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酒店效果图(微博图片) 酒店豪华校舍寒酸昆明理工大学“建盖五星级酒店”事件追踪 新华网昆明2月2日电 春节长假之后,一则关于“,校方称为不丢国人脸”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关注。公众在对此事热议之余,甚至创作出了“丢脸体”进行讽刺。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缘起:高校内建盖五星级酒店 记者查询后发现,事情缘于1月31日一条“五星酒店现身昆明理工大”的微博。该微博称昆明理工大学内出现了一个五星级的豪华酒店,校方称盖酒店是“由于需要接待来校访问、交流的外国政府要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部分长期入住的外国留学生,人家来访问,自己搞得那么寒酸,难免丢中国人的脸”。 此事引发了公众广泛质疑。有学生认为“我们的宿舍楼那么破旧,为什么不先改善宿舍楼的条件”?有的认为“多做出点学术科研成果才不为国丢脸,这点道理都不懂”。甚至有网友创作出了“丢脸体”进行调侃,如“腐败官员为了不丢国人的脸,吃喝用的都是名牌,住的是豪宅”等。记者在网上发现,少部分网友认为这事“没什么不妥”,“高校也可以有自己的产业,增强发展能力”;“酒店按社会化经营,能解决高校国际交流的需要,还能补充办学经费,有什么大惊小怪,没必要上纲上线”。 2月1日,记者来到昆明理工大学,沿学府路走来,远远就能看到高高矗立的文汇酒店。目前酒店已开始营业,前台接待人员称“豪华标间520元一间”,且是“最便宜的房间了”。前台简介上写有“昆明文汇酒店是一家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商务、会议型酒店”字样,标注中赫然有五颗星。这也许是“五星级酒店”说法的由来。 校方称:未挪用教育经费 2月1日,记者就公众的质疑联系了昆明理工大学宣传部。该部门回应称: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日趋明显,云南高等教育尚缺乏一个符合国际要求和标准的学术交流场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南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香港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会为回报社会和家乡,表示愿意捐资4000多万港币为云南高等教育捐资建设一个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经双方反复商定,在昆明理工大学接待中心的原址上,由捐资方负责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由校方负责建设留学生与专家公寓。2008年,该项目被列为昆明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并获批准后正式开工建设。 宣传部称,考虑到在满足学校日常国际学术交流接待任务的同时,尚有少部分功能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遂将留学生与专家公寓冠名为“昆明文汇酒店”。酒店只有住宿、餐饮、会议功能,并无高星级酒店所具备的其他功能和设施。酒店客房部分条件按照四星级标准设计,“五星级酒店”的说法是误读。迄今校方及酒店方并未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星级评定申请,亦无任何行业主管部门评定授星。学校也没有考虑过要将酒店作为星级酒店进行运营管理。 此外,学校通过竞谈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委托丽江王府酒店管理公司进行日常管理。资金方面,学校及捐资方各注入1250万元资金,成立集成会堂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通过市场方式筹措资金,完成相关建设项目,整个建设过程未挤占或挪用学校任何教育经费。 同时,学校否认工作人员有过“建五星级酒店是为不丢国人脸”的说法。 观察:校舍寒酸惹人伤高校切勿不务正业 为何高校建盖酒店会引起如此多的质疑?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作为配套的公寓即酒店先完工,作为主体工程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反而后完工,引发了公众“本末倒置”的质疑。对此校方称,这是由于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在设计、施工等环节要充分考虑并尊重捐资方的意愿,以致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多次反复,施工进展缓慢。配套的留学生与专家公寓项目进度较快,所以先期建设基本完成。 二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仍较为陈旧,酒店显得有些扎眼。据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的一位学生介绍,十多年前,学生们考试前为了在图书馆占位子复习、挤破图书馆玻璃大门的情形犹在眼前,而十多年后,校园里的各系楼、图书馆等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记者发现,和文汇酒店相比,周围的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仍然显得低矮陈旧,比较寒酸。 三是许多高校出现的“有大楼而无大师”的不良风气引起了质疑。当前,中国高校出现一种怪现象,如网友所说“有大楼大酒店但就是没大师”“不良奢侈风气渗透到了大学校园”等。云南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认为,大学毕竟是教育机构不是商业机构。当前一些高校中,攀比奢靡、看重名利等不良风气横行,这对学生来说是不良导向。 云南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李进参则表示,高校还是应当将办学的精力集中到科研和教学方面。当然,高校也需要创收,但应摆准位置,将创收放在附属的地位,千万不能把副业当成主业搞。同时,在经费的使用上也应当严格控制,保证其用于科研教学,这样才能对学校起到有益补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