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23岁的女青年近日蹦迪3个小时,早晨醒来意外地发现耳朵竟聋了,一查是迪厅噪音惹的祸。昨天,记者从市立、海慈、三医、九医等医疗机构获悉,两成患者吃了噪音的亏,造成神经性耳聋。据悉,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噪音成听力杀手 市立东院耳鼻喉科主任郭朝斌昨天告诉记者,噪音如今成为市民听力的重要“杀手”。“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个患者,是名23岁的女青年,她到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聋。”郭朝斌说,这名女青年在迪厅蹦迪3个小时,早晨醒来出现耳聋症状。郭朝斌建议女青年休息,然后给予维生素药物治疗。郭朝斌在临床中发现,有两成的耳聋患者,就是吃了噪音的亏。他建议,市民要避免受到噪音污染,尤其不能戴着耳机开着大声听歌。 三医、九医耳鼻喉科负责人也表示,在临床中,有近两成的患者患耳疾与噪音有关。据悉,电子产品的升级发展,耳机的频繁使用,甚至有的青少年连睡觉也不摘,造成听力受损。噪声是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三医耳鼻喉科主任陈桂娥建议,平时使用“随身听”音量尽可能低些,一般不宜超过80分贝-90分贝。 400多新生儿听力障碍 记者昨日从承担着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任务的市妇儿医院了解到,去年仅新生儿就有400余名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医生称,母亲孕期感染病毒,产后新生儿黄疸、窒息等因素都会导致听力受损。 市妇儿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玉欣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青岛就对全市出生的孩子进行听力筛查,目的就是早发现早预防。她介绍说,在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这五大生理缺陷中,目前听力障碍占比重最大。据了解,目前我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已超过90%,通常是新生儿出生2-7天,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的儿童还要经过42天复筛,如果仍未通过,半年内到青岛妇儿医院进行诊断。 据介绍,2011年岛城医院共筛查出可疑听力缺陷新生儿839名,经过诊断,421名新生儿确诊为听力障碍,其中67名属于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的,需要戴助听器干预,其他的轻度和轻微听力不好的孩子,医生定期随访观察,追踪孩子的情况。 病毒黄疸窒息影响听力 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儿的听力受损?刘玉欣说,新生儿出现单侧或双侧听力障碍的总体发病率约为2‰,造成听力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新生儿听力损伤中有六成以上跟遗传有关,有些是父母本身是聋哑人,还有的父母本身是正常人但携带耳聋基因,从而遗传给孩子。 除了遗传因素外,母亲孕期感染也可导致孩子耳聋。“胎儿五个月大之前,是听力的发育期,这个时候如果孕妇感冒,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或是接触放射线等,都有可能导致胎儿听力损伤。”刘玉欣说,产后母婴溶血、新生儿黄疸、窒息也会损害孩子的听力:母婴溶血和黄疸可影响到孩子的听神经,而窒息则会由于脑部缺氧造成听神经损害。此外,现在白领女性结婚生子都较晚,高龄产妇生下高风险新生儿的几率也较大。(记者 于小阳 王磊江) 提醒 胎儿也能诊断是否耳聋 “除了老年的功能退化之外,其他听力损伤都可以预防,聋哑夫妇也是可以生育听力正常孩子的。”刘玉欣介绍说,我国每100个听力正常的人中就有6个携带有遗传性耳聋基因,虽然遗传性耳聋目前没有有效恢复听力的手段,但这并不等于不可预防,基因检测就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 “如果担心孩子将来听力不好,也可以到医院进行耳聋基因诊断,如果有风险,可以在怀孕4个月左右进行羊水穿刺,诊断胎儿是否是聋儿,发现聋儿及早干预,对预防聋哑儿的出生很有帮助。”刘玉欣说,如确定是遗传引起的,就可以尽早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使患儿聋而不哑,与人正常交流沟通;如果检测出携带有药物性耳聋基因的孩子,医生会告诉家长可导致孩子耳聋的禁用药品,孩子一生中远离这些药物,就能避免“一针致聋”的发生。通常来说,听力不好的孩子在6个月之内进行听力干预最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