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上市公司多名高管套现离职 或一夜变亿万富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2-01-06 07:18:41

你说这是人类逐利原始本性我看此乃制度出了系统漏洞

  谁在“唆使”高管套现逃窜

  无论是否上市公司,高管如果无能和贪欲,不仅让老板蒙羞,还将给公司的事业和员工的利益造成巨大伤害,继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股票,因而造成的危害更大

  年末岁初,各行各业都在总结盘点。而A股市场盘点得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7日,A股市场已发布了1264个高管离职公告,与前年同期的752个相比,大幅增长了68.09%。如此大面积高管离职,势必引起上市公司人事地震,甚至大量资金被抽空。

  要印证这样的说法并不难。2011年8月份,大金重工公告,公司董秘"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请求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这已是这家2010年10月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的第二起高管辞职事件。该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董秘2008年4月才开始在公司任职,2010年年薪13.8万元,持有公司22.5万股,以2011年8月4日收盘价26.75元计,合计减持可套现601.87万元。

  纵观各公司高管辞职的原因,不外乎是"个人原因"、"工作原因"、"工作调动"等含糊其词的表述。例如,2011年12月27日,天润曲轴发布公告,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递交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

  统计显示,自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2日,沪深两市公司共披露了约80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公告。以此计算,平均每天有近4名高管辞职。2011年以来共有66位高管递交辞呈,基本上每5天半就有一位公司的"顶梁柱"离开。在这其中包括ST海龙、亚星化学、山推股份等上市公司出现大量高管辞职的情况,另外,中小板、创业板更是成为高管辞职的"重灾区",达到23位,占比超过1/3。

  我亲历的高管跑路圈钱

  同为打工者,如果你作为高管离职,将得到一大笔离职补偿,甚至能圈不少钱,然后一走了之,再然后,又跳槽去其他单位继续担任高管,继续圈钱;但如果作为普通员工离职,很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这就是现实。难怪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之称的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面对这波来势凶猛的高管辞职潮时表示,高管辞职套现现象,涉及股市长远发展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如果长期不处置,容易引发更大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表示,在高管辞职信息的披露上,应该更加明确。他说:"至少应该让投资者知道更多信息,不要总是个人原因、工作原因,这么含糊地一笔带过。"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高管离职所带来的人事地震,你很难理解成思危和杨春刚的话。公司高管离职跑路套现会给事业及员工带来怎样的伤害,继而造成怎样的社会问题,或许从我的一次亲身经历中可见一斑。若干年前,我在另一家有望上市的媒体工作时,曾亲身经历了一次高管换将带来的无奈--当所有的关系到一家媒体生死存亡以及员工前途的大事都押在几位高管手里,在关键时刻这几位高管相互推诿,没有人站出来勇挑重担,而是个个想着趁乱捞一把,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才会明白,什么是"叫天不灵,叫地不应,回天无力"。

  那是一家名为《经济潮》的杂志,曾在北京市场上名噪一时,却又在它即将平步青云时夭折。我当时是该杂志的一名普通编辑。当时的总编辑是一位从湖南聘来的女同志。

  经过一年的运作和培育,到年底时,杂志已在北京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较为强势的财经类媒体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好评,每天都能接到大量订阅单。从管理层还传来好消息称,正在积极筹备,来年将包装上市融资。

  然而,突然有一天上午,总编辑召集全体会议,宣布由于"个人原因"她将离任,并且将有新的投资方进入,包装上市等事宜都由新投资方接手。一周以后,一向高调跋扈的总编辑乘坐着一辆人力三轮,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茫茫人海里。她对身后事没有做任何安排,只说了一句"没意思"就走了。而编辑部里已乱成了一锅粥,群龙无首,有人骂娘,有人发呆,还有人在哭……当月工资、三个月的稿费、还有这位总编辑曾承诺的年终奖等等,看来都要泡汤。未来前途一片茫然。

  又过了几天,终于接到新投资方指派的新任总编辑的通知,让所有人员在规定时间去新的编辑部参加统一面试。经过严格面试,我有幸被留用,试用期三个月。其他人员一个不留。就这样,我带着我使用了一年的电脑和一串长长的订阅名单来到新的编辑部。

  当我向新任总编辑提出此前编辑部所欠的工资、稿费和年终奖时,她态度十分明确地回答:"旧编辑部的情况我们一概不管。今后一切工作都要执行新编辑部的制度。"我暗暗叫苦:"看来钱是要不到了!"几个月后,我偶然从旧编辑部的财务人员那里了解到,其实在旧编辑部,工资、稿费和奖金早已由旧的投资方下发给已离任的总编辑,共约10万元,但被其全部扣住,没有下发。此人已回湖南老家,杳无音信。另外还有上万元的订费也不知所终。

  新编辑部很快开始运转了。新的采编人员也全部到齐,并且开了几次编辑会议,除我之外,到会的全是新任总编辑从各大报刊邀请来的大腕。编辑会议一周两次,我也开始紧张地写稿、约稿,可到出刊的时间就是不见出刊。此间,不断有订阅读者打电话来讯问、抗议。我去问新任总编辑,得到的答复是:"你只管写稿,其他事情不关你事,你不要过问。"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新刊始终没有出版。终于有一天,我接到新任总编辑通知:由于旧编辑部在财务、账务等事宜上没有很好地履行交接,新投资方无法进入。新编辑部宣布解散。但所有资产,包括电脑一律不许带走。

