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探访胶州湾畅想党代会宏伟蓝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02-13 07:17:11

    【核心提示】

    李群同志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提出: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

    在未来的城市空间大框架中,胶州湾的东岸、西岸、北岸将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连日来,记者围绕党代会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沿胶州湾向东、向西、向北探访。

    向东

    党代会报告:东岸老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着力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

    东岸老城区奏响“优美”序曲

    被老百姓称为“后海一线”的胶州湾东岸,如今已经奏响“做优做美”的序曲,小港湾、欢乐滨海城、青岛新客站……一个个火热的工地现场,在胶州湾东岸串起了一条动人的金色项链。

    百年中山路迎来“春天”

    多年前中山路的繁华景象,如今只是很多老青岛记忆的一部分。“胶州湾隧道开通、地铁开工,加上政府新的规划,我觉得这一带绝对是好地方。”在市民张先生的眼中,新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将给老城区距带来“春天”。

    “市南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东西部区域的均衡发展。海关、商检、海事等行政部门都在西部聚集,这都是老城区的优势。”市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的城市发展中,这里将重点建设集边检、港航、信息、咨询、货代、航运交易、金融、保险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

    据记者了解,西部“青岛国际航运服务区”的区域范围为:河南路以西、胶州湾以东,涵盖市南区的八大峡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3个管区。结合西部旧城改造和南岛、中岛、北岛组团建设及胶州湾东岸线功能调整,依托毗邻青岛港、快速路三期和海底隧道出口等交通优势,推进青岛航运大厦、航运交易中心等产业载体建设,推动航运服务、物流服务、贸易类企业向该区域内聚集。

    小港湾打造邮轮母港

    小港湾曾是最具老青岛特色的老城区之一,这里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许多青岛人的回忆。2010年6月,随着小港湾正式命名 “晓港名城”,小港湾的深入改造也正式启动。昨天,记者来到小港湾的改造地块,一片印着“晓港名城”效果图为背景的挡板之内,不断传出机械设备轰隆隆的鸣响。

    “我们等了几十年,现在终于住上了新房,这里一定还会大变样。”家住海逸景园小区的李云霞说,自己原先的家就在这片工地所处的位置,以前一家四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趴趴房,如今他们老两口住在70多平方米的“海景房”,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小港湾所有规划能快点从图纸上“跳”进这片土地上,让居民看到最美丽的小港湾。

    建成于1889年的小港湾,曾是我市最早的渔业码头。今年,市北有意加快小港湾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努力建成以邮轮母港为龙头的蓝色经济区。在小港湾的建设中,将保留一块老青岛的记忆,那就是晓港名城风貌保留区——新街里。今年,市北区将尽快启动新街里的建设,这里将成为整个小港湾及其周边区域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提供特色餐饮、酒吧、咖啡厅、超市、时装店、博物馆等现代服务业态,与区域内规划中的邮轮母港、国际游艇会、海上休闲度假区互为呼应,形成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购物、观光目的地。

    3.6万人将住滨海城

    欢乐滨海城位于四方辖区胶州湾高速以西,北至李村河、南到航务二公司、西邻胶州湾,紧靠拓宽改造的环湾大道。昨日,记者在环湾大道瑞昌路入口处看到,欢乐滨海城启动片区的瑞海馨园数栋高层居民楼主体已经封顶,这些居民楼紧邻环湾大道,交通便利。

    “我家对面就是欢乐滨海城,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家窗外就会是一个现代化的海滨小区。”家住瑞安路100号的刘德乐兴奋地告诉记者。

    记者从四方区政府了解到,欢乐滨海城目前已开工项目占15%,大部分地下管网设施已经铺设完毕。根据规划,这里的居住人口将达到3.6万人,项目规划以四条斜向景观通廊作为空间结构骨架,由西向东划分 “亲海、临海、近海”三大圈层。欢乐滨海城将以商务旅游、特色商业、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由多元化居住、酒店等房地产业组成,重点建设时尚艺术水岸商业、水上巴士站、游艇码头和运动公园,形成海、城、桥浑然一体的城市新景观。

    新客站“盘活”老沧口

    “有了青岛新客站,沧口的交通区位优势就更明显了,依托着胶州湾东岸,沧口的整个盘子也就活了,老沧口的重生也就指日可待了。”看着正在拔地而起的青岛新客站施工现场,李沧区交通商务办公室主任刘云刚不止一次地念叨这句话。

    昨天,记者来到青岛新客站施工现场,工地上一片忙碌,施工进度已经达到30%,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伴随着火车北站的建设、青岛市最大棚户区的搬迁改造,这片曾经给青岛纺织业留下无限辉煌的老区已经开始迈出了复苏的第一步。铁路青岛新客站整体造型是胶州湾畔一只振翅高飞的海鸥,象征着李沧区和青岛市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它在沧口人心中还有另一层含义,老沧口开始新一轮的腾飞。

