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月12日,山西美术馆墨香四溢,人潮攒动,“烟云供养四百年-慕青堂藏清以来山西书法名家作品展”正式开幕,为喜迎新春平添了一抹浓重的文化气息。 本次展览展出了我省藏家刘永杰先生多年来个人收藏的我省近现代书法名家202人的近三百幅作品,时间跨度为四百年。此次展览引起了我省收藏界的关注并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赞誉。我们三晋热线的编辑采撷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刘永杰先生与三晋热线副总编合影 刘永杰是山西省人民医院职工,他致力于卫生宣传事业。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同时,他在余暇还热衷于收藏事业,追寻传统文化,藏品颇丰。 首先,我们把由他撰写的文章《三晋的皮壳》推荐给大家。
三 晋 的 皮 壳 “皮壳”并不完全是指仅物理层面的表象,而类似于把玩古董者的行话“包浆”。那是物事在岁月中的沉淀,有物理的气息晕染,更有人事情感的沧海桑田。 二零一二年元月刘永杰于慕青堂 展出作品:
赵鹤草书横幅 赵鹤 (1726年~1813年):榆次东阳人,诸生。他的性格孤高,嗜金石文字,善草书,有时名。据说他每日挥毫不倦,直至耄年犹作书不辍,可惜流传较少。 杨二酉行书对联 杨二酉 (1705年~1780年):清太原晋祠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年间曾任编修等文职。乾隆四年以御史身份巡视台湾并兼理学政,任内选诸生建海东书院,后返回山西。在故里研究与保护晋祠,颇有成果。他的书法作品意境高迈,天趣流动,深沉中极具灵动之致,凝炼雄浑,意态雍容,具有其非凡的功力,是清代山西又一书法大家。
张穆(1805年—1849年):清平定县人,精治经史,善言地理,兼好金石碑版。他的书法端秀劲逸,从容自由,笔笔皆具神采,每字俱端庄工稳,间施以篆法,又见章、隶,笔下如有峰恋叠嶂之势,其篆籀、小行楷极古穆,以有碑意胜,从中可见深厚之动力,天然之别趣,为山西又一书法大家。 常赞春篆书四条屏 作者简介:常赞春 1872年~1943年,清末民国时榆次县(今榆次市)人。光绪二十六年中举。民国二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文科。他博学多才,特重考据,深研金石书画,为辛亥革命以来的山西代表性书家之一。
祁寯藻行书对联 祁寯藻(1793年—1866年):清寿阳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清代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曾为道光、咸丰、同治皇帝授课,人称“三代帝师”,为史上所罕见。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的赞誉。如仅以其在清代山西书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而论,堪称傅山先生之后第一人。 展出作品:
徐继畬(1795年—1873年):清五台县人,道光六年进士,选庶吉士至太仆寺卿。尤精于各国人文地理,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他的书法行笔流畅,柔中有刚,气势蕴积,丰润而不肥滞,正行书俱称佳品,有宋人书法之遗意,为山西又一书法大家。 杨 笃隶书对联 杨 笃(1834年—1894年):清咸丰时乡宁县人。同治中举后,赴北京复试,获潘祖荫赞赏。此后得与吴大澂、李若农等金石家来往,学益大进。历任代州、五台等十数县志主编,后任山西通志局纂修,适总纂王轩病故乃接任,终将《山西通志》编成刊行。工书法,古朴大雅,为人所重,成一时大家,在山西书法史上有继往开来之功绩。
赵昌燮(1877年—1945年):清末民国太谷人。他在经史、书画、文学方面均有极深造诣。宣统元年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次科举取士他得选拔贡。他书法造诣极深,书碑入帖,四体皆榜,被誉为“大江以北,无出其右”,人称“华北第一枝笔”,更有“南吴(吴昌硕)北赵”之誉。赵昌燮、田润霖与榆次常氏兄弟共同创造了民国山西书法史的又一高峰。
柯 璜(1876年—1963年):为浙江黄岩人,京师大学堂毕业后落户山西。历任山西省图书博物馆馆长、山西大学教授等职。工书、擅画,书法宗法二王,参以怀素笔意,自成一家。正、行、章草、今草诸体皆工,对山西近现代书法的发展颇具影响。
姚奠中 1913年出生于稷山,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后求学苏州,师从章太炎研究国学。姚先生以学者而兼书家,功底深厚,气度恢宏。行书以颜为基础,熔魏碑篆隶于一炉,极凝重遒劲,堪称我国当代书法大家。 本次慕青堂藏清以来山西书法名家作品展展会作品门类齐全,包括篆书、行草、草书、篆刻、行书、正楷、隶书、隶刻,形式上有扇面、尺牍、条幅、横批等,这些作品均由山西历代知名人士创作。具有较高的书法水平。吸引了众多山西书法界爱好者来观摩,对于山西书法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展会现场: 爱好者与刘永杰先生探讨研究 爱好者与刘永杰先生探讨研究 老者观摩 展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