她今年74岁,却从来没想过退休,她就是山东第一位、青岛惟一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誓当“终身护士”的李桂美;她抛家舍儿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断创新使销售额连年攀升,她就是销售合作社售货员韩英芳……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历年来当选为“全国劳模”的可亲可敬的劳动者们,他们用奉献诠释了“劳动节”的真正含义。 ■在岗年龄最高:全国劳动模范、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李桂美 74岁老护士没想过“退休”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病人需要,我会一直工作下去,直到80岁、90岁……”昨日,记者在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见到已经74岁高龄仍坚守在护理岗位上的李桂美,她是我市目前仍然在岗的最年长护士。作为山东第一位、青岛惟一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她从来没有想过从岗位上退下来,如今她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55年。 几十年来,节假日李桂美从来没有休息过,平均每天工作在13个小时以上,每年加班200多个工作日,连续38个春节都是在病房和病人一起度过,每年的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三都在医院值班。按照国际惯例,获南丁格尔奖者都享有“终身护士”的美誉,但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却没有“终身护士”这一档,所以到退休年龄时,李桂美还是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她却向医院提出,退休后还想继续工作。最终医院同意,只要她愿意,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她可以在岗位上干一辈子。“南丁格尔80岁还在岗位上奉献,我还不到年龄。”李桂美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去年9月份,李桂美的老伴突然去世,古稀之年的李桂美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可想而知,但仅仅过了一周,她又出现在了医院。 1993年6月,在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授给了李桂美,并奖给她3万元,当时月工资不过100多元的李桂美把这笔相当于20多年的工资捐给了市红十字会,用这笔资金设立优秀护士基金,奖励突出贡献的岛城护士。如今,“李桂美突出贡献护士奖”已经成为激励岛城“白衣天使”奋进的标志。在市传染病医院,还组建了 “李桂美护理小组”和“李桂美职业道德教育基地”。 “我在病房一直干到将近2000年,那时候我还能给病人扎针呢!”李桂美说。之后,医院几次调整,考虑到李桂美的年龄,医院领导把她调到了院感科。这个科室和病人的接触相对少,收集医院诊疗室、医护人员手上、病房各处的样本到实验室做细菌检查,并监督消毒等。同时,李桂美还兼任一些新护士的培训工作。“我是闲不住的人,真让我退休回家,我会很难受。”李桂美说自己也曾年轻过,知道年轻护士欠缺什么,她很乐于去帮助年轻人。 ■最长寿:马腾海·1956年劳模 组织技术攻关炼钢造机车 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产生全国劳模最多的一年,今年已86岁高龄的马腾海就是当时62名获得此殊荣的一员,大学毕业进入四方机厂工作不过5年,对于当时年仅30岁的他来说,这份荣耀来得有些惊喜,然而也是莫大的鼓励。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年代,马腾海用所学知识组织技术攻关,提高了炼钢生产效率,为机车生产制造助力。离休已25载的马腾海是记者采访的全国劳模中最年长的一位。 马腾海说,作为当时厂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他的勤恳和创新工作得到了认可,作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先后参加了几次全国重要的大会。 1951年,马腾海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冶金系毕业后分配到了四方机厂铸钢车间担任技术员,负责钢炉技术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习,他虚心向老工人学习请教,并和工人们密切合作,将自己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 