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劳模特征也与时俱进,然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劳模们身上总有些东西没有变,并且在每个时代,总能彰显他们作为杰出劳动者的独特价值,那就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青岛市总工会主席李皓在谈到今年劳模评选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青岛共有14000多名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全国、省、市劳模。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伴随新中国60多年风雨历程,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一穷二白。郝建秀作为一名普通纺纱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创造了郝建秀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广到全国纺织系统。“火车头精神”、“铁人精神”推动着新中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如今郝建秀小组传承了九代,但“火车头精神”依然在班组中闪光。 改革开放初期,是张瑞敏、汪海、常德传、周厚健、陈玉兰等一批企业家劳模,乘着改革开放东风,靠着开拓进取、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创造精神,推动青岛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模、远洋船员严力宾在突遇火灾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奋勇扑救,用宝贵的生命告诉人们,一位时代先模的价值选择。 进入新世纪,青岛市又涌现出了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金牌工人许振超,他在继承发扬老一辈劳模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同时,苦练技术、大胆创新,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的全国著名劳模。在许振超的感召下,青岛港又涌现出徐万年、皮进军等一大批先模人物。以德为重、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振超精神”成为青岛港码头工人的时代精神。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是靠广大职工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凝聚个体微弱力量形成抗击风险的合力。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激发出的劳动热情,推动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工人群体因勤劳坚韧登上了《时代》年度人物榜。大风大浪中,中国劳动者诠释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改变命运、劳动造福人类、劳动推动世界的真理,在危机中坚定地支撑起祖国、家庭和自己的命运,赢得了尊重。 我们还看到,忙碌在医治大地震伤员“战场”一线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年近七旬的全国劳模李桂美;百年灯塔守护人王炳交;30多年坚守一线终成“全能技师”的夏晓宾,他们用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不懈奋斗告诉人们:当代劳模正在以他们的劳动和创造,推动着各个领域发展进步,成为广大职工效仿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创新劳动推动发展进步 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上也出现了轻视劳动、轻视劳动者现象。这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导致了诚信缺失、弄虚作假、贪污腐败、巧取豪夺等社会乱象。必须重新认识劳动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把尊重劳动作为全社会道德规范。近年来,青岛市各级工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功竞赛活动,旗帜鲜明地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主旋律。 “作为劳模,不光要自己进步,还有义务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进步。” 青岛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班长夏晓宾把自己的过硬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成员,用“四精”工作法带出了3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徒弟,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尽快胜任工作需要,并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 车架生产一直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的瓶颈工序,车架工段长穆杏村大胆创新,对生产线进行了十多项改进,对作业流程、生产工具和班组管理进行了创新,连续数月创车架总产量过万台记录,在全国同行业中屈指可数。 一手打造了中国北方沿海最大港口物流企业的青岛港物流分公司经理王炼强以身作则、敢闯敢干,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冒着巨大风险创先河开通了国际贸易业务,打造了四大科学体系,三年实现收入3.5亿元,创利税6000多万元,职工工资收入也保持在青岛社平工资2.7倍以上。 “我们80后也是好样的!”拿过好多个技能大赛冠军的青岛公路管理局职工王洪勇言语中透着一股自信。他在央视《状元360》中,一举击败全国几大顶尖高手,获得金牌机械王状元,并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做好服务。”“上岗一分钟,微笑60秒。”青岛市服务窗口“十大笑脸”、青岛交运集团长途汽车站迎门服务员,同样是80后的女职工陈美佳对自己如此要求。 如今,新时期的劳模正用创新劳动诠释着劳模精神,这些超越时空的精神特质正在不断结晶,汇聚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这种劳模精神历久弥新,劳模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发挥着品牌效应。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在各级工会的号召下,广大职工以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技术培训等活动。知识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层出不穷,“首席工人”、“首席技师”遍地开花,影响带动着全市广大职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最大范围地传播他们的崇高精神,使劳模精神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成为凝聚全市职工群众不断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的生产、生活,各级工会组织也一直注重加强对劳模的管理服务工作。市总工会、市劳模协会建立健全了劳模管理电子档案,对劳模的工作单位、年龄、就业、收入和家庭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使劳模管理、困难劳模帮扶救助工作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 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工会的关心支持下,市总工会从2004年起建立困难劳模救助资金,用于开展关爱劳模送温暖活动,为全市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平均养老金以及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劳模发放慰问金和救助物资。7年来共筹集资金2120万元,慰问救助各级劳模2万余人次。多年来,市总工会除了每年春节前对困难劳模进行集中救助外,日常也根据劳模困难情况及时发放帮扶救助金,劳模在日常生活中突发困难,只要提供相关证据,劳模所在单位写出情况说明,紧急救助资金便立即启动。同时,发挥劳模协会的作用,开展了“劳模携手、共创和谐”活动,让有条件的劳模按照自愿的原则与困难劳模结对,有针对性地使生活特别困难的劳模得到长期帮扶。多年来,市总工会还组织全国劳模健康查体、劳模游览啤酒城、看奥帆中心、看桥隧、向老劳模赠报等服务活动,并积极协调卫生、房产、民政等部门,为劳模在医疗、住房、入住老年公寓、殡葬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 为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市总工会、市劳模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劳模精神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劳模精神三进”活动,开展一系列的劳模报告进企业、劳模座谈进校园、劳模演讲进车间、劳模服务进社区、进工地等活动,展现劳模风采,服务广大群众。在第三粮库,4位劳模的精彩报告让在座的干部职工深受感动,纷纷成为他们的粉丝。在伊春路社区、在地铁施工工地……150多位劳模志愿者发挥各自特长,分批次为社区居民、为农民工兄弟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学生教育咨询、医疗服务、小家电维修、自来水管道维修、灶具维修、汽车保养、理发和花草修剪技术咨询服务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劳模们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的技能和品格无私奉献社会,也感到非常愉悦和满足。劳模精神传播活动正成为青岛这座文明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个时代,总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追求,一个民族,总会有一群奋发有为的精英。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以及他们身上体现的高尚精神和品格,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在劳模精神的激励下,全市广大职工充分焕发出国家主人翁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贡献。 |
上一篇:青岛市总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显作为
下一篇:“土专家”玩转“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