    胶州湾东岸现代服务业区是老沧口片区的最新称呼,这也看出了老沧口人的期待。这个片区面积有36平方公里,东至重庆路,北至城阳区界、西至胶州湾,南至李村河。刘云刚告诉记者,胶州湾东岸现代服务业区将加快发展商务商贸、楼宇(总部)经济、特色物流、商业地产和滨海旅游业,打造辐射半岛,融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商业中心、会展信息中心、文化休闲中心于一体的大型复合型城市门户区。

    向西

    党代会报告: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

    西海岸将崛起一座新城区

    桥隧开通后,市区和西海岸紧紧连接在一起。在青岛下一步的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里,西岸快步走向“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之路。

    14个农村社区3年内搬迁

    昨日下午,记者驾车来到开发区河洛埠社区,在河洛埠水库西侧的巨幅广告牌上悬挂着 “中德生态园位置区域图”,几辆重型挖掘机正在施工现场平整土地。

    “老百姓都盼着赶紧搬迁呢,4间老房子可以换两套楼房,村民可自住一套、出租一套,每年有稳定的房屋租赁收入。每户迁居还由政府提供房屋临时过渡费、搬家补助费及通讯设施迁移费等项费用补贴,加起来得8万多元。”河洛埠社区管书记说。据了解,中德生态园规划范围内共有14个农村社区,计划于3年内完成搬迁改造工作。

    中德生态园建设将以发展海洋经济和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主要强调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打造高品质的产业园区,将成为新城市业态的“试验田”,对整个西海岸更好的发展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2015年年底前,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和建设布局基本形成,入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形成集聚效应,建成一批城市功能综合体,园区初具规模。2020年年底前,10平方公里园区基本建成,中德生态园将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际合作先行区。

    打造全新的海洋经济新区

    未来五年,西岸城区将如何做大做强,怎样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昨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黄岛区委书记、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张大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以董家口港区、保税港区为依托,整合西海岸港口、园区、产业和政策等优势,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张大勇表示,按照市政府的规划,西海岸经济新区范围为黄岛区、胶南市全域,陆域规划面积为2096平方公里,海域约为5000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39万人。

    “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张大勇说,西海岸经济新区包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以及中德生态园五个国家级的经济园区,还包括北面的前湾港和正在建设的董家口港,远期吞吐量合计将超过7亿吨,其中董家口港吞吐量为3.7亿吨。这样可以实现统筹、整合资源、港口优势和经济功能区优势相叠,避免不同区域的同质化发展,将加速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发展。

    “我们力争在不到十年时间内,打造一个创新开放的海洋新区。”张大勇说,西海岸经济新区,不仅是青岛的蓝色经济区,更是山东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青岛未来的发展,必须跳出青岛看青岛,跳出西海岸看西海岸,要放在山东、全国乃至世界当中,来寻求区域发展。

    向北

    党代会报告: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有效整合周边区域,合理确定城区规模、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

    北岸打造“蓝色高地”

    四年来高水平、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蓝色硅谷”战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让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站上了全新的发展平台。面对全新的未来,高新区将怎样全新起跑?记者近距离走访高新区,蓝色高端制造业在这片热土上正蓬勃发展。

    高新区4年沧海变桑田

    走进高新区,这里曾经的盐田荒滩已经不见,经过近4年的开发建设,高新区可以说发生了沧海变桑田般的深刻变迁。

    “真是想都不敢想,以前这里可全是盐碱地啊。”高新区组宣部的王磊自建区之后就在这里工作,现在的美景所在地,以前都是盐碱地。让王磊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年时间,这片昔日低效盐田就变身成了美丽的生态科技城。2011年11月1日,高新区水系园林景观获得2011年亚洲都市景观奖。

    地上是优美的水系景观,地下则是宽敞明亮的底线管廊。青岛高新区综合管廊规划长度78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将电力、通信、热力、给水、中水和工业预留管道全部纳入综合管沟,燃气和雨、污水管道沿道路直埋敷设,道路至少50年不用开挖,节省了50%的资金。

    “蓝色高地”创新为先

    截至2011年年底,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总收入超过110亿元。从开建之初用3年多时间翻了四番,以年均160%以上的增长率实现了跳跃式发展。高新区已经成为胶州湾北岸的蓝色高地。

    创新能力强弱是衡量高新区发展水平的最核心的标准。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赵兴书认为,切实提高高新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于软环境的营造。高新区做好科技创新这篇 “大文章”,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全市乃至半岛蓝色经济的产业高地、创业高地和人才高地。

    接下来,高新区要加快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基地、青岛市工研院等大院大所建设发展步伐,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抓好创新载体和科技平台建设,在完善孵化器一、二期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模式建设各专业孵化器,确保按期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专业园区和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化创新创业园;充分发挥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重点培植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原野 于顺 刘海龙 赵健鹏 段海鹰)

-
相关链接

上一篇:300余只种貂患怪病1夜损失40万
下一篇:青岛力争2014年创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