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学芬中是个普通人,女儿、母亲、妻子这些角色她当得都不如这个站长尽职。 “苏站长,莱西车驾驶员送来一位在车上差点受骗的老太太,不管问她什么就是光哭不说,怎么办啊?”2012年正月初四上午10点,苏学芬接到服务员打来的求助电话,她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到重点旅客候车大厅,迎门班服务员正围着一名60多岁呜呜痛哭的老太太进行劝解。 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苏学芬将驾驶员叫到门外了解老人被骗经过。 原来,这天早晨,老人独自从莱西汽车站上车后,驾驶员就发现她一直唉声叹气,伤心流泪,检票时驾驶员得知她要到青岛去找自己20多年没见面的妹妹。车辆行驶中,驾驶员从反光镜里发现后排一名中年妇女开始接近老人,两眼直盯着她身上的首饰,行驶到胶州时,老太太和中年妇女突然一起下车,透过车窗,驾驶员看到中年妇女一直在试着撸老太太手上的金镯子。见状,驾驶员赶紧停车硬将老人拉上车,带回了青岛长途汽车站。 苏学芬心里大概有了数,她上前拉住老人的手,通过和她拉家常来了解事情原委。诚挚的话语、温和的笑容打动了老人。老太太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她守寡多年,2011年再婚,儿子一直不赞成,以至于家境富裕的儿子推脱工作繁忙过年也不回家,正月初三晚上因家庭琐事她与老伴激烈争吵后,一气之下第二天清晨离家出走了,谁知路上遇到骗子,自己很矛盾,不知该回家还是继续“离家出走”? 苏学芬给老人的儿子打去电话,当天下午,老人的儿子就开车赶到车站将母亲接回家,这对母子一年来积压的矛盾终于化解。 “苏站长真厉害,只要她出面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服务员们对苏学芬由衷佩服。 1980年3月,刚满18岁的苏学芬来到青岛交运集团青岛长途汽车站,成为一名普通的迎门服务员,30多年来,她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9月她被任命为长途汽车站站长。 “为旅客服务心里要有情,心里没有情,微笑也是假的。”这句话被苏学芬用心血和汗水验证到现在。 旅客也是我的亲人 家里的事情她常常忘记,可旅客的要求她却记得清清楚楚。她能从旅客细微的神情变化中发现问题。 2006年初的一天晚上,一位老人有些摇晃地走进了候车室,苏学芬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察觉到老人可能身体不适,立刻扶他进了重点旅客候车室。 果然,老人称自己手脚麻木,头发晕,一天没吃饭了。苏学芬赶紧为他倒上热水,买来饭菜。休息之后,老人执意要走,她又亲自护送老人回家。途中,老人再次感到不舒服,苏学芬赶忙将他送到附近的医院,经检查为高血压中风,幸亏抢救及时老人才转危为安。 像送离家出走的老人、孩子回家,帮助车站上有困难的旅客,这样的事情多得已经数不清了,用苏学芬自己的话说,长途客车有终点,为旅客的服务无止境。 苏学芬是个普通人,女儿、母亲、妻子这些角色她当得都不如这个站长尽职。 一次凌晨3点,苏学芬爱人突发急性阑尾炎,腹部剧痛,服药后也不见缓解。这时,苏学芬上班时间到了,想起车站还有重要活动,她犹豫了,最终心中的天平还是偏向了工作。她叫醒公婆,让两位老人送丈夫去了医院,自己则含着眼泪向车站赶去。 很多人不赞成苏学芬这样做,苏学芬的理由是:“旅客也是我的亲人。” “劳模营销”双丰收 从2005年4月起,苏学芬开始负责车站“劳模营销”特色服务的具体实施。“劳模营销”在当时是个新生事物,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苏学芬只能从头做起,在摸索中想办法、找出路。 “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儿来!”经过几天的思考,苏学芬决定从基本的营销活动发传单开始,她带着几名年轻的服务员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做起了车站旅游直通车的营销宣传员,向市民不遗余力地推销车站的旅游直通车线路,宣传“情满旅途”优质服务。 就在她忙得不亦乐乎时,一位市民的问题给了她新的思路,“你们有订票业务吗?” 苏学芬心里一亮,这不就是营销书上讲的“顾客的需求”吗?一个上门送票的主意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营销入户,送票上门”特色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在日常走访中,她又从学校获知,假期前由于考试的缘故,学生到车站购票极为不便,但学生市场却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挖。了解到这点后,苏学芬积极开展流动售票、院校营销,从此,“情满旅途”流动售票车开进了驻青高校的校园,学校师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买到长途汽车票。 随后,苏学芬又从旅客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服务项目,设立售票外点,开通网上订票业务,设立自助售票机,开展电话订票业务,增设了防止旅客行李出现错拿的“行包随身贴”的特色服务,开通了青岛樱桃节、葡萄节以及青岛至鹤山等一系列“情满旅途”旅游直通车,方便了市民的旅游和出行。 每年春运期间,为方便农民工顺利安全返乡,苏学芬都会带领车站劳模团队访企业、进厂矿、下工地,实地了解农民工乘车返乡方面的实际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了“情满旅途”返乡直通车服务,实现了农民工返乡“门到门”。 回顾自己走过的30年人生路,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苏学芬淡淡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发财,三不想当官,我只希望做好平凡的小事,为旅客服好务,我觉得这样活着,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