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迎盛会,齐心绘蓝图。2月10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将隆重开幕。这次大会将描绘岛城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比如未来岛城建设目标是啥,城市空间如何优化布局,怎样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等等。而这些,都将在“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大会主题下找到答案。蓝色跨越,这是全市面临的新机遇,也是迎来的新任务。为喜迎盛会,凝聚各界力量奏响蓝色乐章,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本报分篇章推出述评《蓝色跨越》。 2012,壬辰龙年。尽管现在还是春寒料峭时节,但岛城处处无不散发着奋进的力量。因为,岛城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年,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规划建设将全面启动,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三城区发展将齐头并进;董家口港区、高新区、世园会等重点区域将全面推进;新机场、地铁、青连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客运北站等大项目将重点实施……总之,新的一年里,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一些规划中的大手笔将开始绘出美丽蓝图,一个崭新的海湾型大青岛格局也将呼之欲出。 “两大新城”承载蓝色梦想 当蓝色跨越成为岛城今后一个时期要实现的目标时,市民的脑海里自然会出现当下的两大热门规划——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规划。正是这一西一东的两大新城区规划,承载起了岛城腾飞的梦想。 在青岛“母亲湾”胶州湾西侧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1984年10月,就成为了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次年春天,隆隆的机械施工声,将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唤醒。从此,这里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断肩负起新的重要使命。本世纪初,为使西海岸加快发展,本市做出了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体,促使城市经济重心西移的决策。期间,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港口西移,这一规划战略调整带动了开发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1年6月 30日,市民期盼已久的桥隧通车,从此,胶州湾不再是市区与西海岸的“天然屏障”,西海岸也开始真正融入市区的版图中。当然,开发区也再次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桥隧通车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做出了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的重大战略举措。 当然,这次最新的调整中,西海岸经济新区不仅包括开发区,还将有着悠久灿烂历史的胶南全域纳了进去。根据在2012年1月10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获得原则性通过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范围为黄岛区、胶南市全域,涉及人口 139万。陆域规划面积为2096平方公里,海域约为500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是 2011年至2020年。 西海岸经济新区今年将启动建设,这7000多平方公里的海陆空间,也寄托了西海岸居民的新期待。 “以前,很多重工业都在这里落户了,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启动后,肯定会做产业调整,一些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估计就搬离了 。那时候,我们这边的空气质量会更好。”胶南市污水处理厂副总经理崔显平,就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充满了期待。他关心的热点之一是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另外,崔显平建议,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不要只是沿着海边建设,而是要全面建设,“现在胶南西北部的乡镇还是有差距的,希望好好规划一下,把那边也发展起来。” 如果说,西海岸经济新区寄托着岛城西部崛起重任的话,那“蓝色硅谷”则承载着岛城东部腾飞的梦想。 青岛蓝色硅谷规划范围为“一区一带一园”,其中的“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包括即墨市鳌山卫、温泉两镇陆域和海域全部,规划陆域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一带”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总长约50公里。“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规划陆域面积63平方公里。 虽然这个规划范围表述不到200字,但这足以令相关区域范围内的人们兴奋不已。家住崂山区中韩街道的居民杨举帆认为,滨海大道建起来好多年了,这次的“蓝色硅谷”建设,将进一步带动崂山的发展,也将崂山与即墨串起来。“蓝色硅谷”涉及的区域范围包括崂山区中韩、北宅和王哥庄三个街道,借助该规划,这三个街道有望得到快速发展。“规划开始实施以后,市里肯定要加大对我们这里的投入,崂山大型企业会越来越多,总部经济也会越来越强 ,相关产业链也会越拉越长,而这都会使崂山经济越来越好。这期间,崂山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肯定也会更加完善,比如,配套建设的大型商场、学校、医院等,而这些,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杨举帆说道。 “三箭齐发”构建核心区域 胶州湾西部是西海岸经济新区,东部是包括蓝色硅谷在内的老城区,北部有已经展现出无穷活力的高新区。这样一个三城联动,“三箭齐发”的崭新城市发展态势,无疑将构建起未来青岛的核心区域。 经历了经济重心西移战略举措洗礼之后,西海岸经济新区已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开始优化产业布局,尤其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一个全新的海洋经济新区。作为有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特色的东部城市,将继续彰显岛城山海城的特色,重点在宜居幸福城市上大做文章;北部,已规划为高新区域的这片沃土,则将甩开膀子,阔步向前,突出科技、生态、人文等新城区特点。 这三大新城区如果优势互补,互相联动,必将为岛城市民带来一片全新的生活愿景。 “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事情我知道了,我听说要建新车站,还要引进很多金融机构。这都是好事。我也希望将来的开发区会增加很多就业机会。但我希望新区应该尽快融入市区,并和市区联动起来。”谈到西海岸经济新区与胶州湾东岸市区的关系,家住开发区嘉陵江东路碧海花园小区的张卉如是说道,在她看来,现在西海岸这边和市区还是有隔阂,感觉像两个城市,不像上海浦东新区和市区那样。 其实,这些年,张卉已经见证了开发区的巨变。 她回忆说,2002年刚买下这边的房子时,小区所在区域还比较偏,甚至连条路都没有,到了晚上还有青蛙叫,“有一天晚上,我和妈妈从青岛市区过来,虽然赶上了末班轮渡,但是到这边后太晚了,我们家附近又没有路灯,所以都没敢回家,而是跑到亲戚家借住了一宿。” 张卉说,随着开发区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去年桥隧通车后,她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今,她所住的小区周边不仅有敞亮的柏油路了,还通公交车了。 另外,崭新的滨海大道等节点,也让她感受到了环境的巨变,“现在这边绿化非常好,空气也很清新,感觉生活很舒服,很安逸。”最让张卉感到惊喜的,还是胶州湾隧道的通车,现在,她想什么时候去市区就可什么时候去,而不需要在轮渡上漫长等待了。 