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即墨小村做500年鸟笼 年赚千万元(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3-17 07:16:46

  人物

  老顽童发明“捉鸟笼”

  在大欧村,72岁的老艺人吴洪连是全村最年长的老艺人之一,村里人都叫他“老顽童”。他从小就学会了制作各种鸟笼子,但最喜欢制作的是一种专门捉鸟的笼子。

  吴洪连老人告诉记者,大欧鸟笼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按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扁形、花鼓形、凸腰形等。鸟笼制作选用上好的竹料及梧桐木,将鸟笼框圈制好后,放入锅中蒸煮。因此,大欧鸟笼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

  “俺小时候顽皮,不学正道,”吴洪连老人说,他家祖祖辈辈都会做鸟笼,他7岁就开始学做鸟笼子了。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一种能自动关门的“捉鸟笼”,这种鸟笼的门是活动的,像一个机关,当有小鸟进入笼子踩到机关后,笼门会快速关闭。

  “每天能做5个。”吴洪连老人说,做一个笼子可费力了,从选竹子到制作成零部件,再到完成整个制作,至少需要上百道工序。他和老伴一个月下来,光做鸟笼就能赚上万元。

  前景

  500岁老村要做大做强

  “村里将打造一个花鸟大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鸟笼加工基地。”大欧村村长吴安昌告诉记者,数百年来,村民靠鸟笼为生,但数百年来,手艺虽然传承了下来,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今年,村里将引进资金,建立全国最大的鸟笼生产基地。“大欧村的鸟笼手艺目前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下一步还要申请国家级非遗。”即墨七级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即墨明清版县志记载,大欧村做鸟笼的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当时建村时,有一位吴姓老艺人从北京将鸟笼的绝活带到了大欧村。如今大欧村鸟笼已有500多年历史。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 康晓欢)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山大开建乐坏周边小旅馆 村民成大学职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