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天更蓝 水更清 山更绿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2-08 09:03:07

  过去五年是青岛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时期,环境压力空前,污染减排任务繁重。在此情况下,全市大力实施污染减排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和生态绿化工程,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十二五”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筹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十一五”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制定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多次专题研究环保工作;市政府连续多年把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环保重点工作列入市办实事。全市环境保护借此步入了综合决策,融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刚刚过去的2011年,青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5%,空气质量连续第十二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向市区供水的6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开展监测的30条主要河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9.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9.1%和20.8%,22条主要污染控制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全市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4.4%……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是与青岛实施的一揽子 “碧水蓝天工程”分不开的。

  近五年来,青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状况的新期待,深入实施 “碧水蓝天工程”,加快解决了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适合居住的宜居环境。

  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实施堪称“大手笔”的污染防治工程是青岛市着力打造宜居环境的一记“重拳”。五年来,青岛围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推进环湾区域污染治理,市政府接连将市区排水管网建设列为市办实事,投资规模超过前十年总和。同时,青岛市还将22条河流确定为重点污染控制河流,大力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其中,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治理也正式提上实施日程,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变大沽河面貌,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此举顺应流域面积内广大群众的发展新诉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深入开展“碧水工程”的同时,青岛扎实推进“蓝天工程”。“十一五”期间,针对燃煤、机动车尾气、扬尘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青岛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完成了重点废气污染源治理项目44个,有效控制了燃煤污染;在全省率先出台《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机构,加强路检、抽检,查处黑烟车,建立实施了机动车检测维修、环保合格标志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收到成效。

  “两型”社会渐显雏形

  面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人口的继续增加,资源的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薄弱等压力与挑战,青岛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依托污染减排和循环经济两大驱动,生态文明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狠抓污染减排。五年来,青岛将污染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贯穿始终,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青岛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7.4%和19.5%,全面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单位GDP污染物排放为全省最低水平。

  深推循环经济。五年来,废物资源化处理和在不同产业间的循环利用渐成风潮,青岛也相继被列为国家第一、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承担了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等领域的试点工作。目前,青岛已涌现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3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5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114个。试点单位包括城区、园区、企业和村镇等不同类型,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同时,一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成为青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引擎。

  环境软实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间,青岛的生态市建设步伐全面“提速”,在与城市和谐相融的过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崂山、黄岛、城阳三区2011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区,青岛也连续五年被省政府授予 “生态省建设先进市”称号。

  五年来,青岛对全市主干道绿化品质进行了提升改造,对居民庭院和山头公园进行了绿化完善,启动了太平山中央公园建设,城市绿化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里,青岛市77个镇中有69个省级以上生态镇,其中国家级生态镇57个。

  五年间,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青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批影响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去年5月,我市掀起的“创建文明城、迎办世园会、大干200天,全市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则是对我市生态建设的巩固和深化。经过整治,老城区展现出了新街景,八大关比过去更加靓丽,铁路两侧美了绿了,老旧居民楼院变成了大花园。城市更干净了,市民更惬意了。

  事实雄辩地证明,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得益于生态建设,青岛的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率先建成了首个副省级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并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诸多荣誉收入囊中,并从诸多实力强劲的竞争者中一举胜出,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权。

  青岛,正驶向更加宜居、更加幸福的下一站。(本报记者 沈俊霖)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市区集中供热家庭将扩大到95% 创下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