马腾海回忆说,当时他入厂后,发现厂里的工人大部分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只凭经验生产,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工人学习,把自己掌握的炼钢理论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工人们,他和部分技术人员共同组织了炼钢技术学习班,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使工人的技术和文化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而让马腾海至今还引以为自豪的则是为了发展生产而进行的技术攻关,他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加快工业化建设的步伐,机车生产钢材供应不是很充足,厂子只能自己炼钢,电炉技术能力落后制约了炼钢生产使得产量不高,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马腾海和技术人员一起组织技术攻关,对炼钢电炉的改造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设计了多种方案,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最终对电炉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大大地提高了炼钢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工作中,马腾海凭着一股子拼劲,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推出了多个新钢种,为当时的机车生产立下汗马功劳。 从一名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马腾海用勤恳认真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他曾6次获得工厂劳模(先进生产者、红旗手)称号,1956年荣获机车车辆局、机械工业部、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担任青岛市冶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理事长。 ■最无私:市南销售合作社售货员·韩英芳 抛家舍儿“巧干加实干” 今年77岁的韩英芳接受记者采访时声如洪钟,提起当年做售货员、蔬菜公司经理的往事时如在眼前。“我们那时只想着小消耗、多卖钱,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创造财富。”韩英芳老人说。 1952年,17岁的韩英芳正式参加工作,她每天都是提前半小时去上班,做好开门的准备工作,耐心给顾客介绍商品,用下班后的时间去街道和有关单位了解对菜店的需求,及时调整各种商品。 “那时候卖盐、糖什么的,都是大袋子散装的,买多少称多少,效率比较低,买的人一多就要排队,不少顾客抱怨。为此我利用下班时间提前称好,按照一斤装、半斤装的标准包好,第二天顾客过来买就很快,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我们还能腾出手来去进货。”韩英芳经常积极想办法,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这种“定量法”使得店内年年超额完成营业定额。 韩英芳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候货品奇缺,很多货物特别是节假时需要去外地进货,不管雨天、雪天都要保证市场的供应。“那个年代各商店都没有汽车,全是地排车,把鱼肉菜进来后,再装上地排车到有关单位和居民大院把需要的商品送去。为方便顾客,我们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把能提前加工半成品的商品加工好。”韩英芳说,当自己工作不忙时,就主动帮助抬油桶、抬大包、拉地排车帮助送货,特别是冬季进大白菜,大部分都在夜间到货,自己就主动上车卸菜。“记得有一年冬天大半夜4吨白菜拉回来了,我爬到车上去卸货,卸了整整一晚上,手脚都冻麻木了,但干活时一点也不觉得累,卸完后同事和家人都心疼得要命。” 韩英芳干起工作几乎达到忘我的状态,1955年入党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也不敢松懈。她的大儿子一出生就被送到沈阳的奶奶家,闺女出生后虽说留在青岛,但韩英芳身心全扑在工作上,几乎无暇顾及,只好送到别人家里帮忙照顾,直到8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凭着一股韧劲和不断的创新精神,韩英芳为单位为国家创造了效益,为市民提供了便利,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工作者、内贸单位授予的模范,1955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1956年前往北京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最执着:胶南市铁山镇后石沟村乡村教师·刘金民 无怨无悔扫盲近30年 胶南市铁山镇后石沟村乡村教师刘金民,1960年6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在基层扫盲工作中,他执着地坚守了近30年。 刘金民1950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胶南铁山后石沟村教学,一直工作到1977年扫盲工作结束后回家务农。为搞好全村的扫盲教育工作,他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身心扑在扫盲教育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需经常到县城开会学习,当时交通不方便,只能步行三十里路到县城参加学习,风雨不误。