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青岛头条 > 正文

解读大沽河价值链:加速城区东进 崛起新兴产业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4-09 06:49:57

    编者按:这是一个可以重新听到河水流动的季节。备受瞩目的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春天这个节点上,尤其令人挂怀。2月8日,青岛治河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最长、档次最高的综合性基础建设项目大沽河治理工程开工。从那天起,这条与城市未来息息相关的母亲河,就迈上了重生的征程。两个多月过去了,沽河流域五区市的工程标准段都已经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日前,本报组成了报道组,从入海口始,溯流而上,胶州、城阳、即墨、平度、莱西由南至北,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采访。我们以流域地理节点为轴线,推出“大沽河综合治理采访行记”系列报道,就工程进展、沿岸风土、治理工程外延效应等进行细致采访,以飨读者。

    清明时节,莺飞草长。行进在胶州沽河岸边葱郁的田野间,可以清晰地倾听到大沽河带给这一区域的非同寻常的春之声。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不仅层层递进地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而且像一个引爆点,将最大限度地完善、提升、释放积聚起来的产业能级。41.6公里的蜿蜒岸线,是一条沉甸甸的“沽河价值链”。

    样板段毗邻少海新城 加速城区“东进”步履

    采访从工程样板段开始。已率先启动的大沽河治理胶州段样板示范区位于胶州中心城区东侧,毗邻该市全力打造的都市型旅游休闲度假区少海新城。

    站在高耸的、遍布深深 车辙的河防大堤上,记者目睹几十台挖掘机和运输车辆往来奔突,新拓宽的大堤底座在渐次夯实、增高。不远处,少海北湖的景观工程也在施工中,与之遥相呼应。

    在施工现场,胶州市大沽河治理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段样板示范区工程长2.53公里,目前施工的是堤防工程部分。大沽河现状堤岸防洪标准仅为20年一遇,本次治理中将通过清淤、护堤等使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自2月15日开工以来,工程推进迅速,现已完成土方34.68万立方米,占设计土方的26.2%。除样板段外,由此向北直至胶济铁路桥两岸20多公里堤防工程也已完成征地拆迁、招投标等工作,近期开工建设,今年主汛期前完工。胶济铁路桥以北河段堤防,将于9月底开工,明年汛期前完成。整个胶州段防洪工程年内计划投资11.4亿元,其中包括拆迁费用2.9亿元。堤防工程结束后,各段景观、交通等配套工程将相继展开,其中,样板示范区内将建设延绵壮观的堆绿式景观,布局生态亲水的湖心鸟岛。

    无疑,未来的大沽河胶州城区段除了洪畅、堤固、水清之外,还将岸绿、景美,并与少海连成一片,成为城区东部一处集休闲、旅游、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亲水生态轴线。而这,正与近几年胶州城区向东、向南延伸的大趋势不谋而合。大沽河治理,给胶州的城市空间布局带来了新的机遇。 生态优先促宜居幸福四大产业带沿河布局大沽河综合改造工程之于胶州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全长179公里的大沽河自胶州东北部进入该市境内,蜿蜒胶莱、李哥庄、胶东、营海4个东部镇(街道),最终于营海街道办事处东营村入海。整个胶州段河道全长41.6公里,先后穿行于该市重要的生态农业区、小城镇建设区、都市旅游区和新兴产业区。采访中,胶州市一位负责人说,大沽河治理对于胶州市的意义远不仅仅是一条河道的治理,它将为胶州东部乃至整个胶州市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大能量,拉动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新兴产业发展及小城镇、新型社区建设迈上新阶段。

    在位于胶东镇麻湾三村的胶州市大沽河治理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大沽河胶州段治理规划及进展。着眼于把大沽河建设成防洪安全屏障、滨河交通轴线、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聚集带、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结合大沽河胶州段的沿河特征和产业特点,该市确定了建设“幸福、生态、活力母亲河”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生态中轴、幸福纽带、活力水岸”。

    其中,“生态中轴”即坚持生态优先,增加绿量、水量,恢复生物多样性,与胶州湾一道串联起大青岛完整的生态系统。“幸福纽带”意在突出宜居功能,着力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完善交通体系,构建由新城、新市镇、新社区三层级构成的城乡统筹、生态和谐的流域人居体系。“活力水岸”重点在于强化产业创新,从北向南依次打造四大产业带:北段围绕沿河高效农业示范区、特色精品园等现代农业,打造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带;中段依托少海新城、李哥庄沽河金岸旅游区等, 打造新型幸福社区聚集带;入海口依托生态湿地,打造滨海湿地保育带;南段对接高新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以北斗卫星导航、华创风能风电等一批龙头项目为带动,打造蓝色装备制造业产业带。

