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五年,是青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积极推进民主、落实依法治市的五年。 五年来,十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努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翻开市委十届历次全体会议的大事记,可以清晰看到市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坚定信心和不懈努力: 2007年4月11日,在市委十届一次全体会议上,新一届市委提出,作为全市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集体领导,拓宽民主渠道。 2010年12月28日,在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强调,要不断强化党的领导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在市委召开的其他12次全体会议上,“政治建设”作为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中。 “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年来,从在区市一级全面推行“两公开四差额”的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到《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市委班子集体领导的决定》等系列重要文件的制定;从“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到专项治理“庸、懒、散”,再到“心要热、头要冷、腿要勤、手要快、身要净”……十届市委以对历史使命的自觉认识、开拓前进的政治勇气,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市委高度重视党务公开工作。2010年12月28日,李群书记专门召开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搞好党务公开工作,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2011年4月,市委印发《青岛市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对党务公开内容、时间、程序和保障制度等做了详细规定,把八类事项列为公开的内容,并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十大制度,确保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五年来,我市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证党员更多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同时,不断完善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在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市委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加强对人民团体的领导,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和发展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政治文明建设的大推进,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青岛率先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五年来,我市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011年6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就浮山绿化管理和生态保护问题,组织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我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会上,五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询问。“专题询问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有益探索,符合法律,切合民意。”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把专题询问这一新的监督形式纳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地方立法特色突出,人大监督成效显著,重大事项决定及时有力,选举任免工作规范有序,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充分,使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落到实处,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加快民主法制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9年9月21日,市政协第九次常委会议上,首次出现了一排“市民旁听席”,16位市民成为政协常委会议开放式议政的第一批历史见证人。“百姓的面孔增多了,政协的会议更实了!”此举受到69岁的莫与坚等旁听市民代表的一致好评。 市政协坚持科学务实,履职为民,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留下了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组织调查研究46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和建议198份,许多意见建议被纳入我市 “十二五”规划;提出提案 3581件,反映社情民意 1383条,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委员开展212次视察活动,起到了民主监督、促进发展等作用。 电话民意调查、行风在线、民生在线……五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新形式,拓宽政民互动平台,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活动,每年邀请1万名市民代表对政府部门工作进行现场评议。这是我市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一次探索。活动中,56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向市民述职,市民代表现场无记名填写测评票。 “‘三民’活动彰显了我市推进民主、重视民意的工作态度。”青岛25中教师王林认为,我市的民主进程又跨越了一大步。 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政府工作加速提升增效 近年来,法治政府、阳光操作、群众评议等类似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政府文件里;削减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施流程再造等政府施政行为,越来越多地运行在政府行政方式中——这一切反映出一个强烈信号:我市依法治市的步伐更加坚定地疾行,政府工作不断加速、提升、增效。 作为依法行政的一项重大决策,2009年3月2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50个部门全部入驻,实现行政审批 “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经过四轮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和首轮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1263项取消调整到109项,减少91%;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由337项调减到116项,减少66%。 2011年年底,我市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全市各级执法部门除保密事项外的所有处罚事项,从受理、立案到量罚、结案全过程,全部纳入全市统一平台上来运行,杜绝了“暗箱操作”,处罚监督实现“全程化”,处罚信息做到“全公开”。 在地方立法中,我市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征求意见、举行专家论证会、召开立法听证会等方式,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途径。 五年来,我市政治文明建设的铿锵步伐,在岛城大地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这足迹,承载历史,指向未来……(张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