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之变 两天来,我们讲述了一群拾荒者的生活和故事,他们的生活像围城,外面的人看他们是这种样子,他们看外面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垃圾对我们来说,是废物,可对他们来说,是财富、是朋友。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生活?他们的“垃圾朋友”跟他们“诉说”了哪些关于我们的故事?今天,请跟我继续走进他们的围城,讲述他们眼中的“垃圾之变”。 “没有我们,这些东西都浪费了” 清晨5时,5辆环卫车几乎同时到来,让这里的人们很兴奋,又能好好“忙活”一阵了。每当一辆环卫车到来,陈大姐和拾荒者们就赶紧拿着扒犁和麻袋在车后斗处等着。 值钱的东西捡不完 环卫车的后斗翻起,干垃圾、湿垃圾全都被倒出,垃圾场瞬间堆起一座小山,和以往一样,陈大姐等人没等垃圾全部倒完就爬到垃圾山上,用扒犁扒拉开没用的垃圾,将值钱的东西迅速挑拣进背着的麻袋里,不一会每个拾荒者的袋子里都装得满满当当,矿泉水瓶、废电线、食品袋,只要是值钱的东西,拾荒者们统统不会放过,一番挑选之后垃圾山上只剩下些不值钱的生活垃圾。 “你看看这些值钱的东西,要不是有俺们,这些东西不都浪费了啊。”正在挑捡垃圾的陈大姐说道。“你看这个垃圾场这么大,就凭我们这几个人根本捡不过来。”垃圾场内一名环卫工告诉我,在这里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他从未见过有人因为捡垃圾而发生争执,在这个地方,只要愿意干活,值钱的东西根本捡都捡不完。 “未来还需要我们吗?” 在7天的时间里,陈大姐和这里的其他拾荒者不止一次地表示,对未来大家都感到担忧,生怕自己的这个“泥饭碗”会保不住。“可能五一前后,垃圾场就要搬去别的地方了,到时候恐怕没有俺们能去的地方了。”陈大姐告诉我,这里的生活环境虽然差些,但总算是让他们有了一个能容身的地方,可是不久以后这处垃圾转运站将被关闭,新的垃圾场还能否容得下他们?这是现在大家最担心的事情。 “干了这么多年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俺就盼望着有天能够当上垃圾场里的员工。”老李大叔笑着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拾荒6年,老李每天都向往着穿上那件橘黄色的环卫服,堂堂正正地在垃圾场捡垃圾。 对于未来,大刘也有了一些想法,回家开个小店或者踏踏实实地到城里找份工作,大刘不甘心在垃圾场一直干到老。 “城里人用的塑料袋太多” 大刘告诉我,城里人用的塑料袋太多了。 刚到这里拾荒时,大刘并不清楚这些垃圾的行情,只知道塑料的东西可以卖钱,望着满垃圾场的塑料袋,大刘感到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塑料袋却都没人捡呢?拾荒者在垃圾山上翻完了,便会将垃圾袋扔掉,瞅准了这一“商机”,大刘每天除了翻垃圾山外,还跟在众人后面捡这些塑料袋,虽然每个塑料袋都很轻,但数量确实很可观,最多的一天里光是这些超薄的塑料袋,大刘就捡了足足一麻袋。 既不费力又能捡到值钱的东西,大刘一时感到很得意,但卖货的那天,大刘才觉察到这些塑料袋是多么不受待见,“当时捡得可多了,结结实实地塞了一麻袋啊,可你猜怎么着?人家一个子儿都不愿意出,根本不值钱。”收货的老板告诉大刘,这些塑料袋都是用最便宜的材料做的,送回塑料厂也拉不成新塑料了,因此根本不会有人收。 在这里漫山遍野的塑料袋不仅让拾荒者讨厌,也让垃圾场的员工们感到头疼,“这些玩意是最难处理了,没人愿意收不说,处理起来特别麻烦。”来此倒垃圾的环卫车司机告诉记者,在垃圾场里的东西大部分都可以再回收利用,其它垃圾也很好处理,埋在地下几天就没了,可就是这些塑料袋掩埋在地下,几年都不会变样,如果进行焚烧处理,释放的大量烟尘又会遭到填埋地附近居民的反对。 记者的话 在垃圾山“蹲点”的这几天里,只要是记者目所能及的地方,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超薄垃圾袋,人们从市场买菜得来的塑料袋,转手又装上了垃圾丢弃在这里,可降解的塑料袋以及纸袋,少之又少,让我们意识到白色污染并未远离。在抚顺路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大批的超薄塑料袋在销售,平均一个塑料袋的价格不足一分钱。 垃圾里的“宝贝”越来越多 在这个垃圾场拾荒时间最长的老李大叔经常感慨,刚来这里的时候每天能捡些瓶瓶罐罐就很不错了,偶尔捡到块铁皮,他和老伴都能兴奋半天,可如今这垃圾堆里的宝贝可真不少。半导体收音机在这里很常见、废旧的手机在垃圾场里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拾荒者们隔三差五便能捡到一些,电脑芯片有时候都能成堆地捡到。 