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个演习课目呈现四大特点 “这次海上三天联演的八个演习课目呈现四大特点。”25日,中俄海上联演联合指挥部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一是突出联合作战。在三天海上演习中,在联合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联合筹划、联合指挥、联合行动,在兵力编成和协同上高度融合。 二是突出实兵对抗。在演习形式上,实施红蓝双方对抗演习,包括航空兵与水面舰艇编队、水面舰艇编队之间 三是突出海空一体。在联合课目的演习中,依据作战情节,组织空中、水面、水下兵力,实施一体化作战。 四是突出体系作战。演习中,各级指挥所在中俄双方参演舰艇,全程依托信息指挥系统,综合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组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 装备再先进,人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海军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一个月前刚刚完成信息化改装。在这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中,“哈尔滨”舰担负海上演习的中方指挥舰,舰长石磊率官兵迎接这场国际“赶考”。 “装备升级,心里更有底” 这艘战舰参加过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庆祝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等百余项重大训练演习任务,出访过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首次实现了人民海军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突破。2003年被中央军委授予 “海上先锋舰”荣誉称号。 完成装备升级改造的 “哈尔滨”舰,让石磊惊喜。新型指挥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处理来自岸、海、空、天等多维空间的数据信息;新型武器装备系统,速射炮,多枚远程反舰导弹,新主炮系统,使战舰火力更强大。 装备升级也带来新挑战。改装期间舰上人员更新,训练基础薄弱,新装备亦需磨合调试。但石磊很有信心。战舰还未出厂时,舰员就已培训30多批,还组织舰员到同型战舰上学习,尽快缩短和装备之间的差距。 在这次演习前,“哈尔滨”舰已试航6次,4次实际使用武器。对于防空、反潜等演习任务,官兵都进行了模拟训练。“这次实际使用武器,对于装备是考验,对于操作技术也是考验。”石磊说,装备的磨合和人员的训练都做足了功课,完成演习任务,我们心里有底。 “以前学历史现在向前看”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舰船的远航能力,也是海军实力的重要标志。“哈尔滨”舰入列不久,就成为人民海军的“出访明星”,至今已航行近35万海里。出访俄罗斯、朝鲜及美洲四国,石磊都在舰上。 石磊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出访美洲四国,那是中国海军战舰首次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大陆。 石磊记得,那次出访准备期很长,有一个多月。他担任副航海长,当时还没有电子海图,准备工作繁杂,需要熟悉所有海区、港口等。出航检查时,海军首长向他提问南半球的洋流、气旋特点,他紧张得几乎说不出话。 在美国,石磊登上了“星座”号航母,和美军直接接触。亲眼目睹的差距让他感悟:“我们以前学历史,现在更应该向前看。” “人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石磊介绍说,近几年海军的训练不断变革。现在依照新的训练大纲,更强调资格训练,每个岗位分阶段训练考核,递进积累,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针对性、效益性更高。 尽管装备更先进、更精确,在石磊看来,人的作用仍然是战斗力的关键。 对于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石磊来说,面对“90后”、独生子居多的舰员,训练、管理是他花心思最多的地方。他认为,舰长就是一艘战舰的主心骨,什么样的舰长带出什么样的兵。“装备再高级,人的作用不可替代。”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