  我立即给杂志社吴社长打电话询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还在与新投资方谈判,新投资方依然有望进入。"他让我耐心等待。考虑到我带来的电脑里还存有许多旧编辑部里的机密事宜,我走时设了开机密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几次联系吴社长,均得到答复"还在谈判",但每次联系新任总编辑,得到答复是:"《经济潮》我们不做。"后听说,由于长期不出刊,刊号已被吊销,更别提什么上市了。吴社长还背上了60万元债务。

  忽然有一天,我接到新任总编辑电话,竟是向我索要电脑密码,被我拒绝,她竟然气急败坏地嚷道:"我们这里有的是电脑工程师,能把电脑撬开。"

  再后来,我偶然跟几位业界资深人士聊起来,他们说,那位新任总编辑其实根本就不是诚心想做刊物,只是因为看到《经济潮》牌子不错,想拿来利用一下圈点广告费和赞助费等等,后来一看采编力量不足,出刊有难度,干脆甩手不做了。至于上市云云,皆是用来圈钱的噱头,根本不可信。

  我当时被气得五内俱焚。但时至今日,看看那些"见坏就跑"上市公司高管们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的创伤,我受的那点小伤小痛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了。我亲身经历的虽不是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但从这家准上市公司的人事变动中,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真的上市,依当时的财务状况和高管的水平和责任心,以及见坏就跑,圈够钱就离职的心态,不知又将坑害多少投资者。

  有多少政策漏洞可钻?

  我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否是上市公司,高管如果无能和贪欲不仅让老板蒙羞,还将给公司的事业和员工的利益造成巨大伤害,继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公司高管,可在离职的时候利用手里的权力,使用各种手段,或投机,或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大捞一把;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可披上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谋取私利。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股票,因而造成的危害更大。以ST海龙为例,其高管辞职最密集的时间在五六月份,董事长、董秘等5人均是当时递交辞呈。而在同一时间,ST海龙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1年6月,ST海龙被联合资信列入观察名单,主要理由是公司重大经营亏损、大规模高层人事变动以及证监会对其立案调查。该月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骤升至91.46%和88.70%。在其后的半年时间,ST海龙主体和债项评级一降再降,跌至冰点,股价也随之暴跌。

  9月23日,经过调查后,深交所对公司时任董事长等10位高管给予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处分,或从一个侧面说明,在ST海龙衰败背后,上述高管们的"贡献"不小。

  股民们在被股市低迷折磨得心力憔悴,而高管们却迫不及待地将纸上富贵变为现实,不免令人气愤。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4月1日至8月5日,A股市场共有445名上市公司高管递交了辞呈,仅7月一个月,辞职的高管就有80余位,平均每天有3位高管"跑路"。这之中,创业板成为重灾区,35家公司共有48个高管递交辞呈选择了离职。单是7月份就有308位高管减持原公司的股票,套现37亿元。

  以登陆创业板一年多的三聚环保为例,7月30日,该公司发布董事张杰和董事副总经理丛澜波的辞职公告。年报显示,张杰持有335万股、丛澜波持有215万股股份,来自深交所的数据显示,张杰和丛澜波已分别于6月7日、13日通过大宗交易分别减持83.75万股、107.5万股,合计套现超过2400万元;持有140万股的张杰妻子赵郁则于7月6日减持35万股,套现超过400万元。

  宝通带业原董事、副总经理陶小明持有472.13万股,以2011年8月4日收盘价15.97元/股计算,陶小明这部分股份的市值为7539.9万元。

  獐子岛一高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股份127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79%,减持均价为23.96元/股,减持市值为3.05亿元。此外,澳洋科技、恒星科技等多家公司也出现了单笔套现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减持行为。

  根据目前证券市场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在离开董监高职位后,无论是否在关联子公司任职,6个月后均可自由买卖公司股票。这与在任时"每年减持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公司股份25%"的硬性规定相比,自由度颇大。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高管所持股份经过一年的锁定期后,每年最多只能套现25%。如果高管在上市后的第七个月辞职,那么高管所持股票在上市一年半之后就可以全部套现,减持的规模和自由度大大增加,因此促使不少高管尤其是持股高管在公司上市后便匆匆辞职。

  另外,根据2009年11月4日,深交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规定,新股上市后6个月内申报离职的高管,从申报离职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公司股份;从第7个月到第12个月之间离职的,则12个月内不得转让公司股份。根据这一规定,新股上市后的第七个月是高管辞职以取得套现资格的最佳时间。这意味着,对高管们而言,如果想尽早套现,一上市马上走人或者第7个月走人都是最佳的时间点,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创业板企业大批量上市,正好满足了7个月的时间窗口。

  系统风险必须防范

  "这是人类追逐资本原始本性的体现。有钱不去赚?我可做不到",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对本报记者表示,"分到高管手中成本为几毛钱或者一块钱的股票,在上市后的价值飙升到几十块,甚至上百元。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股票的高估值成为高管辞职套现的诱因,高管辞职后可早日让钱财落袋为安。其中极大的套利空间足以让离职的高管一夜间蜕变为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之后他们可以去享受滋润的生活,而不是在国内做打工皇帝。"

  对此,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对本报记者这样表示:高管减持套现确实会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市场比较低迷,高管继续减持套现,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中小板和创业板出现了系统性的风险,造成了社会资金的浪费。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反过来改变这个机制,才能改变现在高管套现和造富的行为。

  首先是对于这些套现的上市公司业绩做一个审核,高管在套现的过程当中不能让他太轻松,而要把高管的承诺跟套现的结果结合起来,如果他们没有达成业绩或者是违背了公司法,必须以《公司法》来严厉约束,同时要对《公司法》的相关条文要做一个修改,要加大高管套现的成本。(记者 孙永剑)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上海松江厂区爆炸1死3伤 震碎300米外楼房玻璃

相关阅读