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老太摆摊卖的鞋垫和鞋都是她自己纯手工制作的。 不容易八旬郑老太坚持练摊八年 近日,网友“胶州好男儿”在青岛某网站发帖称,青岛伊春路夜市上有一白发老太太天天摆摊卖东西。“老人真的很不容易,我宁愿在老人这里多买几双,即使我用不到!”帖子中,这位网友号召市民多去老太太的摊点买东西。 3月11日下午5时许,根据帖子中的描述,记者找到了这位老太太。她白发苍苍,和其他“练摊”人一样,东西都摆在一块布上,主要卖些手工鞋垫和鞋。老人告诉记者,她叫郑丽君(音),今年已经80周岁了,家就在伊春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在这里摆摊已经8年了。 夜市上,有不少人在老人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市民刘女士说,她就是看了网上的帖子后“慕名而来”的。最终,刘女士挑了一双小布鞋和三双鞋垫后离开了。一旁的郑先生说,他家就在附近,时常过来光顾郑老太的小摊。“有时我不要找回的零钱,老太太还不乐意,非要塞给我。” 说缘由儿孙都孝顺不想拖他们后腿 郑老太说,她的老伴早年因工伤去世,两人本来有4个儿子 ,后来二儿子得病去世了。现在她和二儿媳、孙子住在一起。 郑老太告诉记者,儿子、儿媳妇们都非常孝顺,但自己却舍不得花他们的钱。“前段时间,给我送来了台电视。有时也送些吃的、用的。”但同时,郑老太表示自己不愿意拖累家人。“现在我的左眼又有白内障了,几个儿子商量着去医院给我做手术,但想想要花四五千块钱,我就心疼。” 郑老太的生活来源,就是老伴去世后政府每月给的抚恤金。“一开始每月70元,后来慢慢涨到了每月900元。”郑老太说,现在不愁吃喝,摆摊有两个原因:“做鞋子是我的爱好,能消磨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家人的负担。”每天下午4时至6时左右,郑老太都会准时出现在伊春路夜市上。最近生意还不错,一天能卖出七八双鞋垫,3月 10日还卖出去了两双小鞋。 摆地摊看见别人摆自己也想试一试 “我15岁就会自己做鞋了。”郑老太告诉记者,“当时家里很穷,妈妈一年就给我做一双鞋,很多时候都是光着脚上山干活。”郑老太说,为了能有鞋穿,她在母亲做鞋的时候偷偷学习,再趁母亲赶集时偷偷做鞋子。渐渐的,郑老太就变成了“熟练工”,后来家里姊妹三人的鞋都是她负责做。 8年前,郑老太在夜市上看到一个比她还大12岁的老太太在摆摊卖鞋垫,“我觉得自己也有这个本事,回到家就做了一些鞋垫和小孩穿的鞋子。”一开始出来练摊抹不开面子,前两天一个买卖也没成。“到了第三天,我才慢慢适应 ,开始有了顾客。摆摊没什么丢人的,能自食其力,只要不给儿女拖后腿就行。” 讲诚信外面刮大风也要给顾客送鞋 “我做的鞋垫和鞋子都是纯手工的,虽然看上去没有大超市里卖的漂亮。但穿着舒服,用的材料也都是好料子。”郑老太告诉记者,8年下来,已经有一批回头客了。“大人的鞋垫3元一双,小孩的鞋子10元一双。有人还价 ,便宜点我也卖,反正这东西也没什么成本。” 郑老太的二儿媳妇告诉记者:“俺妈做的生意虽小,但她却非常讲诚信。前段时间有一天风很大,我拦着她不让她出门了,但她说前一天有人预约了一双布鞋,当天非要出去摆摊。结果最后那个人也没再来买。”对此,郑老太不仅一点也不埋怨,反而很理解地说:“可能是因为天冷,人家没来。反正我每天都出摊,出摊的时候就带过去。”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七八双鞋垫,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就一两双,甚至有时还卖不出去。”尽管生意不稳定,但郑老太说,做这行图的就是个快乐。“如果没活干,就感觉时间过得真慢。现在有个活干着,时间过得快啊,一会就过去了。” “前天有个人来买小孩穿的鞋,说是送给在日本的小孙子。”接到这个生意后,郑老太一直很兴奋:“我做的鞋子都能出国了,能不高兴吗?” |
上一篇:奥利奥车间裸手拿饼干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