陈大姐告诉记者,在这里捡上一个破手机比捡一袋子瓶瓶罐罐要值钱的多,“手机什么的,底价就是5块钱,你算算这得捡多少垃圾,如果样式新的话还会更值钱。”陈大姐说,每次捡到手机,拾荒的人们都会高兴半天,她也不知道老板收这些破手机干嘛用。后来陈大姐听同行说这些东西是能炼出金子来的,不过对于这个说法她一直都不相信。 大刘捡到过金戒指 “这算什么,俺还在垃圾堆里捡到过金戒指呢。”在和陈大姐交谈时,大刘扛着一袋垃圾走过来说。2010年6月的一天,大刘在垃圾场的一个袋子里看到一个红色的心形盒子,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枚金灿灿的戒指,大刘当时就兴奋地大叫起来,后来到首饰店请工作人员帮忙验了一下,果然这就是枚纯金的戒指,“卖了500块钱,现在想还是卖便宜了。”大刘说。 能吃的东西到处是 在垃圾场内整袋的馒头,完整的蔬菜随处可见,这些别人丢弃的食物却在养活着窝棚区的人们。“小伙子,你看我们吃这些东西是不是觉得特别脏?。”正蹲着剥白菜的老李说。老李告诉记者,去市场上买菜吃,随便买点菜就要花上个十几二十几元的,“在这个地方的人哪个不知道省钱,可省钱是一方面,另外有些东西确实是没坏,俺们也不是傻子,坏了的东西俺们也不会吃的。”李大叔告诉记者,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就会明白,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确实是好了,可铺张浪费的毛病却是越来越厉害,在他们临沂老家,孩子浪费一点东西都是要被大人揍的,城里人的浪费让他和老伴很看不过去。 逢年过节有鱼有肉 “每逢重大节日,对俺们来说好日子就来了,月饼、馒头、整盒的蔬菜、什么都有啊。”陈大姐告诉记者,最让她惊讶的是,他们平时都不舍得吃的肉食,有的人却当垃圾一样扔掉,整扇的猪肉,整只的羊腿在垃圾堆上经常能够见到。每当捡到这些东西时陈大姐都感慨,既然有的人家东西多的吃不完,那为什么不能分给其他需要的人呢?陈大姐告诉记者,在老家每当家里的东西吃不完,主人家都会将东西分给邻居一些,或者直接做好了请邻居和亲戚们来吃,这样做既不会浪费东西也增加了相互间的感情,城里人的做法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可能是城里人亲戚朋友少吧。”陈大姐说。 超市酒店是浪费大户 对拾荒人来说,城市人的浪费给他们提供了60%以上的食物,在几天的相处时间里,我发现捡东西吃并不只是因为这里的人比其他人更懂节俭,而是有些食物的确未变质,简单地丢弃实在可惜。在走访了岛城几处垃圾回收的集中地后,记者发现了不少包装精美的土特产,有的甚至连包装都没有打开,只是因为即将过保质期就被整箱地扔掉,这种情况在一些酒店的集中地和超市附近最为严重。 记者感言 在太原路垃圾中转站采访的几天,是我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最辛苦、最难熬、最震撼、也最有成就感的日子。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繁重的工作压力,常常让我们不愿将脚步放慢去体会身边的事物,对大部分都市人来说,房子、车子、孩子成为奋斗的全部,但物质上的富裕却又难以让人们感到满足,“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快乐。”这是陈大姐经常说的一句话。城市人富足的物质条件让窝棚区的人们感到羡慕,但城市人的生活态度却是这里的人们难以理解的,“整天活得那么累,每天睁开眼就是钱钱钱,这日子俺可过不了。”闻着最恶心的空气,穿着最破烂的衣服,老李大叔却经常会为城里人“叫屈”。 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强,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但是他们劳动着、快乐着。7天的时间里,总是不停地问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也不止一次地问为什么不走出去,这里那么苦!可是,听到的回答是,这里苦归苦,其中的乐却是旁人看不到的。大刘喜欢这里的公平,不用受别人的约束,也不会有人欠薪;陈大姐喜欢这里的自在,不会受别人的歧视;老李夫妻喜欢这里的稳定,在这把年纪能有这样一份挣钱的营生理应满足……对这里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采访终于结束了,特别想向他们道声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坚强和乐观。 本版撰稿 记者 王晓先 摄影 记者 于滈 |
上一篇:市区多叉路口改造将建天桥
下一篇:青银高速货车严重追尾载3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