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163天,总航程超过2.8万海里,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凯旋。今年青岛有12人参加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成员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局一所。矫玉田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高级工程师,他担任此次南极考察大洋队的队长。昨天,刚刚返回青岛的矫玉田接受早报记者专访,详细揭秘了此次南极科考之旅。“此行收获很大,发现了一箩筐‘宝贝’,其中在南极半岛500米深海,首次打捞上白色的海参。这次科考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进行大规模的大洋考察。”矫玉田说。 回青猛补觉补蔬菜 “9日深夜12点多,从上海飞抵青岛后,我心里感觉很踏实。到家,吃了妻子准备的八宝粥,尖椒、萝卜丝,找到了家的味道。”矫玉田说,尽管已经有多次赴南极的经历,但回到青岛后,他一直在调整自己,主要做两件事,一是补觉,二是补充蔬菜。在海上航行,尤其是遇到大风浪,在船上很难睡眠,因此回家后,矫玉田的作息很规律,每晚9点左右睡觉,一直睡到早晨7点左右。“虽然途经澳大利亚时,我们补充了大量的蔬菜,但到了南极的时候,多数的蔬菜比较干,水分流失得很厉害。在科考船上,吃上营养的蔬菜有点儿难。”矫玉田说,在家调整的时间里,他每顿饭都要吃蔬菜,补充营养。因为在海上呆得时间太长,矫玉田的体重从80公斤降到了78公斤。 探索南极半岛秘密 谈起此次南极之行,矫玉田表示收获很大。“这次南极之行,青岛一共有12人参加。”矫玉田告诉记者,“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于去年11月3日由天津始发,执行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一船三站”保障任务与大洋考察任务,同时首次执行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试点项目”,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超过2.8万海里。 矫玉田告诉记者,此次 “雪龙”号共执行了47项科学考察、工程建设和后勤保障任务,开展了生物、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常规气象观测、冰川及气象、天文、绘测以及储油罐工程、站区文化建设及站区设备维护、考察站二期工程、冰芯场地建设及后勤保障设施设备维护等,并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进行大规模的大洋考察。此前,我国只在半岛附近海域调查过3次。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南纬63°)的大半岛,也是当前国际上对南大洋科学考察项目最多、最为集中、投入最大的海区。 在南极吃年夜饭 在科考船上吃年夜饭,让矫玉田和队员们记忆深刻。矫玉田告诉记者:“因为担心除夕夜有任务,春节前他们就包好了饺子,并冷冻起来。“年三十的晚上,我们的船已经停靠在南极,但夜间海上刮起了大风,我们只好航行到附近一个名叫‘象岛’的小岛旁边避风6小时。”海洋大学2010级气象学专业的郝光华参与了本次南极科考,他告诉记者,吃过年夜饭后,科考队举办了一个联欢晚会,一起庆祝新年,但到了晚上12时左右晚会结束,工作人员又开始海上科考作业。记者了解到,年三十晚上,科考队员可以通过卫星电话和家人问好,因为队员比较多,因此每人的时间限定在6分钟。 郝光华今年23岁,是青岛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年轻人爱玩,船上也配了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等,这都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他和其他队员一起,争分夺秒作业。矫玉田表示,极地的各项专业调查,原计划15天完成,经过13天的连轴艰苦作业,全部完成了任务。郝光华说:“那段时间的确很累,但大家干劲十足,有时候队员累了,就躺在椅子上睡一会儿,醒来继续工作。” 海上气旋最致命 矫玉田向记者展示了一段他们南极作业的视频。在这段视频上,记者看到,为了赶时间,大洋队的队员们经常在大风浪中展开科考任务,因为有的设备比较重,下海前需要多人用专业绳索固定。矫玉田说,那片海域容易发生气旋,有时候遇到气旋,瞬间的风力就达到8级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每次都绑着安全带。“因为大家安全意识高,海上作业没有发生险情。” “大洋队还参与了物资运输任务,在冰上运输,我们的队员充当护路任务。”矫玉田告诉记者,在冰上运输冰缝最可怕,为确保货物不坠入深海中,遇到冰缝队员们立即找来冰块填充,确保了冰上运输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