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本报接到多名市民的电话,反映中山路及人民路附近筒子楼居民居住条件恶劣。记者将市民心声带到“两会”会场,反映给政协委员。昨天,两位长期关注危旧楼房改造的政协委员赵高潮和李嘉奎与记者一起到中山路筒子楼现场查看,他们决定增加提案,推进市区危旧筒子楼改造。 反映:市民期盼筒子楼改造 “我家住在中山路165号,那一片的筒子楼很多,都是危旧楼房,没有上下水和卫生间,屋里墙面都脱落了,我们每天睡觉都提心吊胆的。”市民王先生说,筒子楼里面太挤了,卫生太差了,有条件出去的人都已经搬走了,剩下的居民都是条件差的。近日,本报开通“市民向两会建言”以来,有10余名市民反映筒子楼的居住问题。本报将市民的心声带到了“两会”,并联系到了政协委员赵高潮和李嘉奎。在了解情况后,两位委员主动要求跟随记者前往中山路筒子楼现场查看。 现场:筒子楼里藏安全隐患 昨天下午,在中山路165号,沿街崭新的墙面和里面的筒子楼形成强烈反差。走进楼院里,赵高潮也吃了一惊,地面全是淤泥和塑料布等生活垃圾,墙边堆着木头块和破棉布,狭窄的楼院上空随处挂着晾晒的衣服。 今年50岁的彭连青从小在中山路165号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长大,10年前才搬走,直到现在他82岁的母亲还住在房间里。见到两位委员,彭连青不停地诉苦,他指着脱落的墙面说:“这房子跟我老母亲的年纪差不多,晚上睡觉时都会有石灰掉到头上。” 调查:人员密集改造难度大 据介绍,中山路附近的筒子楼住户多达近千户,中山路165号一共3层楼,每层楼只有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厕所,而一层楼的住户竟多达16户。 李嘉奎介绍,筒子楼的主要问题就是“三无”,无上水、无下水、无卫生间。“中山路筒子楼之所以多年来没能改造或拆迁,就是因为人员密集、空间狭小,改造没足够空间,拆迁时开发商的收益率又太低,几乎没有开发商愿意去拆。” 提案:呼吁改造筒子楼 看过现场后,两位委员当即决定,连夜撰写筒子楼改造的提案,并在“两会”期间进行展示和讨论。“目前中山路筒子楼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会在提案中建议利用政府财政改造旧城。”记者 田璐 刘泽源 王婷 相关新闻 旧城改造别忘保护 一些政协委员建议,对整个西部老城区需要加强保护。政协委员尹明琴在提案中称,由众多优秀建筑组成的历史风貌区是城市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当前西部老城区历史风貌保护中仍有不少问题。尹明琴建议根据老建筑的原有功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保护,将风貌区的保护与当下的城市文脉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