有一年秋天他到县城学习,天黑后冒着大风暴雨往家走,回家后腿冻得疼起来,他衣服顾不上换,饭也顾不上吃,紧接着就到学校上课;后来腿疼得越来越厉害,拄着拐杖到县医院检查,发现患了风湿性关节炎。他没有叫苦喊累,照样坚持上课,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就是下暴雪,晚上一样去给村民上课,一天也不耽误。”刘金民说。 “其实我就是1944年到1945年上了两年私塾,但是怎么能给那么多人扫盲呢?因为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刘金民说,为能使大家对所学内容容易接受,他利用开会学习等机会,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种扫盲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当时有不少村庄多次到后石沟村观摩学习。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全村360户人家1400口人中,从1950年至1960年分期分批扫除文盲1200多人,村里的青壮年文盲全部扫除。他使后石沟村变成了无文盲村,还为村里培养出多名村干部。为巩固扫盲教育成果,他又提出建议,接连办起了初小班、高小班、初中班,使扫盲教育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效果。 在他的扫盲教学过程中,当时的胶南县铁山乡有五个单位来调动他任粮库会计、供销社会计、铁木厂会计、乡团委书记、乡中学团委书记等职务。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这些单位的工作待遇和条件都比扫盲教育好,但他干好扫盲教育工作的想法始终没有动摇,一心扑在扫盲教育工作上,无私奉献、无悔无怨。“我就想把村民们都教成有文化的人,因为我从小上学就不容易,知道不识字的苦处,所以我也想让村民们都识字,都有文化。”刘金民说,最终,在1960年6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现在,刘金民在胶南市铁山镇后石沟村务农,安享晚年。 ■最热情:赖双玲·公交驾驶员一干16年 全部热情倾注安全驾车中 今年61岁的赖双玲,是公交系统中第二个全国劳模,虽然已经退休了6年多,可退休后的日子用她的话说“比没有退休时还要忙”。赖双玲现在是青岛市家政协会的秘书长,负责协会日常工作,每天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这种忙碌源自她对工作的热情,从放下票包当上一名驾驶员,一干就是16个年头,退休后的她工作热情不减,在她身上可以看到那个时代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态度和时代精神。 退休前,赖双玲是青岛公交集团的员工,17岁的她成了一名普通乘务员,1976年本来已转入行政工作的她却放弃了舒适的办公室工作,毅然放下票包当上了2路电车的一名驾驶员。“我一直特别喜欢开车,当我坐在驾驶室发动车子时,那种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赖双玲说,当时女驾驶员还不是太多,她觉得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行当,就打算干一辈子,而且必须干好。“如果说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话,那么作为一名驾驶员,安全行车便是我的天职。”赖双玲说,在行车中她谨慎驾驶,通过不断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避免事故的多项预防措施。从开车到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前,她安全行车33万公里,从未发生过责任事故,她所驾驶的车辆也从未发生任何机械事故。 1978年,电车2路队成立了“三八”班组,虽然驾车只有两年时间,赖双玲就以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成为第一任班长,全班共有33人,全是清一色的女同志,班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情如姐妹,几年中三八班赢得了省、市和公司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先后有11人入了党,19人入了团,并有12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作为先进班组的组长,赖双玲感到由衷的欣慰,而三八班组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在从事驾驶员的16年工作中,赖双玲倾注了她最大的热情,2路线到了旅游季节客流大增,班组的司乘人员往往要连轴转,几个月轮不上一天公休,然而他们却从没抱怨过。“至今我回想起来,从没后悔过干这份工作,如果要说遗憾,那就是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不是一个让公婆满意的儿媳。”赖双玲说,在从事驾驶员的十几年时间里,她没在家里过一个团圆年,除夕夜不是她当班就是替人值班,有人说她是80年代的大傻瓜,但她觉得无怨无悔。 “一次成为劳模,终生都要先进。”从公交行业退休从事家政服务,赖双玲硬是干得得心应手。赖双玲说,从被授予全国劳模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以后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要以劳模要求来完成,现在即便是退休了,也是这样。 ■足迹最远:船长沙明宗·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出海绕地球转了36圈 出海航行30年,从未出过安全事故,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36圈,全国劳动模范、青岛远洋运输公司老船长沙明宗还以胶州海轮船长的身份,成为美国加尔沃斯顿港名誉港长,赢得了世界各地同行的尊重。而为了凝聚船员力量,他放弃了很多春节休假,最长一次出海25个月,抛下刚出生8天的儿子和产后身体尚未康复的妻子,这一切为航海事业的奉献,为他的人生增添了诸多动人音符。 今年74岁的沙明宗精神矍铄,看上去不过六十出头,从军和出海远洋经历让他性格刚毅,他说自己虽然姓沙,但眼里可容不下一粒沙子,不论干什么都得保质保量!这位老船长告诉记者,1994年初,他担任船长的胶州海轮在连云港装货,船员们发现装货的麻包里掺有大量沙土、石块,80斤装的麻包里竟掺假43斤。得知情况后,沙明宗紧急组织全船人员分成几组,冒着凛冽的寒风,日夜坚守在舱口监督装货,阻止大批劣质货物进舱。后来,租船人代表在船员大会上激动地说:“你们阻止了800多吨杂质上船,防止了大量沙土进舱被运到国外,为保护国家信誉立了一大功。”此事被连云港市政府和口岸委等有关单位了解后,立即严查处理。 为了节省物料费,沙明宗还亲自掌握着各种物料的出入账,严格按规定发放使用,就连船员休假时捆纸箱用的绳子,他也规定只能使用价格为尼龙绳四分之一的麻绳;船上千余米的管路,常年日晒雨淋,如果保养不好两三年内就会烂穿,而在他的船上,8年过去了,绝大多数管路仍在使用。 从当海员到船长,他常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让同事回家过年,他曾主动让出休息时间,自己在船上度过了四个春节。1969年,妻子刚生下儿子8天,他就接到命令要出海,等回到青岛时,已经是25个月之后,2岁多的儿子看到陌生的父亲,吓得直往母亲身后躲,这让老船长对妻儿十分愧疚。“赶上这么个情况,脾气不好也没办法,当时谁也不会总顾着自己的小家。”沙明宗的妻子常年操劳,换来了家庭的稳固和三个儿女的成才,更让丈夫安心工作而无后顾之忧。 说起出海生涯中的大事,沙明宗最自得的是在美国当名誉港长。1980年春天,他驾驶远洋货轮,横穿北大西洋,通过百慕大三角,第一次抵达美国加尔沃斯顿,中国海员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深深打动了美国各界人士的心,加尔沃斯顿市市长带领政府官员上船,把任命沙明宗船长为该港名誉港长的证书和加尔沃斯顿的金钥匙亲手送给了沙船长,沙船长和市长合影的特大照片也刊登在当地报纸上。1989年,沙船长第二次驾船到达加尔沃斯顿,由于任职期限只有5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名誉港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沙明宗船长驾驶巨轮数次绕好望角、穿百慕大、过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安全航行80余万海里,相当于144万千米,按照赤道周长4万千米来计算,等于环绕地球36圈。 ■最朴实:李凤英·从进厂起一直在生产一线干到退休 织布女工奉献青春和活力 李凤英年届八旬,老人的耳朵因多年劳累只有微弱的听力。记者到访时,老人几乎扯起嗓门跟记者聊天。“这都是干了一辈子织布,在织布车间落下的病根,成天在轰隆隆的车间里忙活,嗓门不大才怪?”李凤英老人幽默地说。虽说是句玩笑话,却道出了老人平凡而高尚的一生,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全部献给了纺织事业,从十五六岁进厂起一直在生产一线干到退休。 李凤英是新中国成立前进厂工作的童工,亲身经历过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国棉六厂做织布女工。感受到新社会的幸福和党的温暖,她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因为多织布、织好布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于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李凤英更加焕发了工作积极性,事事处处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创造新的生产成绩。工作中,李凤英看到清扫机台造成许多人为次布,影响入库一等品率,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她很心疼,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于1955年创造出一套先进的 “普通布机扫车法”,即由上到下、由里到外、擦扫结合、有规律、有顺序、不漏扫、质量好、效率高。产量、质量、下机、再修布、入库一等品率5项考核指标均为同工种先进水平。每月平均超产800码,比计划少出50%的次布,在织布值车工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1956年同期当选全国劳模的纺织业女工有好几个,具体我不记得了。去北京领奖后,我们就在北京照相馆留了个合影。”李凤英从箱子里拿出一张老照片,上面是她们的合影,她和郝建秀并排坐。“母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退休后我接班,每次在车间里都能听到前辈们、同事们对她的赞扬。”李凤英的女儿王春明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