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恰似一幅布局精妙、笔法纯熟的江南山水。这是杭州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 它从秀美的西湖和磅礴的钱塘江晕染开来——西湖映衬下的老城精致优雅,钱塘江烘托着的新城大气奔放。以西溪湿地为代表的六条生态间隔带,宛如恰到好处的“留白”。 整幅画卷,无论传统的街区,还是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体;无论主要的干道,还是普通的街巷,处处匠心独运、精心勾描,建筑立面、人行道铺装、 我们在出发之前,就了解到,近年来,“生活品质之城”一直是杭州最高层级的城市定位。置身其间,才更为真切地发现:品质,这个外延和内涵原本都有些模糊的词汇,被杭州诠释得何等的精到。 一个完善的城市风貌控制体系 在西湖的湖滨路漫步,背后是商业都市的喧嚣,面前却是大自然的恬静。阔大的湖面,起伏的山峦,完美的天际线,浑然天成。 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杭州可谓煞费苦心。我们在杭州市规划局采访时了解到,为了让西湖的天际永远保持完美曲线,在前些年,技术手段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造高楼,先放热气球在杭州成为惯例。也就是说,凡是在规划建高楼的地方都要放个热气球,如果在西湖湖面上能看到气球,高楼就必须降低高度。 现在,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杭州对西湖天际线的控制力度更是不断加大。西湖的天际线控制的范围一扩再扩,除了沿西湖规划整治的7.3平方公里,还有更远一层的控制区,甚至涵盖了钱江新城、滨江、钱江四季城三个遥远的新城。杭州市政府就曾让滨江一幢楼降低了50多米,因为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从西湖上看过去,这座楼就像是吴山上又竖起了一座保?塔(西湖旁边的一座塔)。而位于钱江新城的市民中心,原规划高度曾达到300米,后来怕影响西湖景观也改到了120米。 如今在西湖三面环山的山脚下依然不见一座高楼。 要知道杭州是国内房地产的热点城市,为了拥有湖景这块不用打任何广告的金字招牌,有太多的房地产开发商觊觎西湖周边的地块。联系这一背景,西湖的天际线得以完美的保留,杭州的坚持越发值得钦佩。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打造“品质之城”,杭州控制的不止是天际线,它还对历史建筑进行最严格的保护。 在杭州看来,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最大“卖点”,最大的特色。对于全市50年以上的8000多间老房子,杭州提出 “保护第一,应保尽保”。杭州决策层不止一次地强调,“杭州的特色就体现在这8000间老房子上,如果没有这8000间老房子,杭州就没有任何特色,与其他城市没有任何区别。” 杭州还严格控制城市的色调。专门出台了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对505平方公里内的城市建筑进行“色彩控制”,确立了以灰色系为主的城市主色调…… 正是这一系列的规划、控制,从整体上确保了城市不同区域间风格的协调、品质的统一。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着眼全局,统筹城市发展各个子系统,建立起完整的规划控制体系,为杭州塑造城市风格、提升城市品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一条有机更新的城市改造路径 当下的杭州,如果说西湖是一颗项上的明珠,那么中山路则是腰间的玉带。 这条路在南宋时就是临安城的南北主轴,如今恢复了南宋御街的称谓。步入其间,看到的是南宋以来就形成的坊巷格局,以及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而道路两侧设计精巧的流动水系,更是完美再现了历史上杭州最富特色的“路河相融”的城市肌理。“就像上海的新天地,南宋御街已经成为杭州城市时尚品质生活的新地标。”杭州市民不无自豪地说。 很难想像,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凋敝——“商业价值整体衰落,业态资源流失严重。历史风貌和地方性特征破坏明显,特色渐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系统严重老化,生活在中山路两侧的一些老百姓住在人均只有几平方米的危旧房里,整天过着倒马桶的日子。”在一份调查中这样记录。 而南宋御街之所以能涅槃重生,与杭州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的“城市有机更新”的建设理念密不可分。 “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总是要建设,总是要发展,”杭州市建委宣传处长翁焕明介绍,“所谓有机更新,就是不单打独斗,不大拆大建,把城市建设当作系统工程,从片区的概念出发全盘运筹。治水、治气、治路同步推进,生态、文化、历史同步保护。” 翁焕明介绍,像每一条道路的有机更新,杭州不仅仅是考虑路面铺装、管网铺设,连道路两侧绿化带、建筑立面、周边街巷、文化符号都通盘考虑,同步更新。“道路建设在杭州不只是畅通工程,还是生态工程、文脉工程。”他说。 正是抱持这样的理念,西湖、西溪湿地、良渚大遗址、运河、南宋皇城遗址、中山路历史街区等诸多改造工程成功实施,杭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一条十年不移的建设时间轴 注视杭州实施的这些有机更新工程,我们还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周期都很长,大多历时十年之久。