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习题集、作文选、教材解析等各种形式面世的教辅书已经成为许多家庭一项重要的“支出”。然而,学生手中花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买来的“名牌”教辅书也可能是“盗版”。 日前,岛城一家教育公司与青岛一家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一套作文教材遇上了外地“李鬼”,真假作文书虽然“长相”雷同,但所用纸张不同,本来应该是教孩子写作的盗版作文书的封底上面竟然还有错别字。“李鬼”被正版教辅书的著作权人告上了法庭。 昨日,记者在岛城教辅书市场调查发现,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们不惜每学期花上一两百元给孩子购买教辅书,然而市面上的教辅书有的封面设计相似、有的甚至连内容也雷同,这让家长们在购买的时候难以甄别。 典型案例 青岛作文书外地被复制 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期间,青岛一家知名教育公司与岛城某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授权出版社在三年内以纸质图书出版发行一个系列的特色作文教材、共五部作品的中、英文本的专有使用权,作品由出版社负责出版,由这家教育公司承包作品发行。正版图书教材每套两册售价为80元。 2009年8月,该公司与江苏人李某签订合作协议,授权李某在协议约定的江苏省某市区域内使用作文教材、教学法、教学方式和教育培训方式进行教学经营,李某向该公司采购教材并缴纳相关费用。按照协议,李某在从事经营性教学中不得对该公司提供的教材进行复印、复制、改变,一经发现,不仅停止供货,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李某在被许可的区域范围内复印、复制、改变教材,赔偿违约金20万元。 然而,李某没有遵守协议,在当地私自复制了这套作文教材650多册,并且已经销售450余册。 盗版者被判赔十万元 把正版教材和盗版教材放在一起,经法院对比发现,真假作文书之间有不少差异,“正版书籍版面印刷简洁大方、色彩柔和,与整个封面设计相互辉映;而盗版书籍封面色彩过于浓艳,下方颜色为金色,突兀而不自然,整个画面不协调;盗版书封面上的文字大小与正版不一致。而且正版书籍采用轻型纸印制,盗版书籍用的是双胶纸。 ”除了封面、用纸,在内文书眉处,正版书网点印刷清晰,线条与色块套印准确,而盗版书印刷掉版、不清晰,线条与色块套印不准确。盗版书籍在封底文字中甚至出现了错别字。该教材的出版社据此出具了一份说明认定样品为盗版书籍。 市南法院审理认为,这起案件为合同违约之诉,李某违反约定私自印制书籍,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判李某向该教育公司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0万元。 市场探访 分辨“同胞兄弟”让人晕 昨日,记者在昌乐路文化市场的一家教辅书店里看到,两种在封面显著位置写着 “××夺冠”(七年级语文下)的教辅书摆在一起,光看封面就好像是“同胞兄弟”。除了“××夺冠”四个大字,下面同样有一行稍小的字“优化训练”,并且都注明是针对“人民教育版”教材的。不同的是,在封面上部类似小皇冠图案的下方,印着不同的字。 “其实两种书的全称不一样,里面的习题也不同。 ”这家书店的女店主告诉记者。记者发现,这两种书来自两家不同的出版社,厚薄相差挺大,其中一种标价为10.80元,另一种为19.80元。 昨日,记者在书城和文化市场的书店里也看到,虽然不是教辅书销售的旺季,但周末还是有不少学生、家长来选购。“有《教材全析》、《教材解析》、还有《教材全解》,你要哪一种? ”市民张女士替上八年级的儿子买书,她在一个书柜前仔细翻阅着几种教材分析类的辅导书,一脸困惑,“有的叫 ‘解析’、有的叫‘全析’,名称这么像,翻翻内容也差不多,真怕买错了。 ” 记者在七八家书店里转了几圈发现,仅初中生“满分作文”选就有六种,此外,“课堂”、“状元”、“指南”等都是教辅书书名的热门词,有的连封面设计也极为相似,很容易让人挑花了眼。 业内揭秘 最快一个月“编”出一本 “做教辅书的利润可比文学书大多了。 ”一名出版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教辅书市场乱象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利”字。 据这名业内人士介绍,通常出版一本教辅书,从报选题开始,选题通过后组织材料编书,经过编辑审查后排好一本书的样子,还要申请书号等,然后就可以开印了。“一般的流程走下来要花一年的时间,但如果是面向小范围发行的教辅书,或者是为了赶上开学的时候,最快一两个月,一本全新的教辅书就‘出炉’了。 ”他告诉记者,有的教辅书从网上扒拉下来一些题,然后“改头换面”、再“平均分配”,就“摇身一变”成了一本新教辅。 新闻链接 “拼凑”教辅书监管待完善 南京市曾对教辅书市场进行调查,该调查显示,中小学教辅书存在大量问题:比如有的印刷时间标明的是当季,内容却是几年前的,观念陈旧;有的书名相同,却有多个出版社的版本;有的书字号小得连成人看都吃力;还有的书,题目、答案错漏较多等。 据新华社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学生和家长“刚性需求”的存在,教辅市场隐藏着巨大的利益,与出版相关的各界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这导致多年来教辅市场呈“多”、“乱”、“杂”等几大乱象。在市场上,雷同品牌的教辅随处可见,而以 “名师”、“名人”、“名校”为号召的教辅也大量存在,还存在一位“主编”挂名多个教辅产品的怪现象。 2011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从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质量、价格、市场等多个环节明确提出了管理措施和要求。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比如尽快出台关于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详细标准,进一步完善教辅监管制度体系。(记者 雷林) |
上一篇:桥面挂瀑布世园会用泉水当导游
下一篇:行业协会牵头力保原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