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421家庭时代来临 独1代扛养老育儿奋斗3座大山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2-01 09:44:22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供职于岛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辛楠过得并不轻松。奔波于临沂、青岛两地走亲戚不说,去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让他倍感年关难过——年终奖大幅缩水。作为“独一代”,作为“421”家庭的顶梁柱,这个春节,辛楠和他周围同属“独一代”的朋友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父母的养老、房子的贷款、孩子的养育……等等这些“独一代”所面临“421”家庭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生活现实问题。

    “4”:养老之重

    去年以来,辛楠遭遇了养老难题——年初母亲检查出肺癌,每隔几个月他就要往返青岛临沂一趟。和不少家在外地的独生子女一样,他过上了所谓的“双城生活”。他曾经自认为 “还早着呢”的父母养老问题,因为母亲生病而提前到来,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今年过年,辛楠从自己缩水的年终奖中拿出八千元带回老家。“平日里老人看病吃药每月少说要花两千块,作为独子我必须贴补他们。”

    母亲生病,让辛楠更犯愁的不是钱,而是时间问题。“整天请事假,也不是个事儿。”辛楠迫切希望国家出台政策给独生子女们以“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保证。

    辛楠的困境在过年同学聚会时,得到从北京回来的他高中同学孙佳佳的理解和共鸣。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孙佳佳的父母结束三个月的 “北漂”生活,同时,老两口暂时放弃了卖掉房子去北京定居养老的念头。

    去年夏天,在孙佳佳的极力劝说下,老两口决定先北上适应一下,一开春卖掉临沂的房子搬到北京与女儿同住。然而,一切并不像一家人预想的顺利。“出了小区大门,哪儿都不熟悉,谁都不认识,气候也不如山东……”经过再三思量,“异地养老”的方案只得暂时搁置。

    “2”:奋斗之重

    大年初五,辛楠急匆匆赶回青岛上班,“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公司决定今年提前筹划全年工作。”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辛楠在过去一年对此体会得尤为深刻。作为一家之主,如何应对家中收入下降与固定支出攀升带来的双重挑战,这是他成家以来经受的最大考验。

    “奋斗,奋斗!唯有奋斗,才是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的有效途径。”辛楠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抒胸臆。作为没学历、没背景、没关系的外地人,只身一人在青岛打拼,如今做到房地产公司营销策划部门的“头儿”,辛楠坦言,自己这一路走得并不轻松。“刚工作那阵,每天上班只带五块钱,仅够中午吃一碗拉面。有一天单位为新员工办工作卡要交50块钱工本费,我还是向同事借的钱。”

    “奋斗的路,像是一条单行道,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容不得哪怕是一刻停留……”在微博中,辛楠会时不时地发点感慨。最近几年辛楠牺牲了几乎所有周末时间用来“充电”——2009年报考了中国海洋大学成人专升本的国际贸易专业,去年刚刚毕业拿到证。今年开春打算参加房地产策划师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培训。

    辛楠说,他已经三年没有进过电影院、五六年没有外出旅游过了,生病都轻易不敢进医院。“一家老小的担子扛在肩上,我不能倒下。当今的社会,成功的成本太高,容不得我们稍有懈怠。”

    辛楠的微博得到诸多粉丝的回复。大家相互倾诉、彼此鼓励,总之一句话,绝不轻言放弃!

    “1”:育儿之重

    春节同学聚会,“育儿”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谈到育儿心得,辛楠总结道:“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大人集体患上焦虑症。”

    辛楠的儿子今年1岁半。辛楠夫妇给儿子报了李沧区一家私立幼儿园的亲子园。“我们按年缴费享受了优惠,一年8100元,48课时,平均一课时160多块钱,这个标准在本区算是比较高的了。”辛楠的爱人孙玉静算了一笔账:“孩子每月奶粉1000元,教育投入1000元,衣服、零食、玩具、看病吃药1000元,养育一个孩子,每月至少3000元。上学后花销更高,到时真怕养不起。”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养育观,是辛楠身边80后同事和同学的普遍心理,而对于孩子的过高期望,也让这些初为人父人母的“独一代”集体患上了所谓的“育儿焦虑症”。

    尽管辛楠的儿子明年才上幼儿园小班,但孩子上小学的事,两口子现在就开始着手规划了。“希望把他送到市南区的小学。”为此,夫妇俩打算今年在市南区买一处学区房,为2016年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

    “育儿焦虑症”在母亲们的身上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春节聚会,年轻母亲们聚在一起,三句话离不开孩子。孙玉静的老同学说:“我孩子五个多月的时候还没长牙,我就急着去网上查相关资料,生怕自己养育不够科学。平日里在小区碰见别的家长,我又会忍不住打听人家孩子都报了什么学习班……”

    “421”,新情况新问题

    “小皇帝”、“小太阳”、“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人们对于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种种称呼仿佛还回荡在耳边,不经意间,这些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 “孩子们”已长大成人,并成为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421”家庭顶梁柱。从昔日的“小皇帝”到承担家庭与社会双重压力的顶梁柱,“独生一代”如何实现角色转换,“421”家庭又该如何解决家庭中同时存在的养老、奋斗、育儿等难题?

    来自我市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未来五年,我市将进入老龄人口高速发展期,而这一时期也恰恰是“独生一代”的父母进入老龄的高峰期。空巢家庭比例不断攀升,日常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家庭养老成为许多“421”家庭无法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有学者根据上海市徐汇区调查结果总结出,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9万元……养育成本过高,背后折射的是“独一代”父母对宝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养育观。对于孩子的过高期望,也让这些初为人父人母的“独一代”患上了所谓的“育儿焦虑症”。

    其实,“421”家庭之困,又岂止是家庭成员个体面临的问题,它更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所必然导致的“社会病”。求解“421”家庭难题,不仅需要无数个像辛楠这样的奋斗青年付诸努力,也同样需要通过政府立法、社会参与等形式,加速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解“421”养老的燃眉之急。(李莉莉)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实行药品售价0差率 60元药不到4元就搞定
下一篇:沈海高速公路大堵车 从烟台到青岛耗尽10小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