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崂山非遗节亮点频出 50斤墨水狂写今年第一龙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2-06 07:27:00

    彪悍的北京大汉耍起了天桥中幡,安塞汉子们敲起了欢快的腰鼓,沙子口祭海大典上放飞了蓝色梦想……以 “保护与共享”为主题的2012崂山非遗节昨天在世纪广场开幕,20多支国家、省级非遗队伍集中亮相,吸引了两万多观众共享文化盛会。

    巧手撕出“龙腾崂山”

    昨天上午,崂山世纪广场上处处可见龙年的气息。拱形门处有两个高6米、长16米的卡通巨龙,整个节会现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舞美设计突出龙年元素,运用青铜器中的龙纹铭饰、各种书法字体的“龍”字,突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文化。

    主办方精心设计制作了2012顶卡通龙帽,在开幕式现场免费发放。开幕式上,中国撕纸书法艺术创始人蒋劲华上台以手代剪,撕出了“龙腾崂山”四个大字,给现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全国知名巨微艺术家孙磊挥洒着重达80斤的巨笔,在红绸上花了20分钟书写了一个12米长、6米宽的巨幅繁体“龙”字。59岁的孙磊告诉记者,巨笔笔毛用的是马尾巴毛,笔杆是红木制造的,光是写这个字就用掉了50斤墨水,这也是他今年写的第一个“龙”字。

    龙牌首次复制成功

    今年崂山非遗节上一大看点是崂山非遗项目组团亮相,这些原生态的项目让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感受到了崂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螳螂拳刚柔并济,已经走出国门,昨天一群青春少年挥刀弄剑,让大家看到了崂山本土文化后继有人。沟崖高跷、崂山茶艺等展示,更让游客看到了崂山文化的悠长深远和淳朴民风。王哥庄大院里,不少游客围着68种精美崂山面塑拍照,火炕上崂山剪纸艺人跟前同样围坐着众多粉丝。

    更为精彩的还有沙子口庙会祭海仪式,150人的表演队伍全部来自沙子口街道。青岛民俗馆的田会长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根据资料,首次成功挖掘并复制了 “龙牌”,200斤重的大鲅鱼抬上来了,各色祭果献上来了,伴随着祭乐,主持人宣读颂文:“天后圣母,慈仁得润……三官大帝,威名远震……东海龙王,四海崇尊。海不扬波,风调雨顺……”台下200人齐颂祭文,身着清朝皇家服饰的队伍,以皇家祭祀的礼仪演绎了百年前的沙子口祭海仪式,庄重又神秘。崂山区还命名了太清宫、道教文化馆、沟崖社区等12处首批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非遗节目精彩不断

    今年的崂山非遗节精彩纷呈,来自省内外的30多个非遗项目在开幕式上展示,记者探访表演者了解到,精彩艺术的背后除了对艺术的坚守外,更多的是汗水。

    国家级非遗项目“草原三宝”——蒙古长调、马头琴、呼麦首次展示,呼和浩特牧人魂乐团团长韩巴特尔带着两名团员,为青岛献上《草原的呼吸》。韩巴特尔介绍说,“草原三宝”中最难学习的是呼麦,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同时唱两个人的声音,这个民间艺术失传了140年后,在2000年才被重新挽救回来,到现在全国只有40多名艺人会唱。“为了练习呼麦,我嗓子都咳出血。”内蒙古大学毕业的韩巴特尔从大二开始练习呼麦,学习了一年才学会。昨天,他们身穿价值6000元的民族服饰,带着价值5800元的马头琴,吹来了阵阵科尔沁草原的清音。海阳市刘格镇前望海村秧歌队的队员表演了粗犷奔放、风趣幽默的海阳秧歌。

    今天,世纪广场还有首届崂山舞龙舞狮大赛、民间艺术、日照拉线狮子、泰山皮影戏、莱芜傀儡戏表演。

    揭秘

    80斤重的中幡,被一下子抛到空中,落下来,轮流在额头、鼻梁、牙齿、肩、大拇指、小手指、脚7个部位接住,北京天桥中幡的第四代传人,52岁付文友和50岁的弟弟付文刚同台献艺,带着徒弟表演了“金鸡独立”、“封侯挂印”、“苏秦背剑”、“乌龙绞柱”等高难度动作,9.9米高的中幡迎风转动着,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付文刚告诉记者,中幡原名大执事,源于明、清帝王仪仗队行军、打猎时王旗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作为老北京文化的缩影,北京天桥中幡成为首批国家非遗名录推荐项目。付文刚的徒弟孙强说,他从7岁开始练习中幡,刚开始每天“糙顶”,就是用木棍敲打脑门儿,让前额的皮肤坚硬,“打”到脑门肿起一个大包才停手,消肿后再继续敲打,练习六七年后脑门上长出厚厚的茧子,然后就要开始练习鼻梁,用木棍反复擀,再过七年,第三关就是练习牙齿,这一关最难,为了练习牙齿的咬合力,孙强一天要嚼一斤生蚕豆,还要用牙齿叼起半桶水,下巴曾经多次脱臼,直到七年后才过关。练习完这些基本功,他才能从4米多高的小中幡练习,逐步到了9.9米高的中幡,重量也从10多斤到40多斤,再到80多斤。(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孙景军 任滨 于志 赵健鹏)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医疗5年蝶变 病有良医费用降低城乡全覆盖
下一篇:青岛孕妇热衷赴香港生子 加价18万仍一床难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