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如何防范手机"被消费"

来源:河南日报 2012-03-16 21:03:14

    也许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新买的手机没怎么使用就产生了不少上网费和下载费,查询时才发现自己开通了很多收费业务。据专业人士介绍,这些手机其实在出厂时就被生产商绑定了收费信息,用户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被消费”陷阱。

    手机用户张小姐说,刚买的一部手机,上面有很多快捷键,一按下去就自动发信息出去,然后就回个信息说我定制了什么业务或参加了什么活动!还有用户段先生说,某品牌手机在打开的时候,选择键和退出键分别连接3个、2个收费业务,不使用时也极易发生收费业务。

    这样的收费陷阱屡见不鲜,集中在一些低端手机或山寨手机上。在出厂时,手机生产商就预先绑定了收费信息,设置在一些用户常用或容易触摸的功能按键上,只要被按下,定制信息就自动发出,有时用户迅速按关机键都没用。

    还有一种收费定时炸弹就是短信或彩信,一些用户反映,有上网功能的手机收到带有链接的短信或彩信时,不小心点击就会定制或收费,真是防不胜防。

    掉进“被消费”陷阱,不少消费者难于维权,一方面,这些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很难明确界定是自主消费还是“被消费”。而且,这些山寨手机难觅踪影,消费者大多不愿为几块钱或十来块钱去不断投诉或打官司。

    针对“被消费”陷阱,专业人士给你出了5种方法防范。

    一是修改按键功能设置。部分手机有自定义按键功能的设置,用户只需进入手机设置中,把那些按键的上网、信息定制等功能取消,设置回自己需要的功能键。当然,也有很多“霸道”的山寨手机根本无法修改设置,这样只能通过“刷机”解决,也就是重装手机操作系统,这必须找有经验的人士帮助,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手机论坛里寻求办法自主解决,或者去电脑城找一些手机档口来帮助“刷机”。

    二是利用手机锁定键盘功能。消费者在不用手机的时候,或将手机放置在裤袋或包中的时候,可以开启锁定键盘功能,这样就不会因为误操作而产生收费。

    三是如果是一些对上网没有需求的消费者,不如取消手机上网功能。

    四是不要随便打开短信或彩信中的网址链接,特别是谨慎下载应用程序。

    五是定期检查自己的数据业务收费情况,特别是在月底前,消费者一定要拨打运营商热线查询自己的数据业务收费情况,发现有问题可及时取消。(光保)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消协:投买保险要多长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