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2001年以 “西湖西进”项目为起点,逐步推进。经过10年实施,先后共拆除景区内60万平方米的违建,外迁住户、单位3200多家,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新增景区游览面积500多万平方米,环湖沿线全线贯通,重现300年前明朝中叶时期的盛况。最终西湖文化景观成功申遗。 城市道路设施有机更新工程,从2002年开始,先是针对城市出入口,后来针对主城与辅城间的联系,再针对中心区快速交通,接着针对“毛细血管”般的支小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背街小巷改善工程,2004年启动。推出了道路平整、积水治理、立面整治、危房修缮、平改坡、公厕改造、标志牌多杆合一等14个方面的举措。到目前共完成了2808条背街小巷、626个庭院、2991幢房屋改善工作。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在考察过后,留下了“一个幸福的休闲之地”的题词。 39公里长的运河杭州段历经10年整治,建成“学习长廊”和游步道,世界顶级灯光大师罗杰·纳博尼执掌设计的运河旅游亮灯工程,展现出独一无二用灯光描绘的江南水墨丹青。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正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决心和耐心,成就了杭州的品质。 翁焕明介绍,一位兄弟城市的官员在考察了杭州的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后,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杭州真是敢于舍得——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短期的利益,以换来长远的发展。杭州是在用一种咬定青山的定力、锲而不舍的耐力,走出了一条品质城市发展之路。 一个持续24小时的保洁时间表 打造“品质之城”,杭州还提出要建设“国内最清洁城市”。因为在杭州看来,一座好的城市与其说是“造”出来的,不如说是“管”出来的。 在杭州采访,这座城市的清洁程度确实让人印象深刻。马路上难觅纸屑和小广告的踪迹,倒是经常可以看到身着工作服的保洁人员在认真地清扫。就连过街通道也明亮整洁,没有一点污渍。调查数据印证了我们的这一感觉。去年,93%的杭州市民高度认可杭州环境卫生状况,94.8%的游客认为杭州是国内最清洁的城市。 保洁是每个城市每天都在做的工作,举措也大致相同,杭州为什么会如此清洁?杭州市城管委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杭州没有什么特别的做法,要说有的话,不外乎高标准和严要求。” 正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杭州的保洁标准高得近乎苛刻。像人们俗称的“城市牛皮癣”——小广告的清理,杭州向全社会招标,中标企业每天早上8点之前,要完成第一遍清理,之后进行巡回保洁,做到随贴随清,滞留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巡回保洁时间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各区城管办负责监管,不达标企业将被扣除保洁费用。 道路保洁也是如此,城区道路分为三级,一级要做到24小时不间断保洁,最低的三级也要保证8小时重点时段保洁。 在监管上,各城区每月都要考核清洁度得分,并在《杭州日报》上公布,这一成绩还被纳入市对区城市管理目标考核。 一个并不深奥却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套从不放松的严管制度,管出了一个国内最干净的杭州。 一座沟通政府与市民诉求的平台 在杭州,红楼是每一个市民都熟悉的所在。 这个准确称谓是“杭州城建陈列馆”的砖红色历史建筑,是杭州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沟通政府与民意的重要平台。“红楼问计”已经成为杭州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像中山路改造时,人行道用虾红还是中国黑?盲道如何铺设?都是广大杭州市民充分参与之后,给出了答案。 其实不止是重大工程,杭州城市的整体建设,已经建立起了充分听取民意的动力机制。用杭州市政府的官方表述就是——构建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使公共政策从制定、执行到评估、监督,都有民主的机制和程序,做到 “用身边的民主来解决身边的民生”。 采用这一机制,杭州力图做到“问情于民”,改不改让老百姓自己定;“问需于民”,改什么让老百姓自己定;“问计于民”,怎么改让老百姓自己定;“问绩于民”,改得怎么样让老百姓自己评。 “让民意领跑政府”,有专家将杭州这一“开放式决策”的行政方式,称为“杭州模式”。而正是这一模式,让杭州事半功倍。 我们了解到,为了缓解停车难,杭州计划出台“停车新政”,市领导亲自列出“十大问题”在《杭州日报》等各大媒体刊登,共征集到28万字的意见建议,以良好的民意基础确保了“停车新政”的顺利实施。 在背街小巷的改善工程中,有160多名专家、36000多位市民直接参与,收到各类意见建议5800条,其中被采纳的有4500多条,采用率达78%。 可以说正是这一模式,确保了杭州的城市建设成为了“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确保了杭州的城市品质一步步的不断提升。(段晓东 邹吉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