    生态中轴、幸福纽带、活力水岸的靓丽蓝图带给人们关于大沽河、关于整片区域未来的无限遐想。

    小渔村将变身渔人码头 新兴产业崛起沽河两岸

    行进在沽河两岸,春风拂面,那些在工地上忙碌的人群就像是在用激情丈量着灿烂的未来。

    营海街道办事处东营村是位于大沽河入海口最南端的一个村庄。记者来到村东码头时已临近中午12点,在正午明亮的阳光下,港湾里静静地泊着几十艘渔船,河海相连的景象愈加壮观。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这里的男劳力历来以出海捕鱼为业,近年逐步转产到养殖或其它产业。历史上曾有海水灌入淹没虾池、农田的经历,希望这次河道治理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

    面对老人眼中的殷切期待,街道工作人员称,“即将来临的改变将比想像的更多、更好。”街道党委书记胡长富说,这里紧邻产业新区和少海新城,高端制造业以及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近几年聚拢于此,生态改善、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已是指日可待。在不久的将来,东营村将彻底改变传统渔村面貌,变身活力金岸、现代渔人码头。

    他所说的产业新区即近年崛起的胶州湾产业新区,位于大沽河入海口西岸,是一处利用沿海滩涂盐碱地建设的新兴产业聚集区,已落户北斗卫星导航、大唐华创风电、新加坡亚星信息产业园等多个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双积路、胶州湾大桥连接线等环湾交通体系建成后,产业新区将实现与西海岸经济新区、高新区以及青岛主城区的高效联通,将会生长成胶州产业链的重要一极。

    事实上,大沽河胶州段和以此为轴心的辐射地带不仅已形成新兴产业聚集的胶州湾产业新区、旅游度假功能日益凸显的少海新城,沿河溯流而上,在胶东街道、在李哥庄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迅速聚集,由此打开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重要节点的李哥庄镇更是以大沽河综合治理为契机,正在制定新的镇域规划和旅游规划,定位为新兴工业重镇、生态旅游新城、滨河小城市。党委书记李述献介绍说,该镇将沿大沽河规划建设中国乡村最长的环形自行车道,以及休闲垂钓等多个旅游项目。同时,当地传统制帽业正由单纯的制造向研发、交易等产业高端延伸;机械、电子等产业则随着技术更新和高端项目引进谋求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抢抓治河机遇 农民收入预期年增14%

    大沽河两岸,是青岛农业的“黄金走廊”。胶州市胶莱镇即是大沽河畔一个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大镇,现已形成5万亩优质高效蔬菜种植区。此次治河之举,能给该镇4万菜农带来什么?

    “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一大机遇,”当地一位负责人展示了一份新近制定的镇域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大沽河治理将给胶莱的生态农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将突出现代农业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特色,实现优质高效、观光旅游、科技示范三大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全面提升。”他说。

    按照该镇规划,胶莱将重点发展“两河、两线、四园、八区”。“两河”即沿大沽河和胶莱河流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旅游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类型;“两线”即打通新朱诸路、营旧路两条道路,实现“四园、八区”全线贯通;“四园”即全力打造王疃现代农业观光园、小高休闲农业生态园、青岛农业大学科研示范园、胶州大白菜产业园;“八区”即规划建设温室采摘区、蔬菜认种区、大田蔬菜自收区、大白菜品种展示区、淡水养殖区、游泳垂钓区、节水灌溉示范区和林果采摘区。“两河、两线、四园、八区”有机结合,沿河有园,园里套区,全线贯通,相辅相成。

    胶莱镇的农业规划只是胶州市借势大沽河治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该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一部惠及两岸更多百姓的胶州市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正在修改完善当中。该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两园一区”,即沿大沽河两岸1公里范围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农业为基础的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园;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和推广等建立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通过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建立休闲农业观光区。规划明确提出:藉此,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14%。

    风起于青萍之末。当大沽河治理工程拉动两岸现代农业发展、惠及广大农村百姓时,那是何等壮哉!美哉!(记者 王丽艳)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汇泉北广场草坪确定更换方案 效果图公布(图)
下一篇:青岛春季房展人气旺 市区中小户型受购房者追捧(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