和张卉一样,家住即墨鳌山卫,从事个体生意的居民胡启德,也希望能借助蓝色硅谷,尽快融入大市区。他说,自己对“蓝色硅谷”的具体内容不清楚,但他知道,这里要有大动作了。因为早些时候,他就听说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要在这里建设,“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光一个大学,就能带来很多就业机会,也能拉动消费,我们的生意会更好。我觉得以后我们这边很快也成为大城市了。” “生态中轴”串出绿色家园 2月8日,备受各界关注的大沽河治理工程在莱西正式启动。根据规划,在不久的将来 ,一个“三区五湖九湿地,绿道连通十五点,二十二桥跨两岸,二十五闸水相连”的优美画卷将展现在岛城市民面前。 再详细描述一下,就是重点建设三大滨河旅游区、五大湖泊、九大湿地,形成上下左右贯通的生态景观长廊;打造贯穿南北的滨河生态绿道,使沿线15个重要旅游节点有机衔接;跨河两岸新建改建24座桥梁,建立起完善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在上下游建设25座拦河闸坝,实现河道水体相接、水面相连。 而事实上,整治一新的大沽河,今后也将成为岛城的“生态中轴”,为沿河两岸区域,甚至整个岛城串出一片绿色家园。 即墨市灵山镇虽然不在“蓝色硅谷”的规划范围内,但当听说“蓝色硅谷”将给即墨带来重大机遇,以及大沽河治理工程也包括即墨辖区之后,当地居民同样也对其充满了期待。居民李中桓说:“不管什么‘谷’,也不管什么治理工程,只要对即墨发展有利,就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居民的生活。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就是要‘看天吃饭’,遇到天旱地里浇不上水,希望政府多给我们建些水利设施。” 除了生态景观长廊,防洪绿色屏障外,大沽河这条“生态中轴”,还将带动促进岛城与周围区域的发展融合。比如,在岛城北侧,我们可以进一步与烟台、威海等蓝色经济区城市进行对接交流;在南侧,我们又可以与日照、临沂等城市密切接触,而往西侧,潍坊、淄博、济南等鲁中鲁西地区,也可以互相辐射。 “组团发展”造就海湾型大都市 从城市空间布局上,今后一个时期,岛城将着力构建大青岛格局,这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在布局变大的同时,如何让市民感受并享受到大青岛带来的好处。 比如,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少市民指出,岛城都喊出要建大青岛格局了,但现在公交车都很难出主城区,即使青岛胶州湾隧道开通后,现在公交车开到了西海岸,但放眼青岛全域,通郊区的公交线路还是很少,这与大青岛的格局是不相符的。 这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岛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问题。进一步说,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问题。所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这将是今后岛城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对此,岛城的应对之策是组团发展。一方面,立足由胶州湾西岸、东岸和北岸构建而成的城市核心区域,一方面,依托由大沽河串出的“生态中轴”,加快城镇化建设,在主城区与其他节点之间,形成若干个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城市组团会逐步积累,在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生活环境,产业布局等方面,都会朝着更高层次的城市发展。而这,也必将促进青岛全域的融合。 到那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或将城乡统一,大的公共交通网络也将形成。总之,一旦以城镇为基础形成的组团区域发展起来,大青岛的城市框架也将搭成,而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也将正式形成。 城市的“灵魂”不容朝令夕改 大手笔催生大期待 ,新愿景也带来新思考。在憧憬“大青岛格局”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意识到,实施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等规划容易,但实施好这些规划,尤其是按照既定的规划建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新一轮的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战略调整,也是考验我们城市对规划的敬畏度和执行能力。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有不少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西海岸经济新区在建设中,肯定涉及很多工程,我希望有关部门在做每一项工程时,都能认真规划好。比如,道路建好后,就不要反复开挖;小区供热,要提前考虑;公办幼儿园,要多建些;小区的健身器材,也要配套设上。”家住胶南市海王路的市民陈栋说,城市规划事关市民利益,也影响长远,一定要认真做好,并认真实施。 市人大代表、青岛高科园房地产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顾少民表示,随着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两大规划的建设,青岛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十分重视细节规划,对每一项规划都有敬畏感,甚至可以考虑用法律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千万不要出现规划朝令夕改的情形,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可不少呢。”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多次指出规划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最大的资源。 早在2010年12月初,李群书记到市规划局调研时,就强调要坚持以世界眼光 、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高标准、精细化地做好规划工作,努力塑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城市品质,让规划引领青岛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是城市建设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依据,好的规划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最重要的生产力和最大的增长点。 2011年“七一”前夕,李群在接受青岛媒体采访,就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也专门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他说,今天好的规划,明天可能成为好的城市,假如今天的规划有问题,那么城市的未来一定会有问题。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城市,在世界上能具有独特的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好的规划。如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请国际上水平最高的规划师,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然后严格实施,用了40年的时间,就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宜居城市。当然,我们青岛有今天这样的国际知名度,有这样美丽的风光 ,我想也是得益于规划。 在回答“任期内,面对很多利益上的博弈,能否守得住规划‘红线’”这一问题时,李群肯定地说:“我一定要守住,而且我要带头维护规划的权威。正如你所说的,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可能并不难,只要请最好的规划师,来深入地了解这个城市,研究这个城市,就能做出一流的规划。困难在于规划的实施和控制,因为再好的规划,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可能最终被改得面目全非。对规划朝令夕改,是对历史不负责任,对人民不负责任,也是对城市资源的最大浪费。” |
上一篇:即墨:城区